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三帝出世(1 / 1)

加入書籤

看着帐中突然亮起的光芒,众人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刚刚被征召出世的人,此刻皆是瞪大了眸子,在光芒和风烨身上不断游移着。

“二哥,主公这又是要将哪个人给复活吗?我刚刚就是这样出现的吗?”赵雨轻轻扯了扯兄长的袖袍,大眼睛眨巴眨巴,有亮光在其中闪动。

“是啊!只不过这一次却是皇帝,就是不知道会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先出来了!”赵云摸着自己妹子的脑袋,轻声解释着。

目光则是看向的风烨,准确来说是被他抱在怀中的牌位。

也就是这会儿的功夫,其上已是有字迹显现,赵雨也被吸引了目光,下意识将其上的内容念出:“大隋炀(眀)皇帝之位!”

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在略微嘈杂的帐中,显得是那般清晰。

在夏侯渊、曹仁等早晚出世人杰还不明所以之际,一些对随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杰,已下意识将视线投向了唐宗皇帝李世民。

对其中历史更有了解的皇帝和人杰,却都面露古怪之色,在光团之下显露出的人影,和李世民身上来回扫动着。

随着光芒散去,众人也得以看清这位大隋皇帝的样貌。

便见此人穿着龙袍,身材高大,容貌俊美,仪表堂堂,眼神锐利,倒是别有一番气势。

目光如电般,向着四周扫视着,面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哈哈哈~等了这么久,可算是等到朕了!

果然还是得外边自由自在些,你说是吧?世民!”

最终视线定格在了人群中,自己的表侄子上,朝其咧了咧嘴。

“呵呵呵~”李世民干笑几声,僵硬的扯了扯嘴角,倒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传闻,李世民可还娶过杨广的女儿?彼此间还有着一层翁婿的关系,却也不知是真是假!”朱元璋眨巴眨巴嘴,轻声咕哝着,看戏倒也不嫌事大。

只不过帐中却是无人敢接茬,除了少数几个面露迷茫,其余皆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正迫不及待打算查看情况的风烨,才刚一睁眼,便立马察觉到了外边微妙的氛围。

仅是一眼,便立马又吓得闭上眼睛,摆出了一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心思却是飞快的转动着,思索着打破此氛围的办法,最终目光定格在了仅剩的薪火功德上。

自己这运气也没谁了,如今功德还剩这么多,要不就再来一次得了。

也并不是说杨广不好,只不过他和李世民之间的恩怨,他却是心中没底。

毕竟,有一个吴大帝自己就已经有够折腾的,如今再多一个,恐自己吃不消啊。

因此,每一次复苏他心中都希望能出来些,没有和已复苏皇帝有恩怨纠葛的。

心中暗自祈祷着,如今这般微妙的氛围,也只有再来个外部因素,才能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出去了。

果不其然,随着他再度闭眼,调动功德汇入薪火中,原本还有些热闹的军帐内,也是逐渐安静了下来。

“哥!主公,这又是打算将哪位皇帝给复苏出来呀?

会不会有我们大汉的皇帝呀?”赵雨美眸中充满了好奇,又一次轻轻拽了拽赵云的衣袖。

“我也不知啊,随机性太大了!不过看这光芒的亮度,所料不差又是个紫阶的皇帝。

想来应该将是与主公相差无几的雄主!”赵云若有所思道。

无论是皇帝的复苏,亦或是人杰征召,可不单单只有风烨会感到期待,他们这些人杰皇帝同样如此。

当然都是希望能让一些天骄人物出世,而非是昏君庸人。

这般低声交谈的不在少数,目光至始至终却未曾从光芒上移开。

一双双目光注视中,风烨怀中再度出现了一块牌位,光芒下的人影也连带显现出来。

“大唐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位!”赵雨清脆的嗓音再度响起,面上是止不住的疑惑。

