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大晋狂人
  4. 第二百五十一章 修路诸事
设置

第二百五十一章 修路诸事(1 / 2)


慕容垂很爽气,将朱序的拨款悉数给了泾阳县衙。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购买吃食以作劳工之酬劳。

幸亏这年代是皇权社会,百姓出力不必给报酬,否则一百万钱远远不够。

秦国目前实行户调制,是按户征收的赋税。规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蚕丝制品)二斤。同时,按资产的多少将农户分为九等,按其等位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户调制源于汉代的口算赋,在征收形式上,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绢绵取代了汉代按人头征收货币。从按人头变为按户,这意味着国家对一个一个的人的直接统治,即所谓的“个别人身支配”弛缓了。从征收货币改为征收实物绢绵,则意味着东汉以来货币经济的衰退和实物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扩大。这也是当代社会缺少钱银,人们更愿意以物换物的原因。

庄稼收割完,冯雁作为县令自然要为朝廷征税。

不过,冯雁对此毫无兴趣,将此事交给了新任县丞慕容柔以及悉主簿。

目前百姓处于农闲时节,冯雁一声令下派衙役通知了各党长、里长、邻长,并让其转告农户,凡参与修路者管三餐。

三餐饭意味着什么?

对现在的百姓来说比过年都喜庆,平常百姓一日一餐属正常,一日两餐为过节,一日三餐那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而且三餐中有两餐为干饭,绝对管饱。

这个命令一出,百姓望风而动纷纷请求各自邻长、里长要求参与修路。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竟然打听到县衙打算每十日增添一顿肉食。

如此一来彻底乱了,不仅百姓踊跃参与,就连各邻长、里长、党长也打算亲自参与修路。

冯雁托了朱序的关系,从长安尚书台请了一名工部侍郎、两名令史帮忙监督管理工程事宜,冯雁自命为监理负责四处巡查。

首先,众人作了一番商议,由侍郎吕春全权监督,由何令史负责旧路拓宽,由杨令史负责新路修建,并有数十名有经验的工匠按照冯雁的规划做好标尺,并且,将道路分成不同标段由各官吏带领周边百姓同时修建。另外,由刘县尉带领带领北仲山脚下的百姓专门上山取材,将石灰石、石块等凿取至山下。

秦岭作坊的船只、马车也被调了过来负责来往运输,搬运物料。秦岭饲养着不少换来的牲畜,也被拉到了乡镇各处指派的伙房处。

一艘大船缓缓驶过泾河,到了县衙南侧的地带停了下来。冯雁登上船只看了看拉来的牲畜、马车、器具、粮食等缓缓点头称道。

对于估算吃喝用度老梁最是熟络,预计三个月的工期,便准备了相应的用度,这艘大船所载乃是十日的用度,粮食、牲畜不多不少,刚刚够用。

老梁见冯雁登上船只毫不客气的将手伸出问道:

“二当家,付钱吧。”

冯雁愣了一下问道:

“什么钱?”

“咦?粮草、牲畜、及船只、马车、器具的租用费难道不用出钱吗?”

“现在就要支付?”冯雁没好气道。

“嗨?东西拉来自然要

自付。”

冯雁无奈地摇了摇头腹诽道:

“老梁,你比老赵都会算计!还有那个老段、老柴,你们都是吝啬鬼!”

老梁根本不为所动,依然面不改色地抖动手掌讨要道:

“拿钱吧!多说无益,生意本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牧场不可能白白捐赠出去,虽说二当家乃是县令,但清官的名声与我等无关,我老梁之所以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卖给泾阳县,那也只是为了早日当上财神。”

冯雁好笑一声,将奚主簿叫上船只说道:

“悉主簿,你看看船上的物资价值多少,如果觉得合适就将钱银付给这位梁财神!”

“谨遵大人之命。” 悉主簿恭敬地弯身施礼道。

“好,我有别的事先下船了,你二人商讨吧。”说完,冯雁直接下了船只。

悉主簿与梁管事是一个级别的吝啬鬼,冯雁不屑于和老梁讨价还价,于是将此事交给了悉主簿。

冯雁本想免费拿出这些物资捐助给泾阳县,但如此行事不合常理,一个县令哪来的钱财用来修路?再说了,自己如果强行下令,老梁虽说会同意,但对牧场的收益不好,毕竟牧场养活着几百号人,同样也要吃喝用度。

既然有一百万钱的朝廷拨款,那还是照章办事吧。

冯雁带着数十名队员哼着小曲下了船,将慕容柔叫来嘱咐道:

“慕容兄,这些人是我的朋友,将他们安装至在各处负责监管,以防有人中饱私囊。”

慕容柔嘴上点头称是,但神色间有担忧之色,走到冯雁身边低声说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