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4. 第571章 皇帝陵夏陵规制,惠后世诸子齐聚
设置

第571章 皇帝陵夏陵规制,惠后世诸子齐聚(1 / 2)


靖平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大夏皇陵,一个在天下都显得极其特殊的地方。

它位于淇阳北面,背靠太行山,面临淇阳水,与淇阳隔水相望,大致距离国都淇阳六七十里路程。

依照旧制,皇帝陵寝应该一位皇帝,一座墓陵,且规制章程都有定制。

又有每位帝王的陵墓不能太过靠近,以免有龙气冲撞的结果。

所以历代帝王陵墓,从来都是东一个西一个,并不会将其视为一个整体。

而大夏则是不然,从显祖元皇帝定下《大夏帝王陵墓规制》,以后的历代大夏皇帝,都需要遵循其制。

规制按照尽可能少的动用民工,少动用国库,少占用土地的原则。

故而从元帝陵起,每座皇帝陵不得超过十二米,占地范围不得超过三亩地,陪葬品,不得超过寻常百姓一生的用度。

所以比起之前的汉朝帝王,以及秦始皇陵这种动辄数百米高,如同山一样的帝陵。

白氏帝陵就如同一个个小山丘。

以元帝陵为例,营造陵墓时,优先选用有高度的地方,先挖掘,再封丘。

封丘一年后,将会在丘顶筑造庙宇,即为显祖庙。

封丘三年后,原先种植、移栽在帝陵上的树木都将长成茂密的森林。

朝廷会在每年冬季,开放已经有三年时间的帝陵,供淇阳百姓拾柴三个月,用作冬日取暖。

不过进出帝陵的百姓,必须要接受护陵禁卫军的检查,只允许每人进出拾取一担,自己用。

若有发现用作商用售卖,轻则罚钱,重则有牢狱之灾。

这也是为了让大夏帝王死后,仍旧惠及百姓。

从元帝白翟逝世后,直到如今的天子白潜,此处已经埋葬了三位帝王,不过却是有四座山丘。

因为中间的一座山丘,名为祭天台,其上将存放着所有大夏帝王的牌位,并有一座大鼎,用以祭告上天,祭祀先帝。

在祭天台的南面,有一座宫殿,名为瑾瑕宫,而历代新帝的守孝殿,就在其中。

整座皇陵,由三千禁卫军驻守,终日保持着一千五百人,用作巡逻警戒,防止宵小打扰历代先帝。

而皇陵一侧,又依靠着皇陵,形成了一座聚邑点,名为夏丘。

而周围的百姓,因为长时间受到皇陵的恩惠,所以下意识会将皇陵作为自己守护的使命,常自诩护陵人。

每年春天,村中族老都会带领全村老幼前往皇陵外祭祀,感谢历代先帝为自己这些小民提供生活的地方。

因此在周围形成了独有的春社,与寒食、除夕成为当地的三大社日。

皇陵外,面向淇阳的方向,一辆辆华丽的马车,行驶在以往人迹稀少的道路上。

经过守陵军的盘查,他们顺利通过关卡,来到瑾瑕宫前停驻。

一位位年龄不一,衣着或华丽,或朴素,眉心闪烁着神印光辉的白氏子从车上下来。

“哈哈,老十三,你也来了。”

太原王白海对着一名中年男子打着招呼。

“四哥,天子有诏,且好不容易兄弟们可以聚在一起,我怎么能不来?”

此为山阳王白浪,故齐王白机之子。

因为白海当年与白机同在军中,出征齐地,所以与白浪相善。

“也不知道皇兄此次召集诸子齐聚皇陵,到底有什么事情。”

两人凑在一起,白浪因为久在齐地,而且需要全力防备秦晋两国,所以对朝中之事不甚了解。

反观白海,因为镇守南皮,自从夏国防线推至齐地,自己就彻底轻松下来,节制的军队,由原先的上万人,将至如今的二三千人。

不过白海并没有不满,因为这都是为了国家,而且多年的军旅征战,已经让他疲敝。

所以如今,他在南皮筑造了一座谪仙楼,准备将渤海,打造成淇阳、河内一样的文化之地。

因为广交士人、才子,所以对朝中的事情,有些了解。

“听说与前段时间的白册谋反案有关。”白海压低声线,悄悄说道。

“哼,什么白册,他也配作为白氏子,做出如此辱没家门之名,死有余辜。”

两人回头望去,是一位白发老者,正是白氏中最具名望,北定七子,被誉为大夏文圣的燕王白铭。

白铭是大夏少有继承一字王的白氏子。

因为故燕王白林的军功实在太过高,文才之名也传颂天下,是天下少有的文武全才。

而其子白铭虽不如先父,但多年的磨砺之下,文才武功也不遑多让。

是以白潜即位后,并没有如同白浪一般,降其为东武王,而是让其承袭燕王之位。

之后白铭出征兖州,多次指挥兖州军击败秦军来犯。

加之白铭的三子白河,被传出文学深厚,又有军功傍身,任职中郎将一职,

明眼人一下就能够看出来,白河将成为燕王府的第三代继承人。

“五叔,侄儿有礼了。”白海、白浪连忙施礼道。

白铭摆了摆手,只见其身后出现一人,施礼道:

“小弟白河,见过四哥、十三哥。”

白海对着白铭笑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