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日常(1 / 1)

加入書籤

“此人是谁呀?“

风烨看着牢房当中,已然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男子,心中很是好奇。

“哈哈哈~主公,来了呀!”

常遇春率先发现他的到来,大咧咧的一把将其揽过,笑着招呼道。

随即又向前一指,撇了撇嘴:“主公有所不知,此人乃是那王传远首席谋士——唐时啊!”

忽闻此名字,风烨也反应了过来,毕竟不说现在锦衣司的情报能力,就是此前有关此人的种种,他也有所了解。

尤其是此次北荒奇袭广武城,根据锦衣司传回的消息,其作为此番行动的主将,不说参与到谋划中,却也是脱不了干系。

对于刚刚他所发出的痛苦哀嚎,这会儿心中也已经有底了。

此次广武城遇袭,要说风烨是最为愤怒的那个,实则不然,因为发妻的受伤,唐宗眀祖这两位皇帝的怒火更甚,远不是风烨所能比拟的。

当在得知,云倾还将先前刺杀的主谋——江启辰,及其部分手下皆给擒获关押后,两位皇帝那是大喜过望。

对于两位皇帝先祖,当时所流露出的狞笑,风烨至今仍是记忆犹新。

在接下去的几天,再也很少能见到他们,唯有在靠近地牢时能够听到,从中传出此起彼伏的惨嚎。

到了后面,为此还吸引了不少感兴趣的皇帝参与其中。

风烨开始心中还好奇,去看了一次,只是那一次所见,却让他遍体生寒,真正见识到那些皇帝先祖残忍无情的一幕。

尤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这父子二人,不愧是执掌有锦衣卫这等暴力机构的存在,各种酷刑那是信手拈来,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却也都不禁暗叹他们平日对赵构终究还是留有几分面子。

与才短短一日时间,就已不成人样江启辰相比,赵构那都只能算小打小闹“爱的关怀”了。

随着常遇春出声,聚在房中的众人这才发现风烨几人的到来,几个归来的人杰当即纷纷上前见礼。

他们虽为华夏各时代的天骄人杰,皆能算得上是风烨的长辈,但却从未以此倚老卖老,自持身份便是耳提面命,对风烨这个晚辈主公有所轻视。

反而深知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道理,关于君臣之礼那都是相当到位的。

毕竟,不说风烨将他们征召而出,让他们有了重活一世的机会,这帮人杰本就心存感激。

就单是他的行事,亦是逐渐得到了人杰们的认可,虽仍是会视其为晚辈,但却也都是发自内心承认了他主公的身份。

对于这些经过忠君等思想熏陶的古代文臣武将而言,这倒也没有,因为对方是晚辈而有什么不好意思。

当然了,这其中不无有如今出世人杰皆为忠心之辈的原因,如果是一些野心勃勃之辈,那倒有些不好说。

或许会对风烨表现出轻视不屑等种种,最坏的则是敌意了。但不说其背后的有唐宗明祖这等威势滔天,雄才大略级别皇帝先祖撑腰,任何人对上他们其中一个,恐都难掀起任何浪花。

就单凭如今风烨众出世人杰中的威望,如真有这等野心勃勃欲对他不利之辈,恐怕立马就得迎来典韦的铁戟,许褚的大刀。

到了那时候,他俩才不会管对方是否同宗同源,那是直接剁成肉酱,如慢上一步,其他人杰倒是十分乐意代劳进行补刀。

对于眼前一幕,风烨依然是见怪不怪,也没有最开始遇到这等场景时候的惊慌失措,刚想笑着与众将一一打过招呼。

却不曾想有道人影,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他身前便是“扑通”双膝跪地:“末将无能,以致广武城遇袭,如今又无主公调令,领兵而归,恳请主公严惩!”

话音刚落,就又有一道身影紧随其后请罪,却是曹纯:“末将无能,请主公责罚!”

