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杨素图谋(1 / 1)

加入書籤

戴灵话音落下,帐中诸将面面相觑。

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强攻这样一座城池无异于以卵击石。

也就在此间氛围凝重之时,杨素却忽然笑了:“谁说我们要强攻?”

他环视众将:“传令全军休整三日,养精蓄锐。秦琼、武二、钟离洲(张祖鸣麾下武将)你们各挑选二百精锐,要身手敏捷、擅长攀爬的。”

被点到名字的三人,心中未动,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纷纷抱拳应下。

各方剩余武将,心中虽然都充满了疑惑,但出于这些日子来,对杨素所产生的信任,还是让他们选择相信对方。

时间来到了三日后。

月黑风高。

秦琼、武二、钟离洲按照杨素此前的吩咐,位置分散,各自亲自率二百死士,借着夜色掩护潜至仓艺城下。

城墙上的火把稀疏,守军显然没料到会有敌军深入至此。

仓艺虽然只是一处粮仓,但因为其重要性,和主城南山一般,地理位置都是较为靠后,且两地之间的路程也就一日多。

“上!”杨再兴一声令下,二百勇士抛出钩索,悄无声息地攀上城墙。

为了更好行动,此番他并未携带衮金枪,只是将一柄短刃衔在口中。

他们如同鬼魅般,配合紧凑快速解决着哨兵。

其中又当属武二这边行动,更为迅捷利落。

脚踏鸳鸯步,在方寸之间腾挪转移,让敌人难以捕捉其身形。

一对雪花镔铁戒刀,每一刀挥出都精准狠辣,刀光如雪片纷飞,招招致命。

在他这杀人就仿佛是门艺术。

相比较之下,武力虽然更高的杨再兴,在如今这般布战的情况下,却是未能发挥出全部战力,但也都是游刃有余。

借助隐约的火光,目睹二人的表现,钟离洲不禁在心中暗啐:“这两个怪物!”

手上的动作也是不甘示弱。

待得仓艺守军反应过来时,城门已被打开。

早已埋伏在城外的主力部队,在杨素等一众将领的带领下,一拥而入。

城中守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杨素却不下令全面进攻,而是直扑粮仓所在。

“烧!”他一声令下,甘宁领着麾下兵马肆意纵火,火把纷纷投向粮垛。

顷刻间,熊熊烈火照亮了半个仓艺城。

“撤!”杨素见目的已达,立即下令撤退。奇袭的兵马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南方联军援军收到消息,快速急行军赶到时,只看到一片火海和混乱的守军。

接下来半个月,杨素率领这支奇兵在南方联军腹地神出鬼没,接连袭击了多处粮仓和运输队。

给前线的李心清,以及留守的兵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有些地方因粮草不济,士气都因此出现了动摇。

这一日,杨素接到外出打探消息的戴灵急报:南方联军主城南山已派出两万精兵,由南方联军一路大领主白鸣,麾下大将陈答率领,前来围剿他们这支“流寇”。

“终于来了。”杨素眼中闪过计谋得逞的光芒:“传令全军,向黑石谷移动。”

黑石谷地形险要,两侧山崖陡峭,中间一条狭窄通道。杨素早已勘察过此地,此刻他站在谷口高地上,俯瞰着即将成为战场的峡谷。

“杨再兴,你率一千人埋伏在左侧山崖;武二,你带一千人埋伏右侧。”杨素布置道:“我亲自带五百精锐在前方诱敌。记住,待敌军全部进入峡谷,听我号令方可行动。”

陈答虽然并非本土英雄武将,乃是那108为隐藏英雄之一,被系统归位地周星。

但在神州文明的历史中,却也是一位有名的沙场宿将,其用兵谨慎,本身武力也极为不俗。在原有历史之中,如典韦一般拥有逐虎过涧的经历,多以勇敢无畏著称。

当他率军抵达黑石谷外时,立即派出斥候侦查。斥候回报说谷中只有小股敌军,似乎正在休整。

“该死的贼寇,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陈答心头大喜,冷笑一声,长枪向前一指,挥军进入峡谷。

此番领兵剿贼,却是自己主公好不容易才为自己争取到的美差,第一战怎么也不能让其失望,无论如何也都得打得漂亮。

然而他哪里知道,那些“休整的敌军“正是杨素亲自率领的诱饵。

当陈军全部进入峡谷后,忽然一声巨响,两侧山崖上滚木礌石如雨而下,箭矢密集如蝗。

陈军顿时大乱,人马相践,死伤无数。

“陈将军,中计了!”副将惊恐喊道:“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呢?”

