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1 / 1)

加入書籤

不同于以往的征召,会第一时间先查看起人杰,或兵种的属性情况。

这一次在完成了薪火征召的流程后,风烨立马迫不及待将自己的意识回归现实。

想要亲眼见识见识,这哪怕放眼华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都能足以排进前三的虎狼之兵,究竟是怎么样的?

仅是一眼,风烨瞳孔就不禁微微一缩,心中的震撼已是难以复加。

刚一出世的四百玄甲军,只是在原地静立不动,目光警惕环视四周,却已有浓郁几乎要化作实质的杀气扑面而来。

这是只有经历尸山血海洗礼过的精锐兵马所特有的。这般强横的气势,自己也只有在当初陷阵营集体出世时见到过。

四百骑在为首几个将官的带领下,队列整齐,沉默如山,宛如一道随时可能绝地奔涌的黑色洪流,令见者无不望而生畏。

一些未曾上过战场,见过惨烈厮杀,前来看热闹的人杰皇帝,初见此等气势彪悍的兵马,心中皆没来由产生惊惧,身形微不可查的向后挪着,似乎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绪得以平复。

相较之下,那些马上征战一生的武皇帝,神情就要镇定许多,但却难掩其面色的凝重。

但正因为他们征战一生,见识也都远非常人,更能清晰察觉出这一支400玄甲军究竟是何等的存在。

强军,哪怕是放眼整个华夏史,那都是绝无仅有的强军!能与其相比者寥寥无几。

这会儿对于李世民能在历史的战场杀伐中,取得那种种耀眼的战绩,心中已有所明悟。

想来除了他用兵之能外,就是因为麾下有着一大帮精兵强将,而且无论是哪一方,质量都还高的恐怖。

突然降临此方陌生的世道,一众玄甲军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因为脸上皆带有面甲的原因,倒是看不清彼此的容貌,但那熟悉的装备,但还是能让玄甲军分辨在场的都为自己人。

经过短暂的慌乱,四百玄甲军很快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满含杀意和警惕的目光在四周快速扫动着,直至目光齐齐,定格在某一道身影身上。

难以置信,却又满含激动的话语声,打破了此间弥漫着的肃杀之意,也使得原本只有战马嘶鸣,铁蹄刨地动静的场面,变得有些喧哗。

“陛下!是陛下!”

“秦王!是秦王吗?”

“是咱们的唐皇陛下!”

“殿下还活着,看来我此前挡的那刀值了!”

“哈哈哈~没想到我还能见到秦王殿下!”

……

“大唐玄甲军参将毛凌峰,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突然响起的话语,在这般嘈杂的场面下,显得是那般清晰。

位于四百玄甲军前方,似是军中将领的骑兵,翻身下马,朝着位于人群前方,和风烨并排站着的李世民就是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胸前,恭敬的深深一礼。

要不是因为身上还穿着甲胄的原因,以其眼中显露出的狂热,话语中的激动,恐怕都得来个五体投地。

他这般突然的举动,就仿若是打开了什么开关般,使得原本还算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下一刻,端坐于马背上的一众玄甲军将士们,齐刷刷地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

战马静立不动,将士们则迅速列队,按照军阶高低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他们的神情肃穆,目光坚定,仿佛一座座黑色的山岳,屹立不倒。

又在为首几个将官的带领下,全体将士皆如第一个行礼的将官般,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胸前,低头以示敬意,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演练,没有一丝杂音。

紧接着,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如雷霆般震撼人心:“参见陛下!玄甲军愿为陛下效死!”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动容。校场上,因大战变得破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于晨曦之下,仿若映照出了“唐”风的虚影。

李世民拉起一旁早已看愣的风烨,缓步登上一侧早已架起的高台,身披龙纹锦袍,目光如炬,俯瞰着台下整齐列队的玄甲军将士。

晨曦初现,金色的阳光洒在将士们的黑色铠甲上,闪烁着冷冽而庄严的光芒。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回荡在空旷的校场上:“朕乃大唐天子——李世民,曾开创贞观之治,铸就万世太平。

受后世晚辈之呼唤,自历史长河中苏醒,再度立于这天地之间。

今后世晚辈欲重铸我炎黄荣光,再造我华夏盛世,此番特将尔等征召出世,朕欲让玄甲军助后世晚辈一臂之力,继续为大唐,为炎黄征战!”

四百玄甲军将士闻言,神情肃穆,目光中燃烧着炽热的忠诚与战意。右手握拳置于胸前,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愿为炎黄万世太平而战!万死不辞,至死方休!”

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洪亮,仿佛在向天地宣誓,向皇帝表达着他们无与伦比的忠诚与决心。

紧接着,玄甲军便又朝李世民一侧的风烨,再度深深一礼表明他们的态度和决心:“玄甲军拜见主公!”

风烨咽了咽唾沫,看着下方一幕暗自攥紧手心,只感有一团热血在心中熊熊燃烧,恨不得现在便带领一众人杰,铁血强军开疆拓土,实现当年与众先祖所立之言。

虽然如今的自己,早非当初稚嫩懵懂的少年,比现在玄甲军人数更多的兵马,自己也都曾统领直面过,但不知为何,直面这四百玄甲军心中却有着异样之感,说不清,道不明。

却也只能在一旁唐宗先祖的示意下,缓步上前,跃下高台。

径直来到一众玄甲军跟前,将仍然单膝跪地,第一个行礼的玄甲军将官搀扶起,神情郑重,话语铿锵。

“尔等皆是国之利刃,是大唐的脊梁!昔日的荣光,吾与尔等共铸;今日的使命,吾与尔等共担!天下未定,烽烟未熄,吾需尔等再披战甲,再执长矛,为炎黄开疆拓土,为万民谋太平!”

