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离京数月的胡非和徐达终于回到了京师,京师百姓夹道欢迎,可是作为征虏大将军的徐达,受到的欢迎却根本比不过胡非,百姓们口中欢呼的名字,只有胡非。
这让徐达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虽然他并非是想与胡非争功,但看着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这样被胡非盖过,心里还是有些不甘。
进城之后,胡非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公主府,而是与徐达一起到宫中述职。
皇宫。
养心殿。
太监总管匆匆走入大殿,恭敬地行了一礼。
“启禀陛下,安国公,魏国公已经回京,正在殿外求见。”
庞玉海一边说着,一边喜笑颜开的说道。
“快请!快请!”
朱元璋一听,立刻笑着催促道。
很快,胡非便和徐达并肩走进了大殿之中。
“儿臣参见父皇!”
“微臣参见陛下!”
二人走到近前,同时恭敬行礼。
“快快平身,快快平身!”
朱元璋一边笑着,一边大声说道。
虽然此次北伐最终以纳哈出率领二十万骑兵将明军挡在金山以南作为结束,但是总体来说,此次北伐还是最终以胜利告终,毕竟夺下了北元二十座城池。
“此次北伐之战,你二人功不可没,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朕心甚慰!朕心甚慰!”
朱元璋看着二人,满脸赞许的说道,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为父皇分忧,本是儿臣分内之事,保境安民,铲除北元,更是我辈男儿理所应当!”
胡非拱了拱手,大义凛然的说道。
听了胡非的回答,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甚,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徐达却拉下了脸,暗自轻哼了一声。
紧接着,为了表示忠心,徐达也说了一些奉承的话,并且将整理出来的有关北伐之战的所有细节的奏章恭敬的呈给了朱元璋。
随后,朱元璋以北伐胜利为由,分别对二人大肆赏赐了一番,并且话里话外都提醒二人,为了大明江山,日后应当互相协助,摒弃前嫌。
面对朱元璋的说和,二人自然满口答应,但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恐怕只有二人自己心里知道。
“父皇,还有一件事,儿臣要向父皇禀报。”
寒暄了片刻之后,胡非拱手一礼,恭敬地说道。
“哦?何事?但说无妨。”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缓缓问道。
“在离开北境之前,儿臣去了一趟金山,见了纳哈出。”
胡非拱着手,恭敬的说道。
听到胡非的话,朱元璋和徐达全都愣了一下,惊讶的看着胡非。
而徐达直到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当日胡非没有跟自己同行的原因居然是孤身去了一趟金山,心中的惊讶远比朱元璋要多得多。
“见了纳哈出?!为何?那也太危险了!”
朱元璋看着胡非,疑惑的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去警告了一下纳哈出,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会杀了他。”
“虽然我军连续占领北元二十座城池,但想要守住这二十座城池却并非易事,儿臣担心等徐将军离开北境之后,北元会趁机反扑,所以就去警告了一下纳哈出,顺便告诉他,抵挡二十万骑兵并非易事,但是想要杀他,却轻而易举。”
“想必经此之后,纳哈出便不会也不敢再轻举妄动,这样就为父皇和徐将军争取了时间,可以想办法尽快稳固那二十座城池。”
胡非笑了笑,悠然自得的说道。
可是听完胡非的这番话,徐达却惊讶的愣在了原地,这样足智多谋的胡非,令他忌惮。
反观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则越发的灿烂,对着胡非一顿夸赞,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不过在金山之中儿臣还是与纳哈出的交了手,副指挥使韩江为了保护儿臣,战死在了金山。”
紧接着,胡非叹了口气,有些自责的说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时僵住,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徐达也是急忙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
“事已至此,你也不必自责,韩江跟随朕多年,战死金山,也算他死得其所,只是有些可惜了。”
朱元璋沉思片刻之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责怪胡非。
看到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上,胡非一边松了一口气,一边又有些唏嘘,心想如果战死的换作自己,不知道朱元璋是否会像现在这样丝毫不放在心上。
良久之后,胡非这才告别了朱元璋,离开了养心殿。
但当他正打算离开皇宫与亲人团聚之时,却迎面碰到了肖琦,听闻太子朱标要召见,无奈之下只能去往东宫。
东宫。
大殿之中。
当胡非缓缓走入之时,发现大殿中除了朱标之外,李善长也在。
“参见皇兄!”
“见过叔父。”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向二人分别打了招呼。
“免礼免礼。”
“你在北伐之战中的所作所为,本宫都已知晓,看来父皇果然没有错信你,干得漂亮!”
朱标急忙上前将胡非扶起,一脸欣慰的称赞道。
“皇兄言重了,都是一些理所应当之事,不敢居功。”
胡非笑了笑,谦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