风烨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出,搞得有些愣神,反应过来后,赶忙一手一个搀扶而起:“两位将军,何至于此?尔等皆是担忧广武城,能在敌军重重围困之下,以数千兵马大破蛮夷军,又马不停蹄领兵回援。

两位将军这般忠勇之举,我可都还准备进行嘉奖,又怎会怪罪于你们?”

“两位将军的表现可还远远不止于此呢!主公有所不知,唐时这个负责奇袭广武城的主谋,还是由他们二人活捉的呢?”岳飞在旁突然开口帮腔道。

常遇春更是大咧咧的附和着:“鹏举所言不差,此番可还多亏了二位将军,不然恐真被这厮逃脱!”

知晓这是二人有意在帮他们,被风烨搀扶而起的于禁和曹纯,当即向二人投以感激的目光。

迎上二人的目光,岳飞和常遇春则是回以善意的微笑,或许是因为前世的经历,前者倒是不介意顺水人情;后者单纯的不放在心上,仅是出于对这曹魏二将此番表现看得过眼罢了。

“哦,竟还有这等事?”风烨略显意外。

由于战机紧急,加之一众武将直接是领着兵马而归,关于此前截杀北荒溃逃兵马的战报,却都还来不及上报。

除了最开始的情况,后面常遇春几人所讲的情况,风烨倒还是第一次听说,心中却是不禁来了兴趣。

尤其是见到在诸人,皆是面入淡然,一副早已知晓的模样,心中就更为好奇了。

刚想开口询问,进一步了解情况,却被一声声交相辉映,响彻地牢的哀嚎声给打破了兴致。

到了这会儿,风烨这才饶有兴趣的打量被捆缚于木架上的唐时。

便见从被押回地牢看管到现在,也不过短短数个时辰的功夫,这位在王鑫势力中位高权重的首席谋士,这会已是被折磨的不成人样。

双手被粗糙的镣铐磨得血肉模糊,伤口已经溃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身上原本极为奢华的衣衫早已破碎不堪,露出布满鞭痕和烙铁印的皮肤,每一道伤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痛苦。

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唐时吃力的微微抬头,眼眸半睁半合间,带着深深的怨毒和仇恨。

“本以为这帮文人都是一群软蛋,咱倒是有些小瞧你,这骨头还真是硬呢!”朱元璋却也是注意到了这一幕,不禁露出一抹冷笑。

随即目光转向风烨,竟还带有了几分锐利:“北辰,你来!”

短短的四个字一出,无论是察觉得到,亦或是察觉不到的一双双目光,当即纷纷投向少年。

双目对视,似是一瞬,又似过了许久,风烨忽的露出一抹笑容,径直接过朱高煦手中沾满血肉,布有道刺的长鞭。

啪~啪~啪~

接连几声破空声响,鞭鞭入肉,每一鞭落下都能让唐时皮开肉绽。

这一刻,风烨手中没有丝毫留情,虽然对于这样的行为,心中或多或少有着不适,但耳边的哀嚎却并未让他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在一位位为人杰皇帝,一双双包含有着不同情绪的目光注视下,手中的动作那是愈加卖力。

或许一开始因生活在前世现代中所沾染的思想,让他哪怕身处于这般混乱的世道中,在一些行事之上,都人会有所顾忌,各种束手束脚。

但随着往日和一众人杰、皇帝先祖相处下来,却也让这位来自于后世,有着和平时期思想的少年,却在不知不觉间也有了转变。

该温和的时候温和,该狠厉的时候,却也绝不含糊。

更别说,此刻风烨心中是真的窝着一团火,特别是一想到此番北荒兵马的偷袭,使得治下许多百姓因此家破人亡,近卫军团接近覆灭,自己的倾姐和娘亲,还有老爷子和父亲更是因此受伤,那就更是怒火翻涌,已是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要不是广武城百姓和将士万众一心死守不退,夏侯渊、朱高煦增援的兵马及时,那么他都有些不敢想,城破将会是个怎样的结局?

