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大唐奴牙郎
  4. 第728章 长安劫
设置

第728章 长安劫(1 / 2)


数日之后,吐蕃大军抵达长安。

高适站在长安金光门的城楼上,看着吐蕃军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不由眉头紧锁。

长安城中,兵力不足万人,而这座城池光是正门,便有九处。

当年,郭子仪进攻长安城,安守忠战败之后,燕军大将田承嗣毫不犹豫的弃城而走,原因便是城池辽阔,在没有足够兵力的前提下,防守难度太大。

而如今,针对这一情况,手中只有九千兵力的高适,无奈之下,只能采用多点防守、多布疑兵的策略。

吐蕃大军抵达长安城下的时候,桑赤若和一众吐蕃贵人,看见长安城头,到处都是旌旗飘舞,又在城墙后方瞧见无数兵卒的身影。

吐蕃次相敦仁增紧锁眉头,向桑赤若说道:“长安城的兵力居然还有这么多,实在是出乎意料。”

桑赤若并没有说话,只是骑在马上,仔细看了一会儿远处的长安城。

不久之后,他对其他人说道:“城墙绵延,不见尽头。这种城池,不利于防守。倘若我是军中主将,倘若有敌来袭,必定不会寄望于守城,而是会依托城外的工事,来抵御敌军。”

敦仁增:“大论的意思是,城头上的士兵,不过都是临时找来拼凑的百姓?长安城中,此时已经兵力不足?”

桑赤若举起马鞭,指向城池的另一个方向,说道:“长安城的守将,究竟是否如我所料,想要验证,也很简单。派出偏军,同时攻打其它城门。如果守军是由百姓临时拼凑的,那么守军必定战力低下。”

吐蕃军抵达长安的西门,接下来的举动,出乎城中守军的预料。

吐蕃人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在驻扎之后,从中军大营分出两只偏军,在城池的南北两个方向,都立下了一处分营。

如此一来,吐蕃大军分成了三只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对长安采取了笼城之势。

开战第一日,长安城防就险象环生,错漏不断。

从百姓中征召的民勇,由于接受训练的时间尚短,故而在战事之中手忙脚乱。

例如:

不待敌人进入射程,就发射箭矢;火药桶尚未点燃引线,就推下城墙;在城头搏杀到一半,心生畏惧,掉头逃跑。

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

身为长安城守的指挥,大唐左相高适,如同救火一般,四处奔走。

哪里的战事危急,哪里的门楼立起红旗,高适便要带上近卫,去往该处的军营,鼓舞士气,调度士兵。

战斗打了两日,高适就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身体枯瘦的不成人形,浑身上下,唯有双眼依旧奕奕有神。

反观吐蕃大军,主将桑赤若,此时已经摸清了唐军的底细,知晓长安城中的战兵很少,大多都是临时召集的募勇。

于是,战斗开始的第三日,桑赤若调集重兵,选择西向的金光门,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拿下长安城。

吐蕃军的异动,引起了长安守军的警惕。

当唐军将这一消息,向高适汇报之后,后者很快就意识到,吐蕃军或许今日就会在西门加强攻势。

登上城楼,仔细观察了一番吐蕃军的调动,高适在确定了敌军的集结方向之后,事先将兵力安排妥当。

总攻开始之时,金光门外的吐蕃大军,五千人分为一队,又分成左中右三部,同时对城门发起了进攻。

一万五千人的吐蕃攻城军队,如海浪一般,向着长安的城墙席卷而来。

高适不顾他人的劝阻,站在前线的城楼上,城中守军和百姓,见左相身处战场,丝毫不见惧色,个个都是受其鼓舞。

每个人都是悍不畏死,奋战在城墙上,与吐蕃军进行着殊死搏斗。

唐军士气正高,再加上长安作为京畿要冲,武库之中火药、火炮都是充足。

而且,经过了前两日的磨合,大多原本未经战事的民勇,已经逐渐熟悉了火器的操作。

所以,唐军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凭借着源源不断的后方补给,在面对吐蕃军的时候,丝毫不落于下风。

城墙上抛下的火药桶,在城墙下方接连爆炸,将攻城的吐蕃军炸的尸横遍野。

至于那些攻上城头的吐蕃士兵,等待他们的,是摆满了整条战线、一字排开的虎蹲炮。

伴随着城墙上轰隆响起的炮声,吐蕃士兵的残肢碎甲,宛如下雨一般,纷纷落下。

长安之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了傍晚。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死者的尸体。

长安外围的城墙,被大火和硝烟,熏成了黑灰的颜色,远远看去,就像城池被乌云笼罩一般。

吐蕃军先行投入的一万五千攻城大军,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长安守军也有三千左右的伤亡。

当晚的吐蕃大营,平日里素来淡定的桑赤若,当着众人的面,极少见的大怒。

今日的战场上,唐军不足万人,剩下的,不过是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的百姓。

在此种情况下,攻打长安的首日,吐蕃军居然折损五千,而且还未取得寸功。

这种战绩,倘若传回逻些城,势必会遭到吐蕃贵族们的耻笑。

盛怒的桑赤若,当场处死了今日负责指挥的数十名将领,又对明日负责攻城的吐蕃将领,下了死令,必须拿下长安外城。

可惜,桑赤若虽然下了命令,但吐蕃军在接下来数日的攻势之中,依旧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唐军包括火药桶、虎蹲炮、长炮在内的火器,成了吐蕃军攻城的最大障碍。

这些火器,不似刀枪弓弩一类的军用品,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任何一个百姓,只要简单学了一些装药和点燃的知识,就能走上战场,操作火器,协助杀敌。

而当年,为了支持河湟、山南、河东战场,长安的武库又数次被扩建和填充,以供前线使用。

所以,长安城的火器,成了吐蕃军的心头大患。

桑赤若在大营中思虑了很久,意识到先前的错误,开始转变攻城的思路。

唐军拥有大量火器,又占了守城的地利之便,吐蕃军倘若强攻,死伤暂且不说,短期很难拿下城池。

但是,火器的使用,本身就有弱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