仍位于高台之上的李世民,目睹下方的一切,神情不禁有些恍惚,心中却很是欣慰:“成长了不少呢!”

位于高台一侧,一同跟来看热闹的皇帝和人杰们,亦是将不远处的一幕尽收眼底。

前者情绪并未过于明显,但透过一些细微的情绪,却也能看出此刻的心情,多是和李世民一般。

或者一个个表现的格外欣喜,尤其是一帮武将,此刻却已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翻身上马开疆拓土。文臣虽并未他们这般,却也都抚着长须,难压嘴角的笑意目露赞许!

尤其是张柬之和姚崇,这两位唐朝时期的宰相,或许是因为此刻风烨和李世民所言的对象是唐朝的将士,让他们情不自禁代入其中,心中都颇为感触。

其实不单单是他们,风烨所不知晓的是,在他脑海当中,属于薪火当中丝丝缕缕的火苗,此刻正随着他的言语疯狂摇曳着!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呀!这样的世道也才配我等存在!”

“这小家伙攒了那么多功德,都用于征召兵卒,何时才来将朕复苏啊?”

“才这么一会儿,你们就等不住了,我可都已经等了好几轮!麾下的精兵强将,都快要按耐不住了!”

“哼!区区异族,就算轮不到朕,那也不可能轮到你!精兵强将罢了,搞得我大汉没有似的!”

从薪火当中苏醒意识的一缕缕火苗,正随着他们念头的传出,疯狂摇曳着,使得由他们组成的薪火,燃烧仿佛都变得愈加旺盛。

“啧啧啧~本以为尔等即是雄才大略的存在,不曾想却也不过是群目光短浅之辈!本汗既能出现于此,何不代表我们同处一个立场!”

“哼!朕等可不承认!”

“哈哈哈~二世而亡的皇帝有何颜面再次犬吠?”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

“……”

“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

两道念头吵得不可开交之际,却忽有一道念头突兀响起,冷冽不带有丝毫感情,使得原本还算嘈杂,至今瞬间安静了下来。

哪怕就是刚刚争吵最为激烈的几道意识,此刻更是不敢吱声了。

若非代表意识的火苗仍然摇曳着,还有些许的念头细微传出,就仿若刚刚的争执,始终未曾存在般。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寂静的星火光团中,忽有念头试探性的再度传出。

“什么情况?你们中原王朝的哪一个皇帝苏醒了吗?竟会有此等强的威势!”

“究竟是何等人物苏醒?竟让朕在刚刚那一刻,竟然也都受到了压制!”

“这念头怎么回事?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会儿居然又没动静了!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帝王?何不出来亮个相,与我等熟识熟识!”

一道道念头不断传出。

或许是有了先前突兀呈现的念头作为震慑,这会儿虽然仍是念头纷杂,却完全没有了刚刚的吵闹。

每道意识都只敢小心翼翼传达心中好奇的念头,生怕再将刚刚那威严霸道的念头吸引来,再度遭遇压制,那可就实在太难受了。

“此番威势倒是有些过于熟悉,朕前世曾经远远感受过一次,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和恐惧!

哪怕现在回想,都还是让人忍不住心颤了!”

又有念头从某道意识中传出,直接便引得一众复苏意识的关注。

“究竟是何等存在?竟能让您都感觉到恐惧!”

“能让高祖所惧怕的,恐怕也只有那等存在了吧!”

“好嘛,都说你们这帮异族过于嚣张了些!如今,竟是将他都给惊动了吗?”

“不是看他一直没有动静,朕以为它都不存在的呀!不曾想,如今居然也要苏醒了!”

“好嘛,争夺复苏名额的人又多了一个!就是不知这等存在的运气如何?”

“额!朕书读得少!你们这一个个的说的究竟是谁啊?竟还这般打哑迷!先祖,你们所说的究竟是何人,想我堂堂大晋皇帝又何须拒之?”

“此人啊!确实是个厉害不得了的存在,“祖龙”不知你可曾听过?”

“……”

就在薪火中一众苏醒的意识,因一个突兀传出的念头,引发“大地震”之际。

作为宿主的风烨,却是浑然未知。

这会儿,他的注意力更多都还放在玄甲军的身上。

今后,这支军队可就都归自己了。不!准确来说,从刚刚唐宗先祖让自己发言起,玄甲军又表明态度起,也就代表着易主和交接仪式。

看似草率和仓促,但关于这点,却是风烨和一众皇帝先祖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

近距离打量着这四百玄甲军,风烨那是越看心中越喜欢,都已经情不自禁开始幻想带领这等军队横扫四方之景。

思绪纷杂间却丝毫不影响他手上的动作,抬手示意将士们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温和:“吾知尔等皆是铁血男儿,心怀家国。今日征召,非为吾一人,乃为天下苍生,为炎黄万世基业!尔等之功,吾必铭记于心;尔等之血,吾必不负!”

玄甲军将士们握拳捶胸,兵器砸地带起一阵铿锵声,齐声回应:“主公英明!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护我炎黄江山永固!”

风烨转身望向南方,目光忽而变得深邃,晨曦洒在他的侧脸上,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辉。

深吸一口气,他声音中带着无比的坚定与豪情:“今日,吾与尔等同在!他日凯旋,朕吾与尔等共饮庆功酒,共享太平盛世!”

“主公剑锋所指,便是我等兵锋所向!”

齐声的呐喊,再次响彻此间天地。

“主公所愿亦,是吾心之所往,愿为主公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我等愿为实现主公心中之愿,助主公一臂之力!”

“云,定誓死追随主公,护我山河,保我社稷!”

“主公以性命相托,褚(韦)必以死相报,绝不负主公厚望!”

位于不远处观看的赵云夏元吉等人杰,不知何时,已是聚拢而来,将风烨围在中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