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南北争雄(十五)(1 / 1)

加入書籤

黑夜之中,星河璀璨。

点点繁星下的北方军营地,非但没有随着南方联军近几日停止叫嚣,而恢复以往的宁静,反倒尽显肃杀与紧张。

中军大帐中,此刻仍是灯火通明,巡视四周的兵卒,不时还能听到里边所传出的动静。

“对方派了数支兵马潜入我军后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加之水战接连失利,如今我等处境很是被动,尔等贵为一方势力之主,却也都是人中龙凤,不知对此可有解决办法!”廉明煦神情略显憔悴,环视下方一众诸侯领主。

目光在位置较为靠前,那十位诸侯领主代表身上停留较长。

遇见往日,能够侃侃而谈的诸侯领主,此刻皆是沉默不语,一副皱眉思索的模样。

感受上方所停留视线,李天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不是他们不想想办法,实在是此前的应对之策,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如:派出兵马假扮成运粮队伍,引诱敌军潜入兵马劫粮,从而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最终计策虽然达成了,但斩获极少不说,还使得其余前路兵马都有了防备。

也因为南方军的不断骚扰,如今已是使得他们前线这边,已经开始出现了粮草短缺的情况。

这般情况之下,廉明煦这边就不得不加强兵力运粮,但紧随着敌方兵马,就又会对薄弱之处发起攻击……

种种行为也是整的北方联军这边不厌其烦。

这也才会有现在,众人汇聚于此,共同商讨应对之策的一幕。

随着时间流逝,陆续有诸侯在谋士的献策下出言,然不说是廉明煦和庞妙妙,就是如方落、李天这等诸侯领主听来,却都不是很满意。

风烨余光撇了撇身旁一同跟来的周瑜和王朴,却见二人此刻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使得他心中很是无奈。

这种明明已经有所想法,但又不能说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太折磨人了。

想到临行前,贾诩、王朴的叮嘱,也只能按耐住心中的躁动。

谁让前不久,己方甘宁又大显神威了呢?虽然此番因为李军之前种种表现,分走了大部分功劳,但也仅次于他。

如今,他在功勋排行榜上的排名,已是超越了李天重回了第一。因而在一众诸侯领主之间,却也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毕竟能从零功勋,远远落后他人的情况下,重新杀回到排行榜第一,又怎会不引人注目呢?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局势的发展,已让许多诸侯领主动用了功勋,兑换各种物品,但却都没有人会像风烨那般,一开始便是毫无保留。

“廉盟主,还有诸位!其实也并非不是没有办法!”此话一出,如同平地起惊雷般,一双双目光纷纷投向出声之人。

开口之人乃是李天,迎着众人的目光,毫不怯场,微微一笑:“具体的还是由我麾下谋士游用,与诸位细细道明吧。”

旁边的一个青袍文士,在他的示意下,起身朝众人微微一礼。却见此人颧骨嶙峋,皮肤紧贴着骨骼,像是裹尸布绷在枯架上。鼻梁高而窄,投下的阴影斜切过嘴角,使那张薄唇永远似笑非笑,给人一种阴翳之感。

风烨仔细打量着此人,心中很是好奇,在如今一个个谋士计谋皆失利的情况下,竟然还敢跳出来,将来是有几分能力的?

尤其当余光撇向周遭坐着的领主异人之时,却见他们一个个皆面露欣喜,神情亢奋,一副期待满满的模样。

下一刻,只感鼻尖传来一阵香风,耳旁有温润的气息吹拂,轻柔的嗓音响起:“公子,今后可要多小心那游用。此人手段狠毒,计谋多为阴险之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当然,这也不能否认它的厉害之处,总之是个很难缠的狠角色,公子之后若是与其对上,务必要有所防备!”

听着耳旁少女的介绍,风烨心中一凛,眸光微眯,更为仔细打量起对方。

对于李天这方势力,心中也是愈加警惕,这段时间他在活动中,可也不是白待的,无论是从王诗施这,还是其他玩家那,都打探到许多有关于玩家方面的情况。

其中名字被提及最多的就当属李天,及其所建立的雄霸势力!可以说是他在一众领主势力之中,如今崛起势头是最猛的,大有席卷徐州之势。

见他竟有些走神,王诗施伸出修长手指,不禁往其腰间搓了搓。收敛心绪,风烨正襟危坐,仔细听起来了游用所讲述的计划。

“对方既然能派出兵马在我北岸兴风作浪,我们又为何不能效仿他们?

我们每方可各自派出一支精锐兵马,遣一两员上将统领,潜伏到南岸伺机而动。

我军将士那可是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强将,却是丝毫不逊对方。甚至到了陆地之上,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游用话语顿了顿,环视周遭。

又见周遭跟随各自领主前来议事的一众武将,随着他目光扫视,皆不禁挺了挺胸膛,一副战意高昂的模样。

而相较于他们这一副亢奋模样,廉明煦却是要冷静许多:“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但如果仅凭这样要想打到对面去,却也是不容易!

而且派遣到对岸的兵马,也将随时可能面临被围剿从而覆灭的风险!”

只是在这一段时间,北方联军却是没少干。南方兵马对他们接连的袭扰,已让他们不厌其烦,没少派出兵马进行清剿。

游用颔首,面上则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确实,到了此时此刻,所比的就是双方的消耗了。

当然,以上只是某的部分计划。势弱了那么久,我军也该主动出击了。

何不趁夜对敌军水寨发起进攻?逼迫对方与我们进行决战。届时,潜伏到对岸的兵马便可伺机而动,趁对方营寨空虚,从而发起奇袭,断了他们退路!”

