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杨家湾探病【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翌日。

天还没有亮,李文光就早早的起床了。

他看着身边熟睡中的媳妇、闺女,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他轻轻地俯下身子,在媳妇和闺女的脸上亲了一口,脸上露出幸福的笑意。

然后,他轻手轻脚的起床,快速的穿好衣服。

他来到了窗台,晨光还未完全刺破夜幕,窗外,还没有完全大亮。

天上,几颗星星在天空中若隐若现,偶尔还能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

他穿好衣服,快速的去洗漱好。

昨天,刘铁柱捎来消息,说刘大娃昨晚出院回家了。

李文光想着,今天是得去看看人家,刘铁柱说了,他也要去。

也好,这次去了,也正好去拉点东西回来,杨父估计也收了好多了,正好自己去拉货。

他轻手轻脚地在厨房里忙活开来。

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

大铁锅里,米和水在沸腾中翻滚,渐渐熬成浓稠的米稀饭,升腾的热气弥漫在狭小的厨房,带来阵阵暖意。

蒸笼里,雪白的肉包子鼓着圆润的肚皮,氤氲的蒸汽裹挟着肉香,直钻鼻尖。

他又洗了好几个鸡蛋,又放在铁锅里煮了起来。

八分钟后,鸡蛋也煮好了。

他又洗了一些菜,又炒了两个菜。

一个是媳妇爱吃的肉沫酸豆角,一个是闺女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他把饭菜放到了桌子上,自己先简单的吃了一些。

他没有喊醒妻女,等他们睡醒了,自己起床吃好了。

他把自己吃的一个碗洗了,又把饭菜放到了锅里,这些不会立马凉掉,尽管夏天吃凉的也没有关系,但是他还是不想让媳妇吃凉的。

吃好了饭菜,他又来到床边,看着依然在熟睡中的妻女,他的嘴角再次洋溢着微笑。

昨晚媳妇又在纳千层底的布鞋,一直做到很晚,他说了几遍,媳妇都没有听。

至于闺女嘛,白天和孩子们抓鱼,摘桃子,也是没有闲着,也是累坏了,早早的就上床睡觉,到现在还在呼呼大睡。

柔和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妻女恬静的睡脸上,妻女均匀的呼吸声,宛如最美的乐章。

他再次俯身,在她们的脸上轻轻一吻,那是温柔与爱意的传递,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随后,他轻手轻脚地拿起车钥匙,推开家门,走向停在院子里的三轮车。

三轮车的车身在晨曦中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虽然有些陈旧,但被李文光擦拭得干干净净。

他开着车,先是驶向了后山山洞。

山洞隐藏在茂密的树林深处,四周杂草丛生,藤蔓缠绕,显得格外神秘。

山洞里存放着他精心准备的各种物资,这些都是他为今天的探望准备的心意。

他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搬到车上,每一件都承载着他对刘大娃的关心。

接着,他来到庄子口等待刘铁柱。

没过多久,就看见刘铁柱迈着大步,急匆匆地赶来,脸上洋溢着憨厚的笑容。

刘铁柱晃了晃手中的鸡蛋,声音洪亮地说道:

“文光哥,俺也不知道带啥,就准备了十个鸡蛋,表表心意。”

李文光笑着拍了拍刘铁柱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东西多少不重要,心意到了就好。”

刘铁柱瞥见三轮车上堆积如山的物品,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满脸都是震惊:

“文光哥,你这带得也太多了吧!哪像是去看病人,说是去相看家都有人信!”

