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李秀宁(1 / 1)

加入書籤

随军“参赞军务”的独孤僧达,抚着胡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是刘武周的营寨自己走了水。真是天助我也!此贼气数已尽!”

众将领也纷纷附和,认为是吉兆。

唯有李世民,一言不发。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凝重得可怕。

他太清楚了,这种规模的大火,绝不可能是意外。

这是人为的。

而且,这手法,这不计后果的狠厉,他只在一个人身上见过。

杨倓!

那个坐镇洛阳的皇太孙,那个他名义上的“妹夫”,他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并州!

独孤僧达还在那里高谈阔论,分析着刘武周军必然士气大跌。

李世民却已经想通了所有关窍。

杨倓这是在做什么?

他不是在帮自己。

他是在逼迫自己和刘武周,在这片冰天雪地里,进行最惨烈的死斗!

他烧了刘武周的粮草,刘武周为了活命,必然会不顾一切地南下,与自己决一死战,抢夺补给。

而自己,为了完成父王的命令,也必须迎战。

这一战,无论谁胜谁负,最终得利的,都将是那个在洛阳安坐观火的杨倓!

好一招“驱虎吞狼”!

好一招“坐山观虎斗”!

李世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第一次,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杨倓,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忌惮。

“传令下去,全军加强戒备,斥候前出三十里,严防刘武周军狗急跳墙!”李世民果断下令。

“二郎,何必如此谨慎?”独孤僧达有些不解。

李世民没有解释,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北方的火光。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这一刻起,已经不再是唐军与刘武周军的战争了。

这是他与杨倓之间,无声的较量。

他转身走回帅帐,在一片寂静中,他叫来自己的心腹亲卫。

“备一份厚礼,派最机灵的人,秘密送往马邑。”

亲卫一愣:“将军,送给谁?”

李世民的嘴唇,吐出了一个让亲卫震惊的名字。

“刘武周。”

三日后,黄蛇岭。

“杀——!”

震天的喊杀声,响彻山谷。

唐军的旗帜与刘武周军的旗帜,纠缠在一起,数万将士,在这片狭窄的战场上,展开了殊死搏杀。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李世民身披玄甲,手持长槊,一马当先,冲杀在最前线。他左冲右突,勇不可当,所过之处,刘武周军的士卒人仰马翻。

“秦王神威!”

“大唐必胜!”

唐军将士见主帅如此悍勇,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

高坡之上,负责“观摩”的独孤僧达,看得是热血沸腾,连连抚须赞叹。

“好!好一个秦王!有此猛将,何愁刘武周不破!”

他身边的玄甲锐士们,也都是一脸敬佩。他们本是杨倓派来监视的,此刻却被李世民的风采所折服。

战至午后,刘武周军渐渐不支,开始溃退。

李世民下令全军追击,斩首三千余,俘虏上千,缴获军械粮草无数。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消息传回太原,唐国公府一片欢腾。

独孤僧达也立刻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将“秦王”李世民的赫赫战功,详细禀报给了皇太孙殿下。

然而,没人知道,这场看似惨烈的大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是夜,月黑风高。

黄蛇岭战场以北三十里的一处隐秘山谷中。

几堆篝火,驱散了些许寒意。

两拨人马,泾渭分明地对峙着,气氛紧张。

一方,是李世民和他麾下的十几名心腹亲卫。

另一方,则是白天刚刚“惨败”的定杨可汗,刘武周,以及他最信任的大将,宋金刚。

刘武周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三天前,黑山大营被烧,他几十万石的粮草付之一炬,让他几欲发狂。他正准备不顾一切南下与唐军拼命,却收到了李世民派人送来的密信和厚礼。

信上的内容,让他震惊不已。

“李二公子,你今天,可是让某家损失了三千多好儿郎啊!”刘武周的声音,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李世民脸上,却带着平静的微笑。

他亲自为刘武周斟满一杯酒,递了过去。

“刘可汗,这三千人,是演给独孤僧达看的,也是演给洛阳那位殿下看的。”

他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

“若不如此,你我今日,又怎能安然坐在此处?”

宋金刚在一旁冷哼一声:“说得好听!谁知道你是不是想借杨倓的手,削弱我们,然后再将我们一口吞下!”

李世民看向宋金刚,不急不恼。

“宋将军,若我想吞并你们,今日在黄蛇岭,便不会只追十里,而是会一路追杀到马邑城下。”

“若我想借刀杀人,此刻,我便不会坐在这里,而是应该在大营中庆功,等着你们的粮草耗尽,军心崩溃,再挥师北上。”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恳切。

“二位,事到如今,难道还看不明白吗?杨倓此计,何其毒也!他就是要让我们在并州这片苦寒之地,自相残杀,耗尽最后一滴血!我们斗得越狠,他笑得越开心!”

刘武周沉默了。

他虽然鲁莽,却不是傻子。

黑山大营的火,彻底烧醒了他。

他知道,李世民说的是事实。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刘武周终于开口。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演戏。”

“演戏?”

“没错。”李世民站起身,走到篝火旁,火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杨倓想看我们斗,我们就斗给他看。接下来,你我两军,可以再打几场,有胜有负,但都点到为止,只为消耗独孤僧达的耐心,也为了麻痹洛阳的耳目。”

“暗地里,我们却要化敌为友,合二为一!”