庞妙妙眸光猛的一亮,见一旁夫君仍是若有所思,不禁用手肘撞了撞对方。

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廉明煦便明白了自己夫人的想法,当即也是抚掌大笑:“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游用微微一笑,重新坐回位上,至始至终皆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廉明煦环视下方众人开口询问:“关于游用之计,不知在场诸位可有更好的看法?

如今已关乎我军胜败,诸位皆可畅所欲言!”

然却是一片静悄悄的,最终有诸侯站出来,却也只是表示支持游用之计。

在有人带头之时,陆陆续续又有诸侯领主,表示对于游用之计的看法。

见这副军心所向之景,廉明煦那也是一槌定音:“既然诸位都认同有用之计,那咱们便商量商量,该如何用兵?”

话音落下,方落立马起身请命,自告奋勇:“盟主吾愿带本部兵马渡河,踏灭敌营,为我军胜利扫清障碍!”

廉明煦心中很是欣,抚须笑着。

紧接着又有零零散散几个诸侯领主起身,纷纷表示愿意派出兵马去往南岸,其中就也包括了李天、张祖鸣等几个领主和诸侯。

然这越听越看,廉明煦眉头却不自主的皱起,只因这请命的势力满打满算,也才十几个。

在如今厅中,这有着近百方势力而言,完全就是九牛一毛,远远未达到他所预想的。

似是看出他心中不喜,庞妙妙赶忙出声,打起圆场:“此事事关重大,想来诸位还需与麾下诸将好好商议一番。

如今,夜色已晚,想必诸位也都累了!今日议事便到此吧,也早些回去歇息,同时也是商议一番,到时候由各方代表拟个名单上来!”

见她开口,原本还在私底下窃窃私语的各方势力,当即纷纷起身,作揖行礼,便纷纷告辞离去。

庞妙妙于廉明煦势力中的地位,在这段时间,众人也是有目共睹,毫不夸张的说,那几乎都是平起平坐,多数情况下廉明煦都还得听对方的建议。

廉明煦也并未恼怒和阻拦,就那么蹙着眉,看着众人离场,到最后大厅中就只留下了己方势力的文臣武将。

“夫人,你看看他们这!此前没法子也就算了。如今,办法都给他们想出来,实际行动的却少之又少!”廉明煦抱怨道。

庞妙妙倒显得很淡定:“此乃人之常情罢了,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他们也并非是我们的下属,只不过是合作者罢了,咱们也没办法强行要求他们!”

廉明煦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不禁一声叹息:“可惜了,那游用之计,在朕看来确实不错!可惜,按照刚刚的趋势,数量如果不够,恐难发出相应作用!”

愤闷的将茶水一饮而尽,却迟迟等不到自己夫人的安慰,余光撇了撇,却见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微动询问:“夫人莫不是已有办法?”

“哈哈哈~”庞妙妙颔首,笑语盈盈:“此事倒也简单。夫君莫不是忘,您可以利用那功勋,给那帮诸侯领主派发任务。

想来以他们对功勋的重视,应该能够让他们出力,多派出一些兵马!”

……

事实也正如同,庞妙妙所料想的那般,当第二天,廉明煦在联军中放出,一系列和功勋相关的任务后。

无论是领主亦或是诸侯,积极性还就真都被调动了起来,诸多势力纷纷表示愿意派兵进入南岸。

随着活动时间不断流逝,南北之战的战役愈演愈烈,连带着功勋排行的竞争也是愈加激烈。

对于他们而言,这将是一个很好赚取功勋的机会,一边又能够赚取功勋,一边既能推动战役的进行,何乐而不为。

就是风烨这边,在与麾下诸将和谋士一番商议后,也是决定参与到其中。

对于这样的结果,廉明煦那是乐见其成,甚至为了加强力度,还提升了功勋的奖赏。

有了决断之后的众诸侯和领主,行动却都十分迅速,借助夜色的掩护,陆续将兵马送往了南岸。

当然,为了不让潜伏北岸的南方兵马有所察觉,又少不了一阵严防死守、声东击西的战术谋划。

直至各方势力派遣出的兵马尽数悄然渡河后,北岸的热闹之景,才重归平静。

然这样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兵马渡河后的第三天,北方兵马的临时营帐中,立马便又有各种动静传出。

各种调兵遣将的命令不断,从中军大帐中被传达。

廉明煦在庞妙妙的陪同下,位于“大赵号”的甲板之上,黑色大氅在凛冽的江风中猎猎作响。

他望着对岸隐约可见的南方军营寨灯火,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身后数万大军、数千艘战船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排开,如同一条蛰伏的黑龙。

“陛下,东南风起了。”田艺拢着袖子走近,白须在风中飘动。

廉明煦仰头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江风,嘴角微扬:“天助我也。”

视线转向身后的几个诸侯:“诸位营寨这边,便交于你们了!务必守好了,不容许有半点差池!”

对于他的叮嘱,以叶钰为首留守的诸侯领主,纷纷抱拳惊应下,见战端将起便也不再停留,纷纷退往后方的营寨。

廉明煦没有理会众人离去,目光又看向了前方二将,却是那甘周和李君:“此战朕依然全权交由你二人指挥。

若是再败给对方,朕不管你们主子是谁,都将军法从事!”

二将神情一肃,知晓此战的重要性,纷纷抱拳应下,不敢有丝毫马虎。

对于二人的表现很是满意,轻哼一声,大手一挥:“传令全军,按原定计划行动。”

低沉浑厚的号角声在江面上回荡,北方军舰队开始缓缓移动。

最前方是五十艘蒙冲斗舰,船首包铁,形如利刃;中间是高大的楼船,每艘可载兵士八百;后方则是数不清的走舸快船,满载着引火之物。

“报——江东军似乎有所察觉,沿岸火把移动频繁!”忽有士卒匆匆而来,对廉明煦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