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大唐奴牙郎
  4. 第638章 大非川之战(下)
设置

第638章 大非川之战(下)(1 / 2)


莫离驿失守的消息,传入西路军中的时候,主将申叔公仰天长叹。

到了现在,申叔公终于明白了吐蕃军的计策。

吐蕃军首先故意撤出大非川的军队,诱使唐军入川,使其不得不分散兵力,驻守各个据点。

接着,吐蕃军的主力部队从乌海出发,故意装出和唐军决一死战的模样,目的就是将后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两军开战之前,吐蕃军的一只名为山隗军的偏师,已经绕行至龙羊峡南侧,利用山民攀岩的本事,从峡谷底部爬上了莫离驿,发动了奇袭。

吐蕃军的主帅,清楚莫离驿一旦被占领,唐军的补给线也就彻底中断,火药、箭矢等等,用一批也就少了一批。

所以,吐蕃军才用近万奴兵的命,来消耗唐军的物资,目的就是在发动总攻之前,使得唐军陷入物资匮乏,后勤不济的境地。

想通了这些,申叔公心中清楚,吐蕃军的主帅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定下了整套战略,所有环节严丝合扣,却是将所有的可能,全部预料了一遍。

换言之,这一场仗,打到这里,唐军已经败了。

此时,唐军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固守阵地,而是想办法突围。

山隗军已经占领了莫离驿,倘若此时率军向东返回鄯州,唐军就势必要去攻打有青藏咽喉之称的莫离驿。

箭矢、火药几近用光,而且背后还有数万吐蕃追兵,在这种前提下,申叔公认为唐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当下唐军能够行进的路线,只能是另一条,那就是先向北,与切吉城的唐军取得联系,取得那里战前储备的一些物资和粮食,然后再汇在一起,向西行军,经由天骏、乌兰,最后途径柴达木山一带,从龙勒山口出去,抵达沙州的敦煌。

这条路的路程,相比从莫离驿、石堡城返回北唐,要足足远了三十多倍,几乎等同于从敦煌行军至凉城。

虽然路途险远,但胜在沿途的吐蕃军队并不多,而且路线上有水源草场,可供补给。

定下了行军路线,申叔公当即向军中下令,后阵变前阵,与吐蕃军且战且退,向北方行进。

吐蕃军的大将桑赤若,见唐军放弃托合隘口,自然能猜中后者的意图。

他向吐蕃军下的命令是,集中吐蕃轻骑兵,令其利用远射、奇袭等战术,不停骚扰撤退中的唐军。

目的在于不求破敌,而是延缓唐军行进的速度。

在那之后的三天里,唐军从托合隘口向北撤离,一路上被吐蕃骑兵衔尾而击,再加上周遭都是吐蕃部族的领地,无论昼夜,袭击和骚扰从未间断。

唐军数次想要甩开追击的吐蕃军,但无奈后者咬的很紧,丝毫没有放弃的意图。

唐军之中,不仅物资出现了匮乏,就连士气也慢慢开始滑落。

西路军主将申叔公,因此召开了一次军议会。

会上,申叔公向众将说道:“吐蕃军利用轻骑迟滞我军的行军,这一举动,就代表着对方已经看破了我军的意图。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算在我军撤离的路线上,调兵遣将,安排堵截和追兵,再合而围歼我们。”

唐军将领们忧心忡忡,有人问道:“大帅,我们应当怎么办?”

申叔公:“最好的办法,就是甩开追兵,在吐蕃军合围之势尚未形成之前,尽快通过天骏、乌兰,抵达敦煌。”

有将领说道:“吐蕃骑兵咬的很紧,夜间行军、故作疑阵,我军尝试了不少办法,都无法摆脱。”

申叔公沉声道:“当下之计,便是从军中分出一厢,作为殿后,堵截吐蕃人的追兵,为主力部队的离开争取时间。”

众将闻言,顿时都明白了过来。

这只殿后的厢军,一旦脱离了大部队,独自面对吐蕃的追兵,其下场只有一个,那必定就是身死他乡。

帐中陷入了一阵沉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