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鸯噙着泪,向寿春城而去。
回到城中,诸葛靓迎上来,询问道:“怎么了,为何见你对亲子拔剑相向?”
文钦落寞的摇头道:
“不说了,竟生出如此不忠不孝之子。”
感叹完后,文钦又提议道:“我听说司马炎的大军不日就到,我们这点兵力,如何抵挡得住?
不如向东吴寻求帮助?你族兄诸葛瞻不是在东吴吗?不如联系他,借东吴之兵,逼迫司马氏。”
诸葛靓闻言立即反对道:
“不可,东吴狼子野心,岂能驱虎吞狼,引虎入室。”
文钦再劝,诸葛靓依旧不同意,两人在这方面产生了极大地分歧。
文钦认为有姜维在,东吴不可能占据江淮,以寿春诱之东吴,击败司马炎大军后,再袭击东吴之军。
不仅能够打败司马炎,占据徐州和扬州,进取豫州,还能够削弱东吴军力,一石三鸟。
但诸葛靓认为东吴不可能如我们所愿,若引东吴之兵,不亚于引狼入室,反倒叫东吴趁机占据了徐州。
连续几日的磋商,两人都不欢而散。
十月二十日
诸葛靓大军仍旧顿兵寿春城下,而朝廷大军也距离不远了。
文钦再次找到诸葛靓,提议向东吴求援,仍旧被其拒绝。
于是文钦决定带着自己的一部分兵马二万人,退守六安,并派人向东吴求救。
而诸葛靓依旧带着本部兵马,攻打寿春。
十月三十日
司马炎大军抵达寿春,击败诸葛靓的军队,诸葛靓引兵退往义成。
另一边,得到汉国大将文钦投降消息的吴主孙休也十分兴奋,当即派出丞相孙綝,领兵前往寿春接应文钦军。
十一月十三日
司马炎又一次击溃诸葛靓大军,诸葛靓死于战阵中,徐州残军在原徐州都尉的带领下,退入徐州。
司马炎派杜预领兵三万,平定徐州残余,自己亲率剩余大军,攻打六安。
十一月二十日
司马炎大军与文钦军战于六安城北二十里,恰逢东吴援军抵达,司马炎退却五十里扎营。
十一月二十三日
文钦军与吴军联军九万人,攻打司马炎大营。
司马炎大营陷入包围,情况急转愈下,急令将领突围,传信姜维,攻打吴国庐江郡,抄吴军后路。
姜维思虑再三,决定帮一把。
率军攻打吴国皖县。
孙綝得到皖县被攻打的消息,立即引军后撤,救援皖县。
没了吴军的帮助,文钦被打得大败,只得引残军数千余人,投奔吴相孙綝。
十一月三十日
吴军与姜维军战于皖县,吴军大败,退守皖县城内。
姜维多日攻城未下,只得引军退回合肥驻守。
十二月二十三日
司马炎彻底平定诸葛靓、文钦之乱,班师回朝。
顺德元年
正月三日
朝廷下达封赏诏书:
晋封高都侯司马昭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兼领丞相事。
擢右将军姜维为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外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擢骠骑将军司马炎为镇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
擢扬州都尉杜预为镇南将军,领扬州事,外护军,都督寿春。
以卫将军钟会之兄,尚书仆射钟毓为镇东将军,兼领徐州刺史,抚镇徐州。
九月
镇南大将军姜维于合肥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昭追授姜维合肥侯,食邑万户,由其子姜南继承,并任命其子姜南为奉车中郎将。
又以杜预为征南将军,兼领扬州事,都督寿春、合肥,外领军。
十月
朝廷改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允许设置晋国。
司马昭九次推辞,这件事只得停了下来,又改为增加司马昭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
但司马氏子弟中,得以封侯的多达二十多人,特别是司马昭的儿子,没有爵位的都被封为列侯。
同月
司马昭上奏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并上奏中正令之权太过于大,允许司徒过问中正府。
进一步分割了中正府的权利,也又一次拉拢了世家大族。
士林中,对于司马昭的赞誉如河水般涌来。
顺德二年
二月
司马昭将凉州分为秦州和凉州两部分,分置二都督。
原凉州刺史王浑仍旧任职凉州,以尚书令州泰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都督秦州诸军事。
又迁益州刺史庞轩为荆州刺史,擢前将军羊祜为镇西大将军,外护军,开府仪同三司,兼领荆州诸军事。
以司州校尉荀恺为平蛮将军,益州刺史,都督益州诸军事。
擢少府和峤为尚书令。
五月
刘瑾再度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这次司马昭没有拒绝,接受了。
经过司马昭的一系列调整,天下基本上都掌握在了司马氏及其盟友们的手中,汉室的权威,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