下意识将目光投向自己的二哥,似是想从他这得知这位皇帝的身份。

然一眼看去,却见一堆人皆面露迷茫,就是那位有着极高威望的大唐皇帝和刚刚出世的大隋皇帝亦是如此。

唯有朱元璋,朱棣等后面朝代之人,面色有些古怪,下意识将目光再度看向了李世民,和位于他身旁的武则天。

“居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倒是有些意思!”朱棣砸吧砸吧嘴。

“哈哈哈~唐宗皇帝今天想来是有的热闹了!”朱元璋轻笑。

两人的低语使得众人如梦初醒般。

却见光芒之下,一道身穿龙袍的身影显现而出,身形虽比杨广有所不如,却也算得上高大,容貌端正,仪表堂堂。

同刚刚的杨广一般,刚出世的李隆基同样面露兴奋,好奇打量着周遭,嘴上不断轻声咕哝着。

直至当视线对上武则天那双古井无波的凤目,和李世民那双意味难明的虎目时,笑容直接便僵在脸上。

众人能明显察觉到其身上的慌乱,这一刻所流露出的神情,让人很难能联想到这竟是一位开创过盛世的皇帝。

朱棣、曹丕若有所思,前者是因为知晓历史,后者则是因对方所流露出的神情,自己着实不要太过熟悉。

“孙儿拜见皇祖母,拜见文宗曾祖!”李隆基这会儿,确实没有了刚刚出世时意气风发的模样,赶忙诚惶诚恐的上前深深一礼。

李世民暗自叹了口气,目光看向武则天,却是深感无奈。

出世了这么久,他也多少已经从大唐后面朝代的人杰口中,知晓了许多自他死后所发生的事情。

要说一众后世皇帝当中,让他最为闹心的就非属李隆基不可了。甚至已经远超了自己的才人嫁给了自己的儿子,随后又成为了一代女皇的武则天。

若非此前听风烨讲述李隆基之事,李世民都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王朝的强盛和衰败,竟能在同一个皇帝手中呈现。

开元盛世多好的一个局面呢,堪称大唐最为巅峰的一个时期,哪怕落在一个黄口小儿手中,都不一定能够立即衰落,偏偏却在盛世的开创者手中走向衰败。

见自己的曾祖和皇祖母一言不发的样子,李隆基心中愈加紧张,抬眼偷偷打量二人的神色。

余光则更多是停留在武则天,这位皇祖母身上,虽然李世民身为唐太宗,在唐朝的地位仅次于李渊,但相比较这位只活在传言中的曾祖,李隆基却是更怕武则天,这位成为他童年阴影的皇祖母。

毕竟武则天所统治的大唐时期,李氏皇族可谓是人人自危,哪怕身为她的孙子,却也不能避免心中的恐惧。

帐内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因为主角之一的杨广不觉间竟是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在意识苏醒的期间,杨广关于他之后的历史,通过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是有所了解,也正因此倒是不嫌事大。

一双双视线在这四位皇帝身上不断游移着,让感受到他视线的李世民,额头的青筋不由跳了跳。

最终将视线投向首位上,刚好和悄咪咪睁开眼,打量帐中情况的风烨对上了眼。

四目相对,风烨确实有些尴尬,便听李世民开口:“既然都已经征召了,那就来个大的,别老是这般小家子气。

朕也不用你留着功德征召玄甲军了,今日朕倒要看看你,你还能复苏出哪些皇帝?”

风烨一怔,随即便将眼睛闭上,意识又一次沉浸入脑海中,调动起薪火功德!

看着原先预留的功德,这一次却是毫不保留,足足5000点的功德融入薪火中。

在此过程中,军帐内的空旷处,当即也有刺目的光芒绽放着。

看着明显比前面两次声势都还要大的动静,在场的无论是人杰还是皇帝,都是期待了起来。

李世民更是暗自攥紧了手心,看着帐中愈加亮眼的光团!

