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明天下云昭
  4. 第820章 我是少年当骄狂
设置

第820章 我是少年当骄狂(1 / 2)


第七十七章我是少年当骄狂

大兴县新修的学校确实不错,全是瓦房,教室里面的铁炉子烧的发红,云昭在这里听了半节识字课,没有感到寒冷,看来钱花的结实了,就有好结果。

燕京人的口音,听起来有几分熟悉,尤其是燕京官话,虽然还带着一点应天府的腔调,不过,已经不那么浓厚了,有了一两分云昭以前口音的意思。

“没必要专门学关中口音!”

听着先生们为了讨好云昭,特意开始拐关中话了,云昭立刻阻止,说句大实话,身为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云昭知晓,用关中话念一些千古名篇的时候,确实会少那么几分韵味,不过,用在军中,那种硬的能把人顶一个跟头的关中话,却非常的合适。

关中话适合两军阵前骂阵,适合一边喊着“狗日的”一边往腰带上系人头,适合在乱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时候给自己打气。

唯独不适合拿来念书……(刚才试着用陕西话背诵了一下《岳阳楼记》,不敢听啊……)

看来徐元寿先生编纂的《音韵》一书,应该普及了。

徐先生早就说过,在大明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太严重了,这并不符合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当年秦皇同一了度量衡,看样子还是不够的,想云昭身为帝国皇帝,直到现在,听不懂本国的方言,这很丢人。

不是听不懂一两个方言,而是同不懂好多,好多方言,广东的,闽南的,江西的等等等等。

听自家臣子的奏对,需要通译,这就很丢人了。

一旦万里通音,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在蓝田王朝的四成以上的官员出自玉山,这本以秦音变种为基础音的《音韵》应该有施行的基础。

说起来很怪,有学问的关中人与田间地头的关中人说的虽然都是秦音,但是,有学问的人,尤其是玉山书院通用的秦音,要比田间地头的秦音好听的多,只是遣词造句不同。(参见西安年轻人的秦音,与父母辈秦音之间的对比)

徐元寿先生就是采用了玉山书院的秦音为基础,做了进一步的改变,这样的秦音根据徐元寿先生自夸,有鹤唳九天之清越,也有凤鸣大地之醇厚。

他之所以这样吹嘘自己搞出来的《音韵》,主要还是为了彰显玉山书院,给天下读书人立下规矩。

谁都有些私心的,只要对帝国有利,云昭不在乎这点私心。

燕京一带其实是乡绅势力最强大的地方,他们因为居住在皇城边上,见识也多,手段也多,知道该如何与官府斗争而不损伤自己。

可惜,梁英是玉山官员,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不缺乏手段。

云昭相信,她能把大兴县的事情处理的很好。

张绣走了,云昭接纳了他推荐的秘书人选,不过,这个秘书年纪很小,才从玉山书院毕业两年,名曰:黎国城。

他是汉中人,父母双亡,还是徐五想当年在汉中担任知府的时候吗,被杨雄发现的好苗子,亲手送进了玉山书院读书,如今,从黎城出落成了黎国城!

也是一个玉山书院的传奇人物,在玉山书院就读了八年,雄霸玉山书院七年,比云彰高三届,包括云彰,云显这些孩子都是在他制造的阴影下长大成人的。

睿智,果敢,勇猛,意志坚强,徐元寿对这个孩子的评语是——壁立千仞一棵松!

也是经过韩陵山考核之后,难得的获得了“上佳”的评语。

所以,韩陵山在云昭的书房看到了黎国城,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

“这孩子应该外放,而不是留在你手里。”

云昭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韩陵山道:“外放?有徐五想,杨雄,张绣这些人的帮助,这孩子在外边游历了三年,也算是经历过了,这才送到我这里。”

韩陵山摇摇头道:“糟践了。”

云昭叹口气道:“我怎么觉得你在糟践我,难道我真的不值得你尊敬一下吗?”

韩陵山笑道:“等我那一天毕恭毕敬的跟你说话的时候,才是对你最大的不尊重。”

云昭挠挠头发道:“道理都被你说尽了。”

黎国城就站在一边听皇帝跟韩陵山说他,不论韩陵山说了他什么,他的表现都很淡然,脸上永远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钱多多过来送饭的时候,看了黎国城很长时间,然后就对正在吃饭的云昭跟韩陵山道:“好漂亮的小伙子,咱们玉山书院自少少之后,终于又出来了一个美男子。”

韩陵山从嘴里取出一根鱼刺笑道:“男人长得太美,不是好兆头。”

云昭瞪了韩陵山一眼道:“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钱多多四处看看,没看见外人,就笑嘻嘻的道:“谁让你们这群人长得太丑,影响了玉山书院的名声,直到现在玉山出多丑人的话还在流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