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潇近日读了华为总裁任正非的一篇务虚式的对内讲话(以文章形式报道在各大报纸版块上)。它是任正非与华为“2012实验室”科学家的会谈纪要。
“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创新基础研究。据说是任正非看了电影《2012》后说,以后信息爆炸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想生存下来就得造方舟。在此文中,任正非回答了科学家16个问题,表达了他对中国创新环境、机制、创新方法论、企业创新价值观的若干看法。
华为在国内算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提及的话大家都表示知道这个品牌,但都是因为办电话卡的时候送的低端手机都是华为的。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华为这个企业究竟是干什么的,更不会知道华为还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可能是华为比较务实,也可能华为不屑宣传。总而言之,华为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不如它的实际身份的。在2012年巴塞罗那手机峰会上展出了超强战机 Ascend D1,由华为自发研制的海思 K3V2 ,是2012年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
近些年来,华为由于手机强势攻入市场成为全球几大手机厂商而被广为人知,但是很少人知道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在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余潇望着自己的手机,他的手机就是华为Ascend P7,14年华为在巴黎发布的旗舰机型。读完这篇报道后,他对华为的未来更加充满了希冀。
其实他自认为有些想法也是与任正非有些相似的,就如任正非所说如果现在有这个基础,有这个条件,那么就不需要从头开始,从最低做起;而是可以利用这个基础,去让效率最大化。
再者国家需要做好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提供保护知识产权的土壤。如果大家辛苦的各种创新、想法、专利被无限的盗用而没有任何惩罚,那么只会导致这个国家创造力的流失。
而任正非对自主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自主就是封建的闭关自守,他说:我们为什么要排外?我们能什么都做得比别人好吗?我们反对自主。第二,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只做我们有优势的部分,别的部分我们应该更多的加强开放与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构建真正的战略力量。
我们非常支持异军突起的,但要在公司的主航道上才好。我们一定要避免建立封闭系统。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特别是硬件体系更要开放。我们不开放就是死亡,如果我们不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伟大,我们就永远战胜不了美国。
余潇转了转笔,他总是喜欢在思考的时候转笔
事实上余潇是一个倾向于于单打独斗的人,认为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那么一切都会很圆满。但文学社这几年的锻炼已经让他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而不是将自己局限在某个区域。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时候一个人的思想、理论、和行动总归只是一个人。很多时候,一个人是无法兼顾多方面的。而将一件事情分工明确出去,大家各司其职,不仅比独自完成这件事情要高效,而且也准确的多。在这个时候,扬长避短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高效率的行为。在薄弱的方面跟别人合作,吸收别人的精髓,为我所用。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将来怎么波动,坚持自己的主干道,即使收益很小也不轻易放弃。走捷径的承诺只会让人们失败,让人们泄气,而不是激励他们。一夜暴富往往是不可靠的,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多年的累积遇上了一个机遇,不过这也称不上是一夜暴富了。
最重要一点是得未雨绸缪,不能只是依赖别人。目前来说,当前在终端OS领域,Windows Phone已经掉队,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各占半壁江山,形成了各自的生态圈,留给其他终端OS的机会窗已经很小。即便华为现在的手机或者平板都用的是 Android或 Windows Phone 系统,可是华为还是在坚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