李文光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他想着,这才多少东西啊。

杨父送给自己的虎骨酒、虎鞭酒、药酒、人参、灵芝这些东西的,可是能够买这些东西好几三轮车的呢。

自己送这点东西给人家,真的没有什么的。

两人上车,没多耽搁,决定直接去杨家湾看刘大娃。

这次,刘铁柱嚷嚷着他要开,前段时间,他可是开了几次了,还可以。

李文光也不说什么,反正多一个人会开,以后,他也能轻松点,他早都想着让刘铁柱和二娃子开三轮车了。

不仅仅三轮车,还有拖拉机,这几天,他可是教了刘铁柱开拖拉机了,只是刘铁柱只会一点点,还不敢一个人开。

刘铁柱驾驶三轮车,李文光则坐在车斗里。

三轮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扬起阵阵尘土。

刘铁柱握着方向盘,脸上满是兴奋,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他从村里的家长里短,到田间的庄稼长势,再到对未来的憧憬,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收不住。

李文光倚在车斗边,听着刘铁柱的唠叨,时不时笑着应和几句,任由温暖的晨风拂过脸庞。

就这样,两人坐在三轮车上,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两人的欢声笑语中很快过去。

当三轮车驶入杨家湾时,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杨家湾平日里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更别说这三个轮子的稀罕玩意儿了。

孩子们好奇地从家中跑出来,围着三轮车又蹦又跳,眼睛里满是新奇与羡慕。

准备上工的大人们也纷纷停下上工的脚步,围拢过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杨队长家咋来了这么好的车?”

“刘大娃出院了,莫不是城里的干.部来看他?”

那些平日里对刘大娃不太好的社员,此刻心里泛起阵阵后悔,暗暗想着早知道就该对刘大娃好点。

而之前来看望过刘大娃的人家,则庆幸自己和杨队长家处好了关系。

平时没有看出来杨队长家有什么,现在居然有这样好的车来他家,真是不简单啊。

杨父听到外面的动静,从屋里走出来。

他看着家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他心里一猜就知道是李文光来了。

前两次李文光来的时候,大家都在上工,人还没这么多,今天大家正准备上工,碰巧遇上,才围了这么多人。

二娃子从茅房出来,看到李文光和刘铁柱,脸上瞬间露出惊喜的神情,大声招呼道:“文光哥,铁柱,你们来了,快到屋里来!”

紧接着,杨兰花和杨母也快步走了出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迎接他们。

刘大娃能这么快出院,恢复得这么好,李文光可是出了大力,他们一家打心底里感激,现在李文光可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呢。

杨兰花的两个闺女看见李文光来了,激动地跑到三轮车边上,笑着说着:“文光叔叔,你来了。”

这俩丫头别提多喜欢李文光来了,不仅仅李文光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

还有就是上次李文光来了,带了好些好吃的,好些东西,她们可是见都没见过的。

李文光招呼杨家人把车上的东西拿进屋。

杨兰花和杨母走到三轮车旁,看着车上琳琅满目的物品,一下子呆愣住了。

三指厚的五花肉,色泽红润,大概有三斤多。

好大一块猪板油,泛着诱人的光泽,足有五斤多。

还有一个粗壮的猪腿,散发着浓郁的肉香。

除此之外,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以及麦乳精、罐头、鸡蛋、红糖等,满满当当堆了一车。

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仿佛眼前的场景是一场梦幻。

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这是把供销社搬来了吧!”

大家眼睛里闪着羡慕的光芒,不住地吞咽着口水,心里满是羡慕,暗自想着自己怎么就没认识这么有能力的人呢。

李文光和刘铁柱跟着众人走进屋里,看到病床上的刘大娃,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脸上有了血色,眼神也有了光彩。

刘大娃看到他们,挣扎着想要起身,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

“文光,铁柱,你们来了!文光,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俺这条命怕是没了,这个家也完了!”

李文光连忙上前,轻轻按住刘大娃,语气诚恳地说:“大娃哥,跟我不用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家人纷纷围上来,想要表达对李文光的感激之情,却都被他一一婉拒。

在李文光心里,二娃子的大哥就是自己的大哥,能帮一把是一把,无需言谢。

再说了,那个时候,自己能见死不救吗?