越想越后怕,越想越气,又是毫不留情的接连“啪啪啪”几鞭,心中积郁的情绪,这才得以缓解。

直至在几个皇帝和人杰畅快肆意的笑声中,风烨重重呼出口气,将手中鞭子交还给朱高煦,此事方为了结。

心情得以发泄后的风烨,闻着牢房当中刺鼻的气味,却是不愿再过多停留,在一声招呼后,领着几个人杰径直退出了地牢。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人杰都跟着离去,唯有朱元璋等少数几人仍意犹未尽,不愿就此善罢甘休选择继续留下。

但因为皆为灵体的原因,作为其子孙的朱高煦,便也是满怀欣喜的留下代劳。

出了地牢后的众人,呼吸着外边新鲜的空气,一路有说有笑的往枫叶轩赶。

中途却也是遇上了伤势有所好转,正陪着马皇后散步的徐皇后。

与两女相见,常遇春自是少不了一阵寒暄和关心,尤其再见马皇后,他更是屁颠屁颠的便跑上去,笑呵呵的搀扶住其另一边。

当得知朱高煦正陪着朱元璋父子,祖孙三在地牢中刑行事时,两女肉眼可见的皆面色一黑。

然常遇春就仿若察觉不到般,在旁继续津津乐道讲述刚刚地牢发生的一切。

风烨嘴角抽了抽,心中却不禁在为洪武先祖祖孙三人默哀。

莫说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就是汉王朱高煦,哪一个不是横行无忌,无所畏惧的主,但偏偏面前这两位柔美知性的女子,却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例外。

这也不过是中途的小插曲,一行很快便回到了枫叶轩,风烨便让下人端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餐食,算是为归来的几个人杰武将接风洗尘。

此番因为北方兵马奇袭归来的,可不单单只有岳飞常遇春,还有夏侯渊、朱高煦、于禁和曹纯。此前他们不期而遇,在一番合计后,便是一同归来。

再加上此前所征召新出世的,如今,汇聚在广武城的人杰,却是将近有20位。

此番之景,倒也算得上是难得,以往要想这么多人杰汇聚一块,却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

这么多人节汇聚一堂,自然便少不了热闹,哪怕是那些各自干着自己手头事情的皇帝,这会却也纷纷参与其中。

当然,期间自是少不了,对于此番广武城遇袭之事的讨论和后续。

由岳飞讲述着领兵南下,再到后来果断追击围堵溃逃的北荒兵马。

在场众人却也都是听得津津有味,对于岳飞的用兵,自是少不了一阵惊叹。

哪怕是北荒溃逃的兵马,人数那也丝毫不少于岳飞他们所带领的军队。

其中有张北这等猛将为爪牙,又有唐时这等智谋之士把控全局,对上岳飞却还是被摧枯拉朽的击垮。

当得知张北这位早些曾给自己造成不少麻烦的原离国战神,居然死在岳飞和常遇春的枪下时,风烨心中那叫一个惊喜。

如今随着张北阵亡,唐时被擒,那躲藏于北荒之地的王鑫,就仿若断去了臂膀般,将是再也难以掀起风浪,或许都不需要洪武先祖如先前约定般亲自出手,只需派出一两员大将,说不得便能够踏平北荒之地了。

当然,这也只是风烨往好的方面想,此方世界虽然乃是一段以架空历史为背景的世界,但终究也是一方游戏世界,那是卧虎藏龙。

在结果完全没有定下前,谁也不敢打着包票,能够如愿以偿。

对于为将者而言,能够做到的只有去谨慎,全力以赴对待每一场大战。

当风烨将心中想法倒出后,所得到的回复便是这般。

提及北荒相关的话题,又是在一众武将齐聚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不会落下出兵北荒复仇之事。

此话题一出,在场之人无不群情激愤,尤其是一帮武将皆是自告奋勇,争先恐后的请战,生怕慢上一步,自己便会被落下。

场面那叫一个热闹,有些人都直接因此脸红脖子粗的。

要不是风烨及时出言制止,加之又有各自陛下的震慑,不然非得打起来不可。

直至听闻,风烨讲出此前一众皇帝所商议的打算,众人这才算是偃旗息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