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虚构的童话故事(1 / 1)
方建设目送他们离去,随后又耐心等待了半小时左右,直到徐领导等人从书房会议结束后,才开始准备酒席。
接下来的事情无需多言,方建设作为陪酒者自然要参与其中。
说实话,这份工作并不轻松。
不仅要拼酒,还要懂得如何活跃气氛、取悦他人,实在让人身心俱疲。
然而,这次聚会双方都很愉快,尤其是徐领导,能够畅饮一番对他来说是一件乐事。
席间,他还难得地称赞了方建设几句,这让李副厂长印象深刻。
散席时,李副厂长友好地拍了拍方建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方啊,我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
如果你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明年我一定会推荐你担任副主任。\"
这话到底是真心还是敷衍,只有时间能证明了。
也许李副厂长只是酒后失言,或许是在画饼诱骗,也可能确有其意。
方建设嘴上对李副厂长千恩万谢,脸上摆出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姿态,实则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这个副主任的职位不过如此。
毕竟保卫处最高的职位不过是队长,副主任虽听上去不错,但正主任的位置已被李副厂长兼任。
方建设能爬到副主任的位置,还得感谢李副厂长的“栽培”,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工资能多一点,在其他部门领导面前也能平等对话罢了。
这样想来,这事儿勉强算件好事?
方建设盘算着,先把李副厂长送走,然后骑车回了四合院。
一夜无事。
第二天便是大年三十,虽然不用上班,方建设却早早起来。
家里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他得赶紧去买些吃的、穿的回来。
方建设蹬着自行车到了供销社和副食品店,采购了一堆东西。
回到四合院后,他留下一半在家,另一半带去给老太太。
刚进门就看到娄晓娥正在收拾东西,老太太在一旁看着。
听见声音回头,老太太一眼认出方建设,笑呵呵地说:“乖孙来了正好,我有事找你。\"方建设放下东西说:“您吩咐,我一定办好。\"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就交给你了。
你去一趟,骑车把小娥送回家,她一个人带着那么多东西,我不放心。
另外,她离婚的事,咱们大院得给她父母一个交代,你就替我们去说一声吧。\"
方建设一听老太太提到这事,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这算什么事啊?让自己去送娄晓娥回家?
这又不是我的责任。
“老祖宗,您这不是为难我嘛!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啊!该解释的是许大茂,我又不是当事人……”
如果是好事的话,接了也就接了。
可这种麻烦事……根本和我没关系!
然而老太太听罢却很不满,假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用拐棍轻敲地面:“你小子,现在指挥不动你了?”
“再说这事儿能跟你没关系吗?你是我们院子里的年轻干部,出面就是替我跑一趟。
晓娥嫁进咱们院子,跟许大茂离婚,许大茂躲着不见人,咱们院子作为一个集体,无论如何都该派人去说明情况。\"
老太太说得倒也在理。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来的社会,那时候婚姻只是两个人甚至两家人的事,外人很少插手。
即便如此,亲戚之间多少还能提些建议、劝和劝分。
但在现在这种强调集体意识的环境下,夫妻离婚都涉及单位和街道办,自然也跟大院里的集体有一定关联。
哪个姑娘嫁进来突然离婚了,哪怕男方不表态,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大家也得给出合理解释。
否则要是闹起来,说大院欺负人,这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形象。
简单来说,就像现代社会公司为员工的过失不得不公开澄清一样,这是一种连带责任。
不过,这也不是强制性规定,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罢了。
无论如何,这事其实轮不到方建设出面。
他既不是大院里的管理者,也不是正经的长辈,但刚才老太太明确表示要他代表自己去办。
这样一来,这事就跟方建设扯上关系了。
方建设心里其实并不想掺和这件事,正打算拒绝时,系统任务出现了:
“注意!突情况,被动触发选择!请宿主做出选择!”
“若60秒内无选择,系统将自动随机选择!”
选项一:拒绝老太太的要求!
选项二:表面答应,背后敷衍!
选项三:接受安排完成任务!奖励现金1000元、食品票10斤及系统宝箱一个!
