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喜气洋洋分布忙(1 / 1)
翌日。
天还没亮透,东方的天边刚露出一些鱼肚白。
生产队的公鸡还没来得及扯着嗓子高歌,天上的星星还没有回家呢。
生产队的好些社员就早早的起床了。
房子外面的烟筒里,突突的冒着白烟,灶房里传来轻微的柴火声,厨房的饭香弥漫着,随风飘摇。
今天,可是个令大家兴奋的日子。
昨天晚上刘富贵开过会就好了,今天砖厂的工人和布鞋厂的工人,他们今天要测量做工作服,而且每人还是两身。
这样的大好事,大家能不兴奋和激动吗?
队里的好些社员,有的可是几个月,甚至有的一两年都没有做过新衣服呢。
好些人家,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生产队的大队部,门口的老槐树还在晨雾中没有清醒过来,树干上挂着的铁皮喇叭还没睡醒,树下却已经站了零星几个人。
最先来的是砖厂的赵师傅他们。
他们昨天听李文光说了,今天要给他们做工作服,两身。
他都有点震惊了,毕竟他们在前进砖厂,还真的没有这个待遇呢。
虽然前进砖厂也有工作服,只是,那可是每人一身,这可是有两身呢。
赵师傅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拉了拉自己洗得发白的衣服,他把袖口磨出的毛边往袖子里面塞了塞。
其他的工人也瞪着眼睛等待着。
他们真的没想到,来这边上班,不但伙食好了许多,而且还有两身工作服,这真是好事呢。
其实,赵师傅他们知道,这个砖厂可是李文光本人的,这么多日子以来的肉菜和米面油这些,李文光也是花了不少的钱。
因此,他们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翠花婶子,你这来得也太早了吧?你这是把觉都睡漏了?”
有人从晨雾里钻出来,是做布鞋的李香草。
李香草的手里握着正在纳的鞋底子。
她和她婆婆,现在不管到哪里,手里都拿着布鞋底子纳着,这多做一双布鞋,他们家就多一份收入。
自从跟着刘红英做布鞋,他们家可是换了不少的好东西呢。
香皂、毛巾、洗脸盆、暖瓶等,还有好几次,他们家还跟着刘红英换了布票和糕点票呢。
她和婆婆俩人,这一下子就可以领四套工作服,这拿回家了,大家也能穿得很好了。
他们家已经好几年没有做过新衣服了,这一做就是四套呢,能不激动吗?
“小乔、娟子,你们也来得挺早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聊着天。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没过多久,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队里的好些社员,带着一身没散尽的烟火气,纷纷往这边赶来。
好些做布鞋的妇女们则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手里的针线活没停,说的却都是同一件事。
“听说这次是咔叽布?”
“好像是的,这布好哇,厚实着呢,俺娘家侄子在县里工厂,就穿那样的,耐穿!”
