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你要借十万元?(1 / 1)

加入書籤

没了刘红英的羁绊,李文光这下子处理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文光,你看这个事情,哎,俺也不好让你怎么做,这个砖厂,俺可是知道你付出的辛苦的。

虽然砖厂没有造成什么实际性损失,但是这个事情,还是很严重的。”

刘富贵抽了一口旱烟,唉声叹气的说着。

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只是,他现在也不好替文光原谅这些人,毕竟,这些人,差点就把砖厂给破坏了。

可是,要是这些人,真的去见官了,生产队的名声,评优就彻底没了希望了。

刘富贵瞪眼看着面前的这些人,他真的是恨透了,这些人,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次,他真的想保也保不住了。

他的心里也很担心,这次要是他求李文光保住了这些人,要是这些人死性不改,下次再打砖厂的主意,他真的是担心的。

这时,好些人看出了刘富贵的难处,被捆绑的这几个人的家属,一个个纷纷再次跪下来求刘富贵,然后又想跪李文光。

这次,李文光可是不想心慈手软了。

俗话说的好,对别人的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他不是个软柿子,随便的让这几个人拿捏。

他也知道,这次,这些人,都是棋子,是小小喽啰,他们背后的人才是主谋。

“放过你们也好办,这样好了,坦白从宽,你们说一说,你们背后的主谋是谁?”

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也不敢说话。

李文光冷哼一声,大声吼道:

“不说也行,我肯定是要报官的,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办吧,到时候,我会让你们多吃几年免费的饭的。”

李文光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这些人毕竟没有经过什么事,一个个吓得跪地求饶。

“文光,别啊,俺们是一个生产队的,你可不能这样心狠啊。”

“是啊,文光,俺们知道错了,你这砖厂俺们也没有破坏成啊,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你就放了俺们吧。”

这些人说完,一个个跪在地上,“砰砰”的磕头。

“放过你们,可以啊,你们说说,这件事,到底谁是主谋,你们要是不说,后果,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李文光说完,再次准备离开。

最后,还是刘大憨忍不住了,只好全部说了出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这几天,李文光砖厂的生意很好,他看到好些人拿着厚厚一沓钱,来砖厂签合同。

他眼红了,毕竟砖厂还有他家的一些自留地呢,虽然李文光以前给过钱的。

他心里不平衡,就想找李文光闹上一闹,或者找李文光“借”点钱花花。

这个时候,他正巧看到了垂头丧气的刘耀祖。

刘耀祖告诉他,有人再次找到他了,让他带着队里的人去毁坏李文光的砖厂,事成之后,给他五百块钱。

五百块钱,这对于他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

这段时间,刘耀祖好久都没敢出门了,自从上次出事以后,他整个人都精神了。

他经常精神恍惚,时常犯病。

他吃了好些药,家里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他的病也不见好。

他想吃肉,想喝酒,可是家里,一贫如洗。

别说买肉买酒的钱了,就是他的药钱,现在也是拿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出五百块钱让他办事,他被五百块钱迷惑了,他只好铤而走险了。

正巧,刘耀祖和刘大憨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召集了队里对李文光开砖厂眼红的好些人,以及“前进砖厂”的王会计等人,趁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不就来搞破坏了吗?

好在,赵师傅他们好些人早有准备,这才没让这些人得逞。

这个事情,绝对是达马凡指使的。

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富贵叔,这个事情,我绝对不会轻饶他们的,我对不起您,也请您原谅我。”

李文光走到刘富贵身边,鞠躬说着。

他们想搞自己,自己也不能就这样的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刘富贵再次唉声叹气,这个事情,也不光光是队里的几个社员了,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可是不少的。

他真的不好再阻止了。

算了吧,就让李文光自己去处理吧。

“铁柱,去到公社,报官,顺便把王书/记请来。”

李文光可是知道的,他这个砖厂,别说是公社了,就是县城的县/长,那都是看好的。

这些人,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现在这个砖厂,那可是实验性质的存在,这些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想来破坏。

这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好嘞,光哥,俺现在就去。”

“俺和你一起去。”二娃子也立马附和着。

“不要啊,求求你了文光,不要啊。”

“求求你了,求求你放了他们吧。”

刘大憨的母亲和其他的几个家属苦苦哀求着。

李文光这次可是不会心软的。

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合同,瞪眼说着:

“你们看好了,这个砖厂,可是我承包的了,不管这个砖厂是亏了,还是赚了,那都是我个人的事情,和整个人生产队没有关系的。

这个砖厂,县/长可是亲自开窑的,你们心里要明白,这个砖厂,谁也不能搞破坏。”

李文光故意大声说着。

他的话是说给这些人听的,也是说给那些心里眼红的人听的。

大家心里也明白的,李文光为了弄这个砖厂,他可是没少出血的,也是没少付出。

今天这个事情,他一定要严肃处理,不然,以后自己生意好了,还会有其他的社员眼红动歪心思呢。

这次,他就要把那些眼红的人的歪心思,全部扼杀在摇篮里。

刘铁柱和二娃子开着三轮车,突突地往公社驶去。

好些人还想阻止,可是,却无济于事。

没多久,公社好些帽子叔叔来了,还有王书/记和崔干事也来了。

“王书/记,这......”

