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翻涌的杀意(1 / 1)

加入書籤

兵法韬略所采用的是演习,并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是真正对于将领领兵能力的考核。

也正因如此,单单只是这一项,让一些掺和其中的江湖人心打退堂鼓。

将由朝廷这一边派出一员将领,跟着一样的人数,由参与武试进行破阵,最终根据表现而得分。

在王贺一声令下中,武试的第二轮便也正式开始。

武试第一个人,和手下兵卒短暂熟悉后,经一番观察朝廷兵马,当即不再犹豫,一马当先,带头冲杀,试图想以自己的武力来进行破阵。

只是,此番朝廷对这样的情况早有准备,布阵的兵卒皆乃离国精锐之士,面对对方的带头冲锋。

将领却丝毫不怵,将令接连传达,百人的军阵便也开始变换起,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其所领的兵卒就被层层分割,困死于其中。

仅是片刻的功夫,武试之人手下兵卒,身上纷纷布满了白印,代表着阵亡。

不仅仅是这些兵卒,就算哪怕是他自己本身,在一众离国精锐配合有序,群起而攻下,裹鱼身上的黑袍也都布满了白印子。

接下来的几场,更是与这一般相差无几。

直至轮到皇甫嵩,才一改武试之人狼狈的情形。

尤其他用兵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怕对面放眼离国也算名将的将领,亦是无法从他手中到丝毫便宜。

皇甫嵩在汉末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就好比救火员般,哪里需要平叛就往哪里跑,也可谓是南征北战。

汉帝国最后的名将却也不是说说的,其更是华夏武庙72将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方的交战愈演愈烈,哪怕双方都只有百人,却偏偏打出了一股千人会战的气势。

远处围观的无论是百姓又或者是官员,看得那是一阵惊呼,连连提心吊胆的。

情绪随着场上的战况而起伏着,这是几场武试以来,让他们看得最为过瘾,能够最为直观感受战场厮杀的紧张。

“那好像是叫皇甫嵩吧!你们有谁听过他的名字?”

“没有,不说隐藏的108英雄,历史当中好像也没有这号人吧。虽有姓皇甫的,却也不是这个名啊!”

“这皇甫嵩具体的数据不清楚,想来应该也有一流统帅的水准吧!找机会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将他为会长招揽过来!”

“这皇甫嵩看来咱们是没希望帮老大招揽过来了,再去和那些入选的接触接触,能招揽多少就招揽多少!”

“落选中如有史实英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得招揽过!”

……

皇甫嵩所展现出的种种,自是被各方势力尽收眼底,特别是玩家群体更是蠢蠢欲动。

玩家此行参与文武盛会,有些确实想依靠朝廷,更多的则是要拉拢史诗英雄加入己方阵营。

皇宫前方的空地上,皇甫嵩凭借自身的稳妥攻势,终是突破了对方的军阵,取得了目前的最高分。

皇甫嵩的种种表现,可谓是给王贺打了一剂强心针,原本因前面几人情绪低落,现在倒让他对于后面之人的表现也愈加期待。

然让他失望的是,接下去的几场,虽然比之最开始的几场好上了许多,但远远没有能达到皇甫嵩这般水平。

排兵布阵中分数仅次于皇甫嵩,竟然是王谌。

这一结果,让王贺心情更差了。

但好在啊,还有收获到皇甫嵩这一人才,其他人虽然相比较他差上许多,但历练一番,还是能够补充中层军官。

毕竟是自己心血来潮举办,能有这样结果,倒也勉强接受。

为了体现自己的一诺千金,求贤若渴的态度。

武试结束后,王贺当场召见了皇甫嵩众人。

对于武试前三名的几人,当场便要下旨赏赐。

“恭喜陛下,喜得良才!”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离贺!”

周遭的一众大臣见此一幕,亦是在旁恭贺。

甚至在他们的带头之下,下方还处于围观的一众百姓亦是纷纷跪地,学着一众官员大声呼喊。

听着这震耳欲聋连绵成片的恭贺声,王贺一改先前的郁闷,脸上同样十分惊喜。

“卿等既是天下英才,离国需要的就是你们这样优秀的人才!孤也定当重用。”

“林力上前听封。”

“草民在!”