“合二为一?”刘武周和宋金刚都吃了一惊。

“不错!”李世民的声音,充满了蛊惑的力量。

“单凭你,或者单凭我,都不是杨倓的对手。他如今占据关中、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势已成。我们若再内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唯有联合!不止你我,还有河北的窦建德,陇西的薛举,江淮的杜伏威!天下英雄,联合起来,组成讨隋联盟,四面合围,才能与那杨倓小儿,一较高下!”

刘武周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李世民描绘的这幅蓝图,太过宏大,也太过诱人。

“可……盟主谁来当?谁又肯听谁的?”宋金刚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李世民笑了,笑得胸有成竹。

“此事,我已有计较。只需刘可汗点头,我立刻修书一封,送往太原。家父那边,由我来说服。”

他看着刘武周,一字一顿。

“刘可汗,是愿意做杨倓棋盘上,一枚注定被牺牲的棋子,还是愿意做这天下棋局中,一位真正的执棋者?”

这个问题,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刘武周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青年,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种名为“敬畏”的情绪。

良久,他端起酒杯,猛地灌入口中。

“好!”

他将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就照你说的办!”

太原,唐国公府。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李渊手捧着李世民从前线送回的密信,枯瘦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头发颤。

“合纵连横,共讨杨倓?”

“让出盟主之位,推举……秀宁?”

李渊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

李建成、李元吉、刘文静、裴寂……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不解。

“胡闹!简直是胡闹!”

李元吉第一个跳了起来,满脸涨红。

“二哥这是昏了头了!我们好不容易才在并州站稳脚跟,他却要去招惹杨倓那头猛虎!还……还让一个女人去当盟主?这要是传出去,我大唐的脸面何在!”

李建成虽然没有像李元吉那样失态,但紧锁的眉头,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父王,二弟此举,太过冒险。杨倓势大,我们与他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况且,那窦建德、薛举之流,皆是豺狼之辈,与他们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以裴寂为首的一众文臣,也纷纷开口附和,认为应当稳守太原,休养生息,不该轻易出头。

整个议事厅,几乎一边倒地反对李世民的计划。

李渊没有说话。

他只是闭上眼睛,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脑海中却在飞速地权衡着利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世民的这个计划,看似疯狂,实则是一步险中求胜的妙棋。

固守太原?

杨倓会给你时间休养生息吗?

这次是驱虎吞狼,让你去打刘武周。下次呢?他会不会直接一道王令,让你去征讨窦建德?

在杨倓的阳谋之下,偏安一隅,只能是坐以待毙。

唯有主动出击,将天下的水搅浑,将所有反王都绑上自己的战车,形成一股足以与杨倓抗衡的力量,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至于让李秀宁挂帅……

李渊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翘了翘。

“好个二郎,这份心胸,这份眼光,真是……让为父都自愧不如啊。”

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精光一闪,原本浑浊的眸子,此刻变得锐利无比。

“够了!”

他一声低喝,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他,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李渊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建成、元吉,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风险,却没有看到,若不如此,我李家将万劫不复!”

“世民此计,乃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唯一活路!”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斩钉截铁。

“我意已决!”

“立刻传我将令!派遣使者,携我亲笔信,分赴河北、陇西、江淮各地,联络各路英雄,共商讨隋大计!”

“父王!”李建成还想再劝。

“住口!”李渊厉声打断他,目光转向了议事厅的角落,那里,一直站着一道英姿飒爽的身影。

“秀宁。”

身穿一身淡青色劲装,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的李秀宁,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女儿在。”

李渊看着自己的这个女儿,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骄傲,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然。

“从今日起,你便是‘讨隋联盟’的盟主。为父,将我李家最精锐的‘娘子军’,尽数交由你统帅!”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所有人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李渊和李秀宁。

他们想过千万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想到,李渊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决定!

让一位公主,统领天下反王?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李秀宁也是娇躯一震,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抬起头,迎上父亲的目光。

她明白了。

她明白父亲的用意。

由她出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各路反王对李家的戒心。一个女人,一个公主,再怎么文武双全,在那些枭雄眼中,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他们会认为李家软弱可欺,从而放松警惕,答应结盟。

而这,正是李家所需要的!

“女儿,领命!”

李秀宁没有丝毫犹豫,铿锵有力的三个字,回荡在议事厅内。

数日后。

一道道快马,从太原奔赴天下。

河北窦建德、陇西薛举、江淮杜伏威、南阳朱粲……

当这些不可一世的枭雄,接到李渊的盟约,看到盟主一栏上,“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名字时,反应出奇的一致。

先是错愕,然后是鄙夷,最后,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他们都认为,这是李渊怕了,不敢出头,才推一个女儿出来当挡箭牌。

一个由女人做盟主的联盟?

简直是个笑话!

但杨倓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有这么一个“听话”的盟主,又能联合众人对抗强敌,何乐而不为?

于是,一封封表示同意的回信,从四面八方,汇集向太原。

一个看似松散,却又声势浩大的“讨隋联盟”,就此成立。

而一份由天下数十家反王共同署名的讨隋战书,也被快马加鞭,送往了风暴的中心——

洛阳。

……

洛阳,紫微宫。

杨倓正在与李靖、秦叔宝等人,商议着关中均田令推行的后续事宜。

自打下洛阳,整顿关中,一系列的政令推行下去,整个北方大地,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归心,府库充盈,新军操练有素,一切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大殿内的气氛,轻松而愉快。

程咬金甚至还在跟张豹吹嘘,说他一个人能吃下一整头烤全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