刘富贵看见王书/记从车上下来了,连忙上前去招呼着。

他想说,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一个劲的摇头。

“你们这些人啊,带走,全部带走。”王书/记看着地上五花大绑的几个人,气愤的说着。

来的时候,刘铁柱已经把大致情况和王书记说了出来,王书记也大致了解了一下。

这个事情,他也绝不会姑息的,他一定会严肃处理的。

李文光的砖厂,那可是县长亲自开窑的。

县长临走的时候可是和他说了,让他好好的帮助文光这小子,这小子以后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家伙。

再说了,现在的李文光,人家和他媳妇,那可是整个县城的红人呢,人家现在可是挣外汇的呢。

这才是刚开始,以后或许还更有出息呢。

这几个毛头小子,居然敢来破坏砖厂,真是不想好了。

这几个人,一一被帽子叔叔带走了,身后,只留下好些哭爹喊娘的人。

王书记看着这些人被带走了,他来到李文光身边,拉着李文光的手,笑着说道:

“文光,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这些人,我绝对不会姑息的。

你请放心,这一次,我一定会禀报上面的,你好好干,这个砖厂,我们都很看好你的。”

王书记现在可是不敢怠慢的,现在的李文光可是公社的骄傲呢,这个砖厂,可是宝贝呢。

上面可是强调过了,李文光的这个砖厂,是头一份私人经营的,这要是经营好的话,以后完全可以效仿的。

这就像一个试验田,完全是实验阶段。

“嗯,我相信国家相信党。”李文光微笑着,点头说着。

王书记心里也明白了,这个事情,绝对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也会让这些人绳之以法的。

王书记又到砖厂看了看,看着大家干劲十足,排队签合同的人排成了长龙,他微笑着点头。

不错,看来这个砖厂经营的很不错,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李文光这小子头脑很好,他以后,一定是个能干成大事的人。

又过了许久,王书记从刘塘生产队回到公社了。

他要去县里开会,他要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上面。

李文光开着三轮车送王书记到公社。

他去了邮电局,给九爷打了个电话。

他告诉九爷,货到了。

他还问了九爷,缝纫机这些的还有吗?

九爷就知道李文光需要这些,他可是早都准备好了。

这次是六台缝纫机,底座什么的,他也给配好了,就等着这次李文光来换了。

李文光又问九爷能不能弄到一辆货车,二手的就行,现在自己可是缺一辆这样的车。

还别说,九爷手里现在还真的有一辆货车,二手的,还挺新的。

不过,这辆车暂时没有人会开,价钱啊,也不是很便宜。

这辆车,是省城纺织厂的,厂子即将要倒闭了,那辆货车,也只能被迫卖掉抵账了。

车子是辆解放牌,即使是二手车,最低也要三万。

价钱也没得商量了。

三万?

这个年代,确实不低了。

现在,别说是三万了,就是一万,整个公社,也没有几家有的。

李文光想了想,三万,确实不低了。

只是,现在,他要往省城送货,没有货车,坐火车的话,危险系数大,货带的也不多。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挣钱,没有家伙式怎么行?

买。

他现在手头上还有点,可是,这些钱,还是不够的,他勉强能凑出一万元,这离三万元,还是差好多的。

他手托腮,在想办法。

突然,他一拍手,有了。

借贷款。

这还是吴雪岩告诉他的呢。

吴雪岩开了那么大的公司,还向银行贷款不少呢。

既然【现代】可以,那在这边,应该也是可以的。

他想到这里,立马开着三轮车,去找王书记去了。

借钱,对,就这么干。

他想着,先把货车买了,再到县城开小吃店。

他开着三轮车,突突的来到了公社,立马跑到王书记办公室。

此时的王书记,刚准备去县城呢,看见李文光来了,笑着招呼着坐了下来。

当他知道李文光十来借钱的,他也纳闷呢。

借钱,也行。

只是,当李文光说出数目的时候,王书记喝到嘴里的茶,一下子喷了出来。

“你说什么?借多少?十万?”

王书记都愣住了,这小子,居然要借十万?这到底要干什么用,需要借这么多的钱?”

李文光感觉自己说的数目都不大呢,如果银行可以借的话,他一百万也是敢借的,只要银行愿意借。

“王书记,这个钱真的不多,你看看,我接下来的计划是......”

李文光一下子说出了一箩筐。

王书记瞪眼看着这小子,这小子的计划听着挺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行起来。

李文光看着有戏,接着展示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果然,王书记被说动了,他决定出面,帮助这小子。

十万,这小子胆子真不小。

反正他也是相信这小子的。

“你小子啊,要是你给我弄砸了,看我不找你算账。”

“放心好了,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李文光开车,载着王书记,准备去银行借钱了。

这个年代,只要有担保人,有手续什么的,借钱还是很好借的。

1979年开始发放的小型技术措施贷款,贷款额度一般在1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工业中短期设备贷款每笔不超过30万元。

还有资料显示,1979年发放贷款的重点是支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的生产发展等,贷款额度一般为10-20万元。

李文光也借了10万元。

至于利息这一块,他也不怕的,反正他准备大干一场,资金必须到位。

“你小子啊,可不能胡来啊,一口可吃不成一个胖子。”

“放心好了王书记,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书记看着李文光信誓旦旦的样子,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就是打心眼里相信这小子。

两人没多久就到了银行了,经过一系列的手续以后,银行总算是愿意借了。

李文光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他没想到,这个事情居然这么顺利。

接下来,他就要放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