被叫到名字的本土NPC,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喜,立马上前跪地听封。

“武试探花林力,于文武盛会表现突出,孤现在封你为威虏将军,赏白银五十两,于龙骑军中听用。”

“谢陛下!”

林力心中那叫一个激动,直接从江湖闲散人员变成了将军,赶忙再次叩首拜谢。

王贺笑着让其起身,再看向王谌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微微沉吟。

自己的这个侄子,平时虽然没怎么接触,但他还是认识的,如今却也跑来参加文武盛会,这其中是有什么意思吗?

心中短暂思考后,当即就打算先封赏了再说:“武试榜眼王谌,文武双全,孤现在封你为偏将军,赏白银五十两。”

话音落下,却迟迟不见王谌领旨谢恩,面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眉头紧皱询问:“王谌你不满孤的封赏吗?”

目光沉吟,紧盯下方王谌,一股若有若无的帝王之威,更是于周身激荡,无形的威势笼罩全场。

大多官员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他们是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者身后所代表的。

也有王贺心腹官员,纷纷站出开口指责。

然王谌就仿佛世外之人,一切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一样,迎着上方王贺阴沉的眸光,规规矩矩的一礼:“陛下,您是知道我的无意为官,只想游山玩水,研究学问,此次参加文武盛会,也只是想和各方英杰较量切磋一番,看看我大离英豪的水平!”

静!

城楼上的众人都屏息凝神,眼角余光悄悄打量坐于上方皇帝的神情。

王贺眼中有寒芒闪烁,一时之间又不好发作,最终化作一声悠悠叹息:“刚刚的封赏作废,一切随你吧!”

随后就不再去理会王谌,看着皇甫嵩:“武试武状元皇甫嵩,允文允武,乃孤大离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孤封你为左中郎将,赏银百两,于龙骑军中听令!”

有着前世的种种经历,对于如今所谓大离皇帝的封赏,皇甫嵩内心格外平静,却也谨记自身的使命,面露欣喜和感激,叩首领命。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武试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虽没有前三名那般丰厚,却也都有着一一的封赏任用。

城楼上的一切很快便流传出去。

立马便引起了百姓的一阵热议,那些参与文武盛会落选之人那是羡慕,更有对于王谌不知好歹的讨伐。

“走吧,回去了!”听着周遭百姓的议论,郭嘉盖上了早已饮完的酒壶,微微一笑。

沐英和风烨当即也没过多停留,叫上一旁负责护卫的王甲,便又回到了府中。

依旧是那熟悉的凉亭,几人相对而坐。

“看不出来,一切都这么顺利!”沐英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对于此番结果却深感意外。

“别说你了,我也同样很意外!那个王谌,也不知道他此举是对于黎国皇帝的试探,还是挑衅?”郭嘉这次没有再饮酒,眉头紧锁沉思着。

和对方短暂接触下来,直觉告诉他那王谌不简单,也不应该有今天这样的表现。

“总之,不管是出于试探,又或者是挑衅,对于咱们的情况都挺糟的!皇帝接下来肯定会有动作。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经他这么一刺激,皇甫将军获得的官职高了一些,只要再一番表现,应该就能够获取离国皇帝的信任!”

风烨和沐英相视一笑,对于皇甫嵩顺利的处境感到开心。

皇甫嵩本来的品级应该会低上一些,偏偏中间有王谌那么一搅和,摆明看不上皇帝所封赏。

王贺心中恼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加大了对第一名的封赏。

既然你看不上,那他就给别人封上更大的官职,同时也刚好向世人展现,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忠心效忠皇帝,他便敢对你知人善任,高官厚禄。

“有你先前你借诗词向皇帝表明了忠心,他应该还不会着急动我们!

但以防万一,我们也是得要有所准备才行!”

