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游戏
  3. 我在江湖做女侠
  4. 第十八章 李二郎
设置

第十八章 李二郎(1 / 2)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左传》里的话,见于成公十三年,出自刘康公的一段说辞。

事情的起因是晋侯要攻打秦国,派特使郤锜向鲁成公借兵,但这位郤锜在行事的过程中,不够恭敬有礼,因此遭到孟献子的非议。

孟献子是鲁成公的高级副手,遇有朝拜周王等重要事宜,每与之同行。

孟献子批评郤锜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这话等于说郤氏的失礼不敬有负君命,无异于自己找死。

因为在孟氏看来,礼的重要相当于人的躯干,而敬则是人的立身之地,失礼不敬将导致无以立足。

何况这位特使郤锜是晋景公的上卿之子,现在又作景公的儿子晋厉公的上卿,是为“嗣卿”,地位不可谓不显要,越是地位显要的官员如果行事不敬,后果越发严重。

而当同年三月,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一起伐秦的时候,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也发生了失礼不敬的行为,这引起了刘康公的强烈不满,大发议论说:“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这段议论的名句便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即祭祀活动,在这个时代是为祭礼,仪式庄严而隆重。

“戎”则是军事行动,对一国而言,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两者同为“国之大事”,因此一旦涉此二事,神广记》“清源妙道真君”条中出现了宋真宗封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的记录:宋真宗朝,益卒大乱,帝遣张乖崖入蜀治之。公诣祠下,求助于神,果克之,奏请于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

在元明杂剧中,二郎神即清源妙道真君赵昱;如《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总城隍。吾神姓赵名昱,字从道,幼年曾为嘉州太守。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嘉州父老,报知吾神。我亲身仗剑入水,斩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级,右手仗剑出水,见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圣。吾神自斩了健蛟,收了眉山七圣,骑白马白日飞升。灌江人民,就与吾神立庙。奉天符牒玉帝敕,加吾神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玉帝敕令,着吾神镇守西川。

元代的二郎神延续了宋代李冰次子及赵昱两种说法。元代官方认可的二郎神是李冰次子,但由于元代杂剧在民间的广泛影响,赵昱说较为盛行。关于二郎神由李冰次子转化为赵昱的原因,则与政治环境有关,因为在五代灌口神曾被蜀人当作“护国”神祗,入宋后由于王小波、李顺之乱受到牵连,一度被禁,改以川中梓潼神或赵昱替代,终复原祀。

当然,二郎神还有最为有名的杨戬说;这就是在其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灵公》:杨戬曾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昭惠二郎神,齐天孙大圣,这个心高欺敌美猴王,那个面生压伏真梁栋。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融合了李冰次子和赵昱的因素,如“赤城”是《龙城录》中唐玄宗给赵昱的封号,而“昭惠”是宋徽宗给李二郎的封号。二郎神与大圣斗法,则是从元明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而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