……
有任务就别犹豫了,这可是有利可图的机会!方建设立刻心动。
“好吧,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去一趟。\"
“我就知道我的乖孙最听话了,别耽误时间了,你去推车,把小娥送回家,顺便帮我好好解释一下。\"
任务已经接下,方建设不再多说,推车去了前院。
回来后,他帮娄晓娥整理行李,挂在车把上,两人便出发前往她家。
娄晓娥的父亲曾是轧钢厂的股东,但因某些原因早已退股。
尽管如此,娄家多年来积蓄颇丰,住的地方宽敞高档,还有佣人伺候。
现在正值除夕,娄父娄母在家休息,见女儿回来十分高兴。
不过,他们没想到带女儿回来的不是正式女婿许大茂,而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方建设,这让娄父娄母感到意外。
\"小娥回来了,大茂怎么没跟你一起来?还有,这位同志是谁?\"
提到许大茂时,娄母的话显然触到了娄晓娥的伤心处。
娄晓娥瞬间红了眼眶,扑到母亲怀里哭了起来。
见状,娄父和娄母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娄母心疼地不断安慰女儿,嘴里轻声说道:\"别哭,有什么委屈跟妈妈说。\"
而娄父则是一脸不悦地看着方建设,显然在等他解释清楚。
方建设明白自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看着娄晓娥还在哭泣,一时半会儿不会开口,他只能无奈地向娄父娄母说明了娄晓娥与许大茂离婚的事情。
在路上,方建设就已经询问过娄晓娥这件事了。
她的父母因事不在四九城,所以对这段婚姻的结束毫不知情。
听完方建设的话,他们才得知娄晓娥已与许大茂离婚,而且方建设也没有避讳,直接指出问题出在许大茂身上。
当然,这样说或许有些直接,但事实证明,许大茂确实难辞其咎。
为了减轻娄父娄母的心理负担,方建设还透露了许大茂无法生育的事实,并提到他平时行为不检,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这样说也许不大妥当,但我认为,其实娄姐和许大茂离婚并不是坏事。
至少她不用再被这个人拖累一辈子,说不定还能避免未来的诸多麻烦。\"
这番话并非完全是在贬低许大茂,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早已众人皆知。
不知道是不是方建设的话起到了作用,还是在他人面前娄父娄母不好发作,总之听到这些,两人似乎稍微释怀了一些。
方建设见状,也不愿久留,又安慰了几句,顺便说明自己此次前来是受龙老太太委托,同时也是代表大院来给个交代,然后准备告辞。
娄母一心安抚女儿,只分神说了句:\"谢谢你,小方同志。\"
倒是娄父主动站起来,表示要送方建设出去。
方建设起初推辞不愿同行,但在娄父的坚持下,两人最终一起出门。
娄父一路上对许大茂及轧钢厂的情况刨根问底,比如杨厂长是否依旧掌管轧钢厂,宣传科是否仍由胡主任主导等。
从他的语气可以推测,娄父似乎想借旧日关系,给许大茂一些教训。
毕竟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做父母的怎能不心疼,怎能不替她讨回公道?
方建设自然能理解娄父的心情,也支持他这样做。
许大茂本就不是个正派的人,让他吃点亏也好。
面对娄父的问题,方建设毫无保留地回答。
然而说到后来,方建设突然想到一件事:娄父虽有意报复许大茂,但许大茂可能也在打娄家的主意。
按照原著,转过年头,随着局势变化,为了攀附李副厂长,加入革委会,许大茂曾背叛过娄晓娥一家。
虽然原著中许大茂背叛娄晓娥一家的理由之一是他想与娄晓娥离婚,但既然现实中他们已经离了婚,许大茂再次背叛的可能性或许不大。
不过老话讲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许大茂为了往上爬,依然选择牺牲娄晓娥一家呢?
那么自己是否该提前提醒娄父呢?虽然这个时代娄家的背景不佳,看似没什么利用价值,但未来娄家可能会有用处。
要知道,原著中娄家被许大茂背叛后,被迫迁往明珠岛发展,娄父在那里建立了人脉并有所成就。
否则娄晓娥回城后,也不会有足够资金支持傻柱开大饭店。
娄晓娥在原剧中除了经营饭店外,还有其他一些生意,但由于与剧情关联不大,只用几句话简单提及。
她的财富积累或许与在明珠嫁给某人有关,但她当时已是离异状态,仅靠分割财产就获得巨额财富显得不太现实。
别以为明珠岛的法律宽松就可以随意分配财产,豪门之间自有应对方式,若不想分钱,完全可以让娄晓娥净身出户。
假设娄晓娥或娄家到明珠后变得落魄,后来因嫁入豪门才致富,这同样难以成立。
哪家豪门会娶一位离异的二婚女性?
这一切似乎更像是虚构的童话故事。
实际上,娄晓娥的财富更多源于娄家多年来在明珠的努力奋斗。
方建设看重的并非娄家未来的财富,而是他们在明珠的人脉资源。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内地商业环境改善,方建设计划向明珠发展业务。
然而,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吃亏,但如果有人脉相助则会顺利许多。
恰巧此时,若是能给娄家一个恩惠,以娄父和娄晓娥的性格,未来必定有所回报。
不过,方建设也有顾虑,如果告诉娄父许大茂可能背叛的事情,而最终许大茂并未背叛,岂不是显得自己别有用心?况且没有确凿证据,仅凭猜测,娄父未必会信服。
正犹豫间,脑海中突然响起任务提示:“恭喜宿主触发选择时刻,请做出选择!”
\"若60秒内无选择,系统将随机为您做出决定!\"
选择一:暂不告知娄父,谨慎考虑。
奖励:现金100元,任意食品票1斤。
选择二:如实相告,不论对方是否相信。
奖励:现金100元,任意食品票1斤。
选择三:提前通知娄父,并确保娄家安全撤离。
奖励:现金1000元,任意食品票10斤,系统宝箱1个。
……
果然,遇到需要抉择时,这类选择任务总是如约而至。
然而,方建设只瞥了一眼选项就犯了难。
按常理,当然是选奖励最多的第三项。
但这一项要求太高了,不仅要把事情和盘托出,还得保证娄家顺利脱身。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刚认识娄父,除非对方是完全没头脑的人,否则谁会轻信陌生人的话?就像在街上有人突然警告你赶紧搬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谁会信这种话?
一般人可能会一笑置之,有些人可能会骂两句,还有些脾气暴躁的甚至可能以为你在诅咒他们,当场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