看着两人面露喜色,郭嘉自始至终锁着眉头。

……

与此同时,晋阳城中某处客栈。

王清凯领着两位小弟来此,耐住心中激动的情绪,向他们问道。

“你们确定何才之就在这里,可别消息错误,让其他人抢先一步了!”

“放心吧!自从知晓了他的身份后,我们就寸步不离的看着,必定不会让他跑了!”一名小弟拍着胸脯,低声道。

“只是怎么就确定何才之是历史中的那位,说不定同名同姓,毕竟他可是连中一次,皇帝举办的文武盛会中,都没能够入榜的!”另外名小弟却显得有些迟疑。

“拜托,多读点书行不行?根据史料记载的何才之,其体质较虚,连女人都不一定打的过,为此身上配剑也只不过是唬人的,他所擅长的是统兵,可惜连第一轮都没法通过!这倒反而能便宜了我们!”王清凯没好气道,脸上的欣喜却是丝毫按耐不住。

客栈的房门被敲响,何才之疑惑看着外面站着的几人:“你们是!”

“在下王清凯,特来找公子共谋大事!”

见对方目光警惕,王清凯赶忙露出一抹自诩和善的笑容。

“不感兴趣!”何才之眉头一皱,武试的失利让他心情极为欠佳,也没有和这些人过多纠缠的心思,当即就想要关门。

却被王清凯眼疾手快一把堵住:“你们是真有要事找你。”

“难道你就这么甘心认命了吗,我知道你有统帅,千军万马之才,难道你不想向世人证明你的才华嘛!”

何才之手上的动作微顿,对方的话语,让他内心极为心动:“这……”

王清凯一见有戏赶忙乘胜追击:“相信我,我这真有让你一展才华之地!”

“近来聊聊吧!”

……

皇宫,御书房。

武试虽已结束,但朝廷却因此收获了不少人才,这本应是高兴的事情,王贺却是丝毫高兴不起来。

甚至在回到御书房后,面色就是无比阴沉,无论是宫女,又或者是宦官,都是战战兢兢的。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触及皇帝的雷霆之怒。

唯有在下手位坐着的老者,就仿佛没有感受到对方愤怒的情绪般,静静的坐于那,闭目养神等待着王贺情绪发泄完毕。

从小看着皇帝长大,自是知道对方是个极为好面子的,偏偏就在刚刚王谌当着天下人,薄了他的面子。

能够忍到现在才爆发,都已经让老者感到十分意外。

“那小畜牲欺人太甚,都欺到孤头上来了,真当孤不敢拿他怎么样嘛?”

“孤要那王谌小儿死!也是时候从我那位皇叔手中收点利息了,”

“国师,兵权这种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妙,掌握在他人手中,让孤寝食难安呐!”

老者缓缓睁开紧闭的眼皮,浑浊的目光中有着精芒一闪而逝。

话语不疾不徐道:“这就得看看陛下舍不舍得了!”

“只要能够将全部兵权收回,孤就没有什么不舍得的!”王贺面露狠色,眸中竟有杀意翻涌

“既然如此,那咱们最初的计划依旧,就从那对陛下‘忠心耿耿’的风烨开始吧!”

却不等王贺开口,老者就已抢先道:“陛下万不可心慈手软,效忠您的人多了去了,且风烨终究不能代表威武侯,与其再让他对陛下模棱两可的态度。

倒还不如彻底利用起来挑动威武侯和武邑王矛盾,让他们间爆发战争,陛下好坐收渔翁之利!”

“陛下要想收回兵权,对武邑王动手,乃至开战,征北军的牵制和消耗,是必不可少的!”

王贺被说的很是意动,特别是想到刚刚王谌当众对自己的态度,眸中更是杀意翻涌。

“可是,有了那篇《雁门行》世人便也知晓,风烨对朝廷,对孤忠心耿耿,我们也不好动手吧!”

“要的就是他对陛下忠心耿耿,不然计划也就不好推动,让人把他杀,从而嫁祸武邑王,朝廷也就同样有理由出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