他就不信了,今日复苏的人物都非得和自己扯上关系,这一次莫不成还能将自己父皇,亦或是隋文帝杨坚也给复苏出来,又或是自己的雉奴给唤出。

但想来以自己自奴的所作所为和能力,应该还是没能达到薪火划分的那个级别。

心中思绪纷杂间,风烨怀中已然再度又多出了一块牌位。

只不过这块牌位比之先前两块,明显更要来的古朴和大气!

一个个古朴苍劲的文字,在牌位上缓慢呈现着。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一时间,帐中人杰乃至皇帝的脑海中,却仿若有气吞山河之音呈现,伴随着的还有一幕幕如放映片般的画面。

斩白蛇起义……入关灭秦……鸿门宴……垓下之战……

仿若走马灯般,这位即将复苏出世皇帝的前世一幕幕,在众人的脑海中快速闪过。

无论是人杰亦或是皇帝,此刻的面色都有些绷不住了,各种惊讶的情绪充斥心头,却是怎么也没想到,此番竟会将这位大汉开国皇帝给复苏出来。

尤其是李世民,没想到自己的爹和儿子没等来,却等来了这一位重量级的。

这一位放眼华夏历史,那可都是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拿帐中的刘备、曹操而言,前者乃是他的后代子孙,后者则是其后代的臣子。

哪怕骄傲如唐太宗李世民、洪武大帝朱元璋,也都不得不承认,其所建立的大汉,对于后世影响力之广。

正因为是后世之人,他们也得以更加清楚知晓其对于之后朝代的影响力。

“大汉高皇帝之位!”

清脆的嗓音再次将牌位上的信息念出,只不过此次的声音却是有些发颤。

毕竟,赵雨虽然身处汉末,但所处的时期终究为大汉所统治。

一个生活于后世的平头老百姓,突然就要见到传说中几百年前的开国皇帝,又怎能不感到一阵恍惚和心情激动呢?

莫说是赵雨这个刚刚成年没多久的小丫头,就是以赵云贾诩,乃至曹操刘备这等生活于汉末的人杰皇帝的心性,都是心跳加速,难掩面上的激动。

满心期待中,耀目的光芒终究散去,众人也才得以看清这位传说中汉高祖的容貌。

便见他的面庞方正,额头宽阔如龙颜,鼻梁高挺如隆准,给人一种天生的帝王之相。

胡须浓密而整齐,鬓发如墨,垂于耳际,显得格外庄重,面上的笑容温和又自信,

双眼炯炯有神,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令人不敢直视。

身上所穿的却并非龙袍,只是一身朴素的衣裳,但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度。

“后世子孙刘备,拜见祖宗!”刘备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赶忙上前一番大礼叩拜。

在他身后,关羽、张飞等蜀汉将领,亦是紧紧相随!

虽然不过寥寥数人,但在一众猛将的喝声下,倒是别有一番声势。

曹仁、夏侯渊等曹魏将领,彼此相视一眼,最终将目光看向了曹操。

却见他亦是紧随上前,却并未如刘备那般行大礼,倒是略微拱手深施了一个晚辈礼。

见此,曹仁、夏侯渊、郭嘉等人,这才有样学样。

紧接着便是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后世朝代之人,所行之礼倒也都是与曹操一般无二,都只是一个晚辈礼。

或许刘邦在华夏历史中确实有着不俗的威望,受世人所敬仰。但说到底,如李世民、朱元璋这般雄才大略皇帝,却也丝毫不输于他。

此番行礼,却也不过是出于前辈和晚辈之间的身份罢了。

对此,刘邦倒是没有丝毫在意,笑呵呵的摆了摆手:“无需多礼,无需多礼呀!”

看着身前满脸激动,仍然保持行礼动作的蜀汉众人,刘邦的笑容裕盛,也顾不得好奇打量周遭,赶忙上前一把将刘备搀扶而起:“汝就是玄德!不错,真不错!

哈哈哈~朕还未复苏时,便多此听人提起过你!如今,亲眼一看,确实不凡!

都是自己人,诸位也不必这般多礼!”

“高祖!后世子孙总算见到您了!”

被先祖搀扶着,感受着那切切实实的触感,刘备已是热泪盈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