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分西宫和东宫,东宫住着皇嗣,西宫住着男侍。
陛下的寝宫名为长生殿,两位皇嗣的宫典取意“长乐未央”,陛下没学别的王朝将公主皇子分出排序,下人都喊长公主二皇子。
长公主现居住在长乐宫,二皇子住未央宫。
人人道长公主聪明伶俐能文能武,刻苦用功有陛下风采,定是一代贤王,这是外人能说出口的最高评价,却不是李明玉想到达的终点。
皇母的用心和栽培她看在眼中,她的老师是皇母恩师,身边的陪读皆是朝中重臣的儿子、女儿,长乐宫和长生殿只差一个字,未来未尝不可改之。
反观李明安,幼年为皇母不喜,丢给贤君养大,八岁了没有名师教导,也没有陪读,性格古板怯懦,像只灰朴朴的麻雀。
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但是今日皇母带他出宫了。
皇母忙于国事,出宫次数寥寥可数,每次出去也不忘带上她,只这次没有。
她带了李明安,直到宫门落匙方回。
灯光下纸卷上的墨字变得难以诵读,屁股下的凳子犹如砧板难捱起来,一股烦躁催的她摔书而起
这几日孙太师天天讲什么民生、民俗、山谷险峰、商品商价,还给她挑了一本算学书让她揣摩,李明玉看的一个头两个大,她要学的是治国之道,用人之道,学这些有什么用!
李明安的未央宫漏的像个筛子,第二天她稍微一打听得知昨夜他与皇母去了国师府。
李明玉狐疑,岑知郁除了金玉外貌还有别的她没发现的优点?自从岑知郁出宫,没了再多出一个弟弟的忧患她便不关注这术士了。
她吩咐照顾她的女官
“过几天你用我的名字向国师府递上拜帖”
“是,殿下”
*
今日朝堂除了出兵的事,还是在争论建造藏书阁。
众人的意见,藏书阁建造工期可以延后,万卷藏书要先准备好,这座藏书阁建造在洛阳皇都,是皇家颜面和底蕴,更遑论女帝之意,藏书阁对外开放,允许天下士子借阅抄录。
若没有万卷藏书,怎能说是皇家藏书。
准备好书籍,再逐书印刷,边印边建怎么也得半年。
“郑大人,朝堂中若说谁家藏书最多,莫过于您家和王侍郎家里”
世家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土地和金银财宝,是书籍!
他们掌握着外面没有的书籍,垄断了寒门向上爬的文字资源,而他们的孩子却能念书做官
这个时空,在历史长河的南北朝时期异变
东晋权臣刘裕,篡位改国号宋,与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对峙
刘裕死后宋少帝继位,整日沉迷享乐,北魏趁刘裕去世发兵攻占南宋大量领土
有个叫周末的人趁机造反,从北魏和南宋嘴里夺下了一块肥肉,取得南宋一半领土,立国为周
再次打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又过不久南宋政变,各地起义军举起大旗,南宋正式割裂
中原内乱又起,直到几十年后,李压宸异军突起。
再说回郑大人,郑大人祖上是个墙头草,世家都是墙头草,但郑家尤为不同,他是唯一一家投了六个明主,还没被清算的世家
最混乱的时代,每个诸侯身边都有郑家人在投资,老天爷非常庇佑郑家,几十年前郑家八龙在各诸侯间颇为出名。
才德兼备,各为其主,斗得要死要活,无论谁活着谁死了,最后郑家都能发达。
可是他们都低估了局势的混乱,直到郑家八龙死完,都没有出现统一中原的雄主,这八人似乎耗尽了郑家的气运,却也保住了郑家的安稳繁华
至今郑家成了五姓中最富庶,土地最多,藏书最多的世家。
战乱古籍多流失,如今皇宫里的书都比不上郑家藏书。
郑兴达当然不同意拿出来
“陛下,这些古籍,是祖上传下的,朝中大人想借阅一观,甚至去郑某家里挑灯夜读,郑某都欢迎,只这捐一说……祖先遗物,不好外传”
一句话堵死了众人的嘴。
祖先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