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走马上任(1 / 1)
下午两点半。
乡党委小会议室中。
一番谦让之后,级别最高的纪卫国坐在了主持人的位置上,高发强、周庆明以及洪国雄分坐两侧。
随即就见纪卫国先是面色肃然地环视了下众人,而后方才开口道:“同志们,现在开会,首先,由周庆明同志汇报一下扶贫工作的进程。”
这,本就是体重应有之义,周庆明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含糊,略略一清嗓子,便即开始了汇报:
“同志们,经过这大半个月的拼搏,我们的努力已经结出了硕果。”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通报几个好消息,首先是县常委会已经批准了我乡与佳元饮品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
“具体来说就是我县以莲花山南坡的两个矿泉水泉眼入股,握有合资公司百分之三十二点六八的股权,预计每年的分红高达五十万元以上。”
“股权分配方式是这样的,县里与乡里各占百分之十的股权,剩下部分归红旗村集体所有,每年的红利将会按人头平均分配给每一位村民。”
“第二个好消息是我们县统战部与扶贫工作小组一起策划的募捐活动进展顺利。”
“截止到上周六,已获得捐款二十万七千八百元。”
“到二十日时,预计可获得三十到四十万元人民币。”
“修路资金的不足部分,将会由佳元饮品有限公司全部承担。”
“这就意味着困扰我们乡多年的交通问题必将得以大幅改善,我们的扶贫工作也将因此走上快车道。”
“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将各种扶贫规划落到实处。”
“而这,就需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方才能确保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周庆明说到了此处,掌声顿时大起。
“周乡长,你放心,我们工作小组肯定全力配合。”
纪卫国当即就兴奋得脸都泛了红。
不奇怪,团委干的是务虚工作,很难出什么成绩,想晋升,只能靠熬资历。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白沙乡扶贫工作搞得好,那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接下来不管是继续混团委,还是寻机下放地方,全都有据可凭了。
“周乡长,有事您只管吩咐,我们省团委方面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含糊。”
洪国雄同样很激动,甚至可以说是求战心切。
原因很简单,希望工程搞得再好,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功劳,毕竟,他其实就只是个执行人而已。
可若是能在特色农业试点工程上分一杯羹,那就大大不同了。
“……”
高发强没开口,就只是笑着,看似很开心,实则眼中一点笑意都没有。
因为无论是哪一块的工作,他都没参与过。
功劳什么的,他就算想蹭都蹭不上。
偏偏,他还不能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
心中憋火难免。
“谢谢团委同志们的配合,现如今,距离募捐截止日已经没多少天了。”
“时间对我们来说,很宝贵,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
“我希望省团委方面能迅速与省农业大学取得联系,请他们派出专家团队来我们乡考察,以便精准定位特色农业。”
“市团委方面的联系对象是位于咱们市的林业大学,主要项目是果树的选育与栽培。”
“我们乡里会派出人手协助团委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里,把白沙乡的整体规划搞出来。”
尽管形势一派大好,可周庆明却并未被冲昏了头脑。
他很清楚特色农业绝不是随便扯几句就能行的,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否则铁定会劳民伤财。
在这方面,必须相信农林专家的判断,而不是自己瞎搞一气。
“没问题,联络工作就交给我们团委好了。”
有分工就有功劳,纪卫国自然不会含糊。
再者,团委本身就与大中专院校有不少的工作往来,联络一事对团委干部来说,真就一点难度都没有。
“书记,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还请您指示。”
对高发强,周庆明一点好感都没有。
概因这老货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官僚,看似一脸正气,实则尸位素餐,就只会喊口号、搞斗争。
纵观此人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毫无丁点建树可言。
但,不管怎么着,对方都是领导,必要的尊重肯定不能少。
“嗯,那我就简单说几句吧。”
“同志们的前期工作都做得很好、很到位,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充分发动群众一事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咱们乡的百姓思想偏保守,要想扭转他们的老传统,还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举几个的例子……”
高发强是真的很能扯,充分演绎了什么叫口若悬河。
但却听得周庆明等人都不免有些个昏昏欲睡。
无他,这位的发言毫无水平,全是不着调的套话,通篇找不到什么干货。
当然,你也不能说他扯得不对,至少,从政治角度来说,挑不出什么毛病。
“高书记的指示很重要,我们在干具体工作时,确实有必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假如大家没什么要补充的话,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了。”
纪卫国心急着要回去好生部署一番,实在是不耐烦听高发强继续扯淡。
趁着这老货停下来喝茶的空档,径直就来了个一锤定音。
“……”
结果,高发强差点没被噎死。
他还有好多话要说啊,怎么就结束了?