“每人两套呢,一套干活穿,一套……”
话说到一半停住了,有人低头瞅了瞅自己身上的破衣服,上面的补丁,一个摞着一个。
很快,排队的队伍顺着墙根往南延,像条慢慢舒展的长蛇。
有人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娃,孩子在襁褓里咂着嘴。
有人牵着半大的小子,那孩子攥着母亲的衣角,眼睛瞪得溜。
孩子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个阵仗呢,还没见过“量尺寸做新衣服”是怎么回事。
越来越多的社员都赶了过来。
好些社员没有加入到做布鞋和砖厂,一个个也往前面凑着,想看看热闹。
好些社员也有点后悔呢,早知道就加入进来好了,这样自己也能混两身衣服呢。
“哇,刘队长来了,李文光来了,红英也来啦。”
大家望着这些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别提多兴奋了。
“红英啊,这都是你的功劳啊,要不是你,俺们哪里有机会穿工作服,还是,两套工作服呢。”
“可不是吗?俺早都感觉,红英和文光,这两口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
大家望着刘红英和李文光,心里满是感激之情,这工作,这新衣服,这些都是这两口子的功劳啊。
“都排好队喽!”会计刘建安拎着个木匣子从屋里出来,他抬头看了看来的人,还真的出乎他的意料呢,这人也太多了吧。
“大家多注意点。”刘建安刚把“服装测量登记处”的红纸贴在墙上,就被人围住了。
“刘会计,这段时间,天气太热,俺都瘦了好些了,你能不能把测量改一些,争取多用一些布。”
这些女社员,好些都是会做衣服,会做布鞋的。
这多了一些布,这可是大好事,等到冬天的时候,也能给家人做一双棉鞋。
还有的社员,那一心想多测量一些布,这样也能给自己的家人也做一份小的。
没多久,量尺寸的桌子刚支起来,最前头的老刘就被推了上去。
这次负责测量的是公社来的裁缝师傅,手里的软尺在他肩上一搭,刘言臣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后背的旧伤被扯得有点疼,他却一声没吭。
“肩宽一尺四,衣长二尺八……”裁缝师傅报数时,刘建安在本子上记着,周围的人都伸长了脖子,像是在听什么稀罕事。
刘沐沐盯着软尺在自己胳膊上绕了一圈,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刚结婚的时候,丈夫带着自己做新衣服时,也是和现在一样的测量尺寸。
当时的他和现在一样,他就是这样站在村口的裁缝摊前,当时舍不得多扯一寸布,这样家人也能穿。
队伍不停地往前面走着,轮到张婶时,她把胳膊抬得高高的,手腕上那道做布鞋时被针扎的疤痕露了出来。
软尺在她腰上围过,裁缝师傅说:“婶子这腰板挺得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李婶笑出了满脸褶子,手却在衣角上蹭了蹭。
太阳慢慢爬过老槐树的树梢,晨雾散了,排队的人却越来越多。
好些社员还没有吃饭呢。
有的社员从家里捎来刚蒸的玉米饼,掰成小块大口吃着。
有的社员直接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等着。
队里的刘二柱举着个粗瓷碗,碗里的玉米糊糊还冒着热气,他边喝边跟旁边的人说:
“等俺媳妇的新衣服做好了,俺得先去河边照照,看看自己穿新衣裳是啥模样,反正每天两套工作服了,这肯定能用得上。”
这话逗得大家直乐,可笑着笑着,有人就红了眼眶。
做布鞋的王大娘摸了摸孙女的头,孩子们身上的小褂子是用她年轻时的旧袄改的,领口都磨破了。
“奶奶,新衣服是不是跟画报上的一样?”孩子仰着头问。
王大娘没说话,只是把孩子往怀里搂了搂,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布匹。
这些布,可是解决了他们家的用布问题,这下子他们也有衣服穿了。
她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两套工作服,她穿一套,剩下的一套,她要留给自己的孩子们。
时间再次不经意间的从指缝划过。
大队部的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铁皮喇叭开始播放红歌,孩子们在队伍旁边追着玩。
有人把家里的竹筐也带来了,说是等会儿量完尺寸,正好去河边洗衣服。
此时,大队部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
今天,大家还都很自觉,没有人插队,没有人吵闹,有的只是一点点的往前面挪去,等待着自己布匹的到来。
有好几家,那可是死对头,一年到头,那可是没少拌嘴。
今天,居然再次排在了一起,却没有红过脸,静静地等待着队伍往前面挪去。
前面领到布匹的社员,用手轻轻地摸着布,脸上挂着笑,嘴里不停地说着:“这布真好,摸着真舒服啊,厚实,耐穿。”
边上有的社员偷偷的摸了前面领过布匹的人家,轻轻地摸了一把,然后快速的又把手缩了回来。
“哈哈,终于轮到俺家了。”
只见裁缝拿着软尺在其身上测量着,测量好了,给了布,准备喊下一位。
太阳冉冉升起,没多久,就往上爬了。
“大家拿到布匹的,下午可以到大队部做衣服,用布鞋厂的缝纫机做。”
大家听到喇叭里的声音,一个个立马兴奋起来。
他们还想着拿回家自己做衣服呢,现在好了,可以用布鞋厂的缝纫机做,这样可是快多了,也不耽误做布鞋。
有的社员可是不想这样的,他们还想着,给家里的孩子也做身新衣服穿,这样的布料好,厚实、耐磨,做大一些,也能穿很久的。
李文光可是告诉大家了,先发工作服,接下来还有三天的电影呢,今晚上队里就可以放电影了。
这电影是生产队请来的,说是为了庆祝砖厂马上开窑,还为了庆祝布鞋厂的成立。
三天的电影呢,大家真的不敢相信呢。
平时,大家想要看上电影,好些时候都要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那也都是在公社放的,像这样的在生产队放电影,还真的少呢。
三天的电影,大家想想都激动,不禁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议论纷纷。
孩子们围着大人,跑来跑去的。
这时,李可心带着好些孩子也来了,一个个嘟着嘴巴望着李文光。
“爹爹,你们都有工作服啦,俺们也想要新衣服,也想要工作服。”
李可心昂着头,嘴里发出清脆的责备声。
“你们也想要工作服?”