李文光在刘大娃床边坐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他说:

“大娃哥,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跟着我干。别的不敢保证,但让你和全家人吃饱饭,绝对没问题!”

刘大娃眼睛一亮,脸上满是期待,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时,杨兰花从里屋拿出二十多双千层底布鞋,每一双都做工精细,针脚细密。

李文光笑着接过布鞋,说道:“嫂子,你尽管做,下次布料什么的我给你带来,你只管加工就行。”

说完,他掏出一沓钱递给杨兰花。

杨兰花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钱,里面有好几张大团结,整个人都懵了,连连摆手拒绝:“这太多了,俺做的鞋子哪值这么多钱!”

李文光笑着把钱塞进她手里:“多点没事,反正以后嫂子你们多做鞋子,这多出来的钱,算下次的。”

这几十块钱对李文光来说不算什么,但他知道,这能给杨兰花一家带来不小的改变。

杨父见状,也凑了过来,笑着对李文光说:

“文光啊,这几天我可是收了不少好东西!人参、灵芝、三七、天麻、铁皮石斛,还有好多明前茶,口感那叫一个好!

另外,虎骨酒、虎鞭酒、鹿鞭酒,各种药酒、果酒也收了不少!”

说着,他带着李文光来到存放物品的房间。

房间里,各种珍贵药材整齐地摆放着,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酒坛排列得整整齐齐,坛口的封泥透着古朴的气息。

李文光看着这些东西,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连称赞:

“好,杨叔,东西收得真不错!”

他毫不犹豫地又拿出一沓厚厚的钱,放到杨父手里,说道:

“杨叔,这些钱你拿着,接着收。需要用钱的时候,尽管开口!”

杨父看着手中的钱,比上次给的还要多,心里既震惊又疑惑:这些东西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李文光的朋友真的能要完这些东西?但既然是李文光的要求,他也不好多问,只能点头答应,继续努力收东西。

杨母站在一旁,早已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以前,他们一家辛辛苦苦干一年上工,也才挣几十块钱。

队里大多是山地,种粮食收成不好,主要靠茶叶,但卖到收购站也换不了多少钱,整个队大部分人家都是倒挂账,能吃饱饭的没几家。

如今,李文光愿意收茶叶,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地进行,但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至少自家的生活有了盼头。

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满是喜悦和感激。

李文光还有个重要消息没告诉大家——以后前进砖厂就要归他所有了,等刘大娃病好,也能去那里上工。

不过,他打算等事情真正敲定,尘埃落定了再公布,免得节外生枝。

二娃子笑着望着刘大娃,笑着说着:

“大哥,你快点养好伤,你可不知道,光哥可是了不起的。

你看看俺,俺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自从跟着光哥干,你看看俺,俺爹娘都说俺能干了。”

刘大娃上次就听父母亲提到二娃子了,说他改变了,变得能干了,他起初还不信呢,现在,他总算是相信了。

自己经过这个事,他才看出来,二娃子是真的长大了,能干事了,这几天照顾他,二娃子可是很是贴心和周到呢。

以前那个只会在自己屁股后面跟着的兄弟,现在真的长大了。

刘大娃望着李文光,重重的点头,笑着说着:“文光啊,真的感谢你,为了俺自己,为了俺家人,也为了俺这个弟弟。”

“好了,大哥,你都说了太多遍感谢的话了,你快点养好伤,要是真的感谢我的话,以后你就好好的跟着我干。”

刘大娃笑了笑,用力的点了点头。

大家又聊了许久,杨母说什么也不让他们中午离开,她说什么也要请李文光和刘铁柱吃饭,可是李文光现在很忙,只好婉拒了。

二娃子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他也想跟着李文光和刘铁柱回家看看,顺便告诉父母亲,大哥没事了,不然,父母亲还在一直担心呢。

回家的路上,换成了二娃子开着了,一路上,刘铁柱和二娃子又是叽里呱啦的说个没完,李文光只是听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