问题是众人根本没管他究竟是怎个感受,全都站了起来。
这就没辙了,高发强也只能无奈地把一肚子的话全都憋了回去……
“笃、笃。”
周庆明这才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都还没来得及泡上一壶茶,门就被人给敲响了。
“请进。”
“乡长,下午好。”
门开了,进来的人是徐双丰。
这位,在接下来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将会是自己最重要的得力助手,显然是轻忽不得的。
周庆明当即就笑着招呼道:“老徐来啦,坐,一起喝个茶。”
“行啊。”
徐双丰没矫情,笑呵呵地就坐在了办公桌的对面。
“老徐,刚才乡里跟扶贫工作组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分配了一下各自的工作重点。”
“接下来,我们乡里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修路,鉴于我们能筹集到的资金很有限,所以,在修路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帮忙平整路基。”
“这方面的工作必须事先就谋划好,不能等到要修路了,才去临时抱佛脚。”
“其二是狠抓特色农业的试点工程,个中最关键的是得尽可能地说服群众,改变死种田的传统思想,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开展养殖业与经济作物的种植。”
“这方面的工作难度不小啊,若是不能动员尽可能多的百姓参与其中,试点工作就有可能遭遇挫折。”
“第三个方面是合资企业的筹建,作为股东,我们不单要监督工厂的建设,还必须向合资公司派出一名副总以及一名财务副经理。”
“这些的工作都很重要,你可以考虑一下,看打算主抓哪一项。”
对待自己人,周庆明从来不会吝啬,直接就把最重要的三项任务都给摆了出来。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考验。
他就是想看看徐双丰是否真的有挑起重担的勇气。
“乡长,我选择特色农业试点工程。”
徐双丰完全没任何的犹豫,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特色农业试点工程才是根本所在,同时也是难点所在。
但,若是能吃透这方面的工作,那,在接下来的全面推广中,他必然能大有作为,换届时,一举翻上正科的机会绝对不小。
这觉悟就挺高的嘛。
周庆明当即就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嗯,那行,明天开个乡长碰头会,到时候,我会对分工进行一下调整。”
“乡长,我这里有份资料,或许对您有点用处。”
徐双丰没再多问分工的事情,而是紧着就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几张稿纸。
“你先喝茶,我这就看看。”
周庆明好奇地接了过来,只一看,眉头当即就是微微一扬。
无他,这么份文稿记载的竟然是乡里的政治版图以及各村支书与村长的性格、能力分析。
这东西,对旁人来说,肯定有大用,可于周庆明而论,却意义不是太大。
毕竟,他前世在这儿可是混了八年半,乡里这些干部是啥样人,他心中门儿清着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徐双丰的投名状,好意肯定得领。
“笃、笃。”
就在此时,门又一次被人给敲响了。
“请进。”
在将资料迅速收进了抽屉后,周庆明这才四平八稳地开了口。
“乡长,哟,老徐也在啊。”
门开了,进来的人是黄盛。
这一瞧见徐双丰也在座,黄盛很明显地愣了一下。
“老黄,坐,一起喝喝茶。”
这位怎么跑来了?
周庆明可不觉得对方是来拜码头的。
就算是,他也不会接纳。
因为他很清楚黄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