李文光瞪眼看着闺女,差点听错了。
李文光摸着闺女的头,笑了笑。
“爹爹,凭什么你们都有工作服,俺们却没有,俺们也想要。”李可心拉着爹爹的衣角,嘟着嘴巴说着。
“好,你们也要工作服,我给你们准备。”
“哇,真的是太好了,俺们也有工作服了。”
“可心,你真厉害,你说文光叔叔会给俺们新衣服的,他还真的愿意给俺们呢。”
李可心一副洋洋得意,骄傲的样子,撅着嘴巴,发出清脆的声音,望着她的小伙伴说着:
“你们放心好了,爹爹一定会给俺们准备新衣服的,不,俺还让爹爹给俺们准备新鞋子呢。”
这下子,她的“抓鱼小分队”的所有成员,立马来了精神,这还有新鞋子呢,这可是不得了呢。
好些孩子,他们有的穿的是家里哥哥姐姐的旧鞋子,有的直接是没有鞋子的。
反正现在是夏天,不穿鞋子也没事的,又不冻脚,至于扎脚之类的,农村的孩子可是没有这样的讲究的。
“爹爹,俺们还想要一样的鞋子,你看看他们,好些都没穿鞋子呢。”
李文光再次摸着闺女的头,笑着说着:“好,给你们弄鞋子,哦,对了,你们要测量好各自的脚哦,这样我好给你们安排鞋子。
“爹爹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真是全天下最好的爹爹了,俺等会就和狗剩他们说,测量大家的脚,做新鞋子。”
孩子们听到李可心和李文光的对话,一个个在原地蹦跳着,尖叫着,别提多兴奋了。
李文光现在想了,不仅仅是孩子们有新鞋子,他想着,也给砖厂的工人,还有布鞋厂的工人,都给安排鞋子好了。
至于砖厂的和布鞋厂的,那就每人一双劳保鞋好了。
“文光,你真的能弄到劳保鞋,而且是这么多人的?”
李文光望着刘富贵,用力的点了点。
他告诉刘富贵,自己认识男方的劳保鞋厂的经理,想要弄到劳保鞋,也是很容易的,至于价格嘛,自然会稍微贵一些。
“俺果然没有没看错你小子,你小子就是能耐呢。”
刘富贵瞪眼看着李文光,狠狠地抽了口烟,吐着云雾说着。
“文光,太好了,你真是俺们的福星啊。”
“是啊,文光,你真是好样的,你是俺们队的骄傲。”
大家望着李文光,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他们每人有两套工作服,这已经是激动到不行的事情了,现在,李文光还要给大家准备劳保鞋呢,这更是一件震惊和兴奋的事情了。
“拿到布匹的社员,下午可以来做衣服,剩下的,该上工上工,晚上来晒谷场看电影喽。”
喇叭声里传出刘富贵的声音,大家立马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