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我们到了。”
张起铭对着院里喊了句,回头看见何佑梁一家诧异的目光,澹定解释:
“是个怪脾气,偏不告诉我名字,就让我叫他老头。”
何佑梁理解的点了点头,“高人都是一副怪脾气。”
要张起铭说,这都是被惯的。
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没必要特立独行。
反正,叫‘老头’他也挺自在的。
“来了,进屋吧!”院儿里两个灶火上,铁锅正‘咕咕’冒烟。
看见他,何佑梁客客气气颔首叫了声‘老师傅,麻烦您了。’
老头盯了他两眼,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目光柔和几分。
什么也没说的点了点头,掀开锅盖继续熬汤。
菜好不好吃,全凭一口高汤。
这汤炖好了,问题起码解决一大半。
“伯伯,伯母,咱们先进屋。”张起铭领着一家三口进了小屋。
安排人坐下,又自己给泡茶、倒水。
一番折腾过后,这才挨着桌子坐下,“别看地方不起眼,手艺是这个。”
张起铭竖起拇指,一脸肯定。
何佑梁抬头扫了眼屋里的环境,说:“这地方,比我们当年下乡的时候条件好多了。”
“听我爸说过,晚上睡觉,屋顶都往下淌水。”
提到过去,何佑梁有一肚子的话要往外倒。
“淌水?那都算好的,放个盆接着就行。真正可怜的是住牛棚、鸡圈、猪圈那些人。
有些人拉不下脸,不愿意跟牲口挤在一块,到冬天活生生让冻死了。
还有人睡到半夜,让惊了的鸡啄瞎了眼的……”
那个年代,不亲身经历没几个人能真正体会,那种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绝望。
可怕的不是身体所受的磨难,而是精神上的摧毁。
“那才是最可怕的,从精神上摧毁、磨灭你……”
何佑梁尽量保持平静,可从他脸部抽搐的肌肉和眼底的痛苦能够看出,他正在竭力克制。
“佑梁,别说了,菜来了。”方爱芸推了他一把,打断他的回忆。
那些痛苦的,过去就让它过去。
没必要再把它们拿出来回忆,特别是在孩子们面前。
追忆的涣散童孔重新凝聚,何佑梁勉强挤出一抹微笑,“对,说着说着就忘了,真是老了。”
何静有些心疼的看着父亲,想要做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张起铭也识趣的笑了笑,没有去接话茬。
他本来只是想找个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
没想到,何佑梁对过去有那么深的‘回忆,’反倒将气氛搞得过于凝重伤感。
好在方爱芸及时打断他的回忆,老头也送上第一道美食。
升官图,民间也叫猴戴帽。
据传是为感谢当年在关中开仓放粮,拯救无数灾民于饥荒的钦差阎敬铭所做。
当时他吃过后,赞不绝口,还专门询问厨子做法。
厨子言明是道关中名菜,只是菜名不雅,所以擅自做主改名‘升官图,’阎敬铭很是高兴。
在阎敬铭回京以后,这个故事就在秦川大地流传开。
往后但凡有官员升迁,乡贤都要设‘升官图’大宴来庆贺。
希望对方能像阎敬铭一样,为民做主,清白做官。
绿豆粉皮切长条,酱油、醋、芝麻酱、芥末湖等调好装盘。
鸡丝滑油加入干辣椒、生姜丝、中火炒熟加入韭菜炒香。
随后,放置在绿豆粉皮顶上。
然后把蒜蓉、香醋、食盐、味精、香油、红油兑成味汁林仔粉皮上。
做法不难,可口味极佳,吃上一口爽滑清凉,酸辣开胃,是道绝佳的开胃凉菜。
“这个粉皮,是老师傅自己做的吧?”
尝了口,何佑梁就吃出不同之处。
菜里的绿豆粉皮,比外面的更有嚼劲,爽滑Q弹。
“老头的菜,从食材到配料,要么是他自己种的,要么是自己养的。”
“他在后面有一处地方,好像还有个不大不小的养殖地。”
何静好奇问道:“起铭,你怎么找到这的?”
“跟县太爷来过一次。”张起铭随口回应。
何佑梁举起酒杯的手抖了下,抬头看向他“你还跟县太爷吃过饭?”
“嗯,见过两面。”张起铭直言不讳。
第一次见面,是他制伏两名悍匪,在医院里的时候。
俩人还一起拍照登报,当时闹的沸沸扬扬。
第二次,就是徐艳萍想要承包纺织厂,请他和改开办领导喝酒那次。
只不过当时人多,对方故意没提起这茬。
“起铭,好好干,我看好你。”
何佑梁对待他的态度,又和蔼几分。
接连上桌的关中名菜,让何佑梁赞不绝口。
后来更是要拉着‘老头,’要敬他一杯感谢招待。
可惜,老头没给面子,扭脸出去了。
搞的他有些尴尬,可也没因此羞恼,倒是自嘲打趣的说了几句调侃的话。
一顿饭吃完,何佑梁喝的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