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自从曹丕逝世后,失宠的孟达重新被诸葛亮拉拢,图谋叛韩。
可是孟达一直拖着,没有动作,诸葛亮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想促他速叛。
得知韩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人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孟达投汉其事。
孟达闻此泄露,果然准备马上起兵。
然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害怕孟达突然发难,便亲自给他去信,详为慰解:
“今先帝新逝,朝中混乱,故而冷落了将军,我听闻将军有意投汉,此不是天方夜谭吗?
于是当场责罚了诬陷之人,他人不知将军,我还不知吗?将军乃忠贞之士,先帝在时,常与我诉说将军之才能,以古之俊杰比之。
先帝待将军如此之厚,将军又岂会背弃大韩。
况将军此前背汉,诸葛亮恨不得饮将军之血,啖将军之肉,又如何会接受将军呢?难道不害怕将军再次反复吗?
因此我连夜写了这封信,是想要安将军之心,以防小人从中作祟,损害大韩之利。”
孟达得信大喜,于是又犹豫不决起来。
而此时司马懿正在宛城平定因为曹丕之死造成的叛乱。
写完信后,下令诸军继续进军,然后自己仅带着数名骑兵,连夜从宛城赶到襄阳军中,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便抵达新城城下。
五月二十日
汉、吴两国的援军都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派部将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也正是有吴国的劝降信在手,这才让孟达左右摇摆,犹豫不决,期待各方开出更高的价钱。
此前,诸葛亮就有书信告诫孟达,司马懿狡诈,让他加紧防范,以免被司马懿突袭。
可孟达认为至今如今被三国相争,如今重要之人,司马懿不会轻易动手,又去信说:
“宛城和洛阳相距九百里,距离襄阳也有一百里,离我处也有一千二百里,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少需一个月,那时我的城池早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
况且我驻扎的地形深险,司马懿此时在宛城平定叛乱,必不会亲自来,至于其他部将前来,则不足为患。”
没想到司马懿凭借辅政之权,先斩后奏,仅八日就兵临城下,这时孟达悔不当初,又写信给距离自己最近的诸葛亮,惊叹:
“我想要举事,而司马懿八日就兵临城下,何其神速也!还请先生速救。”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使得原本就难攻的上庸,更加坚固。
直到兵贵神速,到达上庸的当日,司马懿就挥师渡河,摧毁了上庸城外的木栅,直逼城下。
修整两日,司马懿将麾下三万人分成八队,从八个方向,昼夜不停的急攻。
六月十九日
仅仅十六日,城中压力剧增,军心不振,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打开城门投降,韩军入城,擒斩孟达。
六月二十三日
得到上庸城破的消息,正在安桥作战的汉军与木兰塞的吴军,见军略失败,引军撤退。
七月
孟达首级被传首京师,作为最大的反叛军,落得如此下场,各地的叛乱被迅速遏制。
此战,司马懿俘虏万余人,威望大增。
司马懿回军,仍驻襄阳,奖劝农桑,禁止浪费,使得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曹叡授予司马懿以抚军大将军、益荆都督的身份,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回到洛阳,曹叡向司马懿询问,如今大韩四面受敌,到底是伐赵还是伐吴?
司马懿回答道:
“吴国认为我们北兵不习惯水战,所以才敢散居东关。只要攻打敌军,一定要扼住敌军的咽喉而撞击他们的心脏,而夏口、东关就是吴军的心喉。
如果在陆上以军攻打皖城,引孙权的兵马东下,派水师攻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一定能大破吴军。”
曹叡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再次命司马懿屯兵襄阳备战。
然而大司马曹休不依计划,以大军直攻吴国,最终导致惨败,威望尽失。
曹丕立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刘晔文臣,没有掌握兵权,曹真才遭遇大败,如今曹休也损兵折将,曹韩能够依赖的,似乎只有司马懿。
再加上司马懿被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军政两把抓,就连曹叡也不能肆意妄为。
与赵汉的丞相制度不同,曹韩没有设立丞相,而是以尚书台作为下发诏令的部门,九卿、诸曹都要受其限制。
曹丕登基后,见尚书台权利过于大,便又设立中书台,分尚书台之权,使得尚书台只有颁发诏书,执行命令的权利。
中书台则是负责草拟诏书,审核诏书,负责长官为中书令。
而司马懿身兼给事中,有与曹叡商定战略的权利,又录尚书事,就是说决定执行,都可以一人而决之,自己加盖印章,自己执行,不必通过他人审核。
再加上抚军大将军的军职,掌握着驻扎荆州的数万军队的军权,使得司马懿的权势一日更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