陈答睺脸色铁青,急令撤退,却发现谷口已被敌军堵死。

“退路已断,如今也唯有向死而生!”陈答深吸口气,目光变得锐利,话音落下,已是舞动长枪策马杀向杨素。

面对气势汹汹杀来的敌军,杨素却是退到了谷口,以逸待劳,一双如鹰般的眸子,死死注视着冲锋而来的兵马:“放箭!”

命令落下,一支支箭矢激射而出,瞬间便覆盖向了前方冲锋的兵马。

箭矢破空声、入肉声、惨嚎声、战马嘶鸣声一时之间竟是不绝于耳。

越来越多的士卒倒下,陈答长枪舞动如风,不断拨打开落下的箭矢,快速逼近着杨素。

一步、两步、三步……

眼瞅敌将近在咫尺,只需长枪往前一送,便能将其一枪挑杀,陈答面上已是不觉间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此番虽然损失惨重,但如果能将敌将一举挑杀,那也便是戴罪立功了。

俗话说得好,在事情没有彻底成功之前,切莫过于高兴,因为很可能便会乐极生悲。

陈答此刻便是如此。

却见一杆长枪,忽从斜刺里探出,架住了他刺出的长枪。

陈答心下一惊,厉声喝问:“汝是何人!”

“擒你者,秦叔宝也!”

话音落下,秦琼手腕一抖,虎头錾金枪向上一挑。

“锵!”

两枪相击,火花迸射!陈答只觉一股巨力传来,险些握不住兵器,心中暗惊:“好大的膂力!”

秦琼乘胜追击,长枪如蛟龙出海,一招“青龙探爪”,直取陈答心窝。

陈答急忙回枪格挡,却见秦琼枪势一变,转刺为扫,枪杆如铁鞭般抽向陈答腰间!

“砰!”

陈答一个不察,竟是被其一枪扫落下马。

很快,便有两名士卒反应迅速,上前将落马的陈答给捆缚。

也就在这时,被杨素提前部署于两侧的杨再兴,武二兵马趁势杀出,使得本就因陈答被擒士气受挫的陈军,此刻更已无了战心。

有仓皇而逃者,有负隅顽抗者,更有甚者直接丢掉武器,跪地请降……

局势直接呈现了一面倒。

看着场中的情况,方普不禁看向杨素询问:“杨将军,不知这些家伙该如何处置啊!”

杨素瞅了眼对方,便是知晓其心思,却也并未打破,而是淡淡道:“都杀了吧!留着他们,我们的行动将极为不便。

且接下去的行事,也不能走漏丝毫风声!而又有什么比死人能够更令人放心的!”

方普见他都这般说了,便也不再说什么,默默领军参与到厮杀之中。

这场以敌方来势汹汹的战役,最终以半天不到的时间落幕。

一万陈军全军覆没,陈答本人也被秦琼当场生擒。

这对于他们这一支孤军深入敌方腹地,孤军奋战的兵马而言,无异于是一剂强心剂。

上至将领,下至兵卒,一个个无不脸带笑意,兴奋打扫起了战场,清点各自此番的收获。

此番可以都是算进他们的战功之中的呀。

耳边是一众将士的欢笑声,杨素站在堆积如山的尸体前,神色凝重。

胜利的喜悦转瞬即逝,早已见惯生死的他,很快收敛起情绪,因为更大的目标就在眼前。

“将军,接下来怎么办?”方普兴奋地问:“我军大胜,是否撤回与大部队会合?

毕竟经历了这多番大战,我们麾下的弟兄也是减员严重!”

见他二人神情各异,聚到一块,不知在交谈些什么?原本还在带领麾下将士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的众将,陆续向着他们聚拢而来。

刚好听到方若言语,当即便有降临出言附和。对于如今所取得的战果,诸多将领还是很心满意足的。

秉着见好就收的想法,如今的他们也已起了退意。

毕竟是位于敌军腹地之中,孤立无援的,时刻都得提心吊胆。生怕下一刻便有敌方大量兵马,对他们进行围剿。

再者便是人数不断减员,且生活着实艰苦,让很多人都有些难以忍受。

然结果终究是要让他们失望,杨素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不,我们要趁势拿下南山城。”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众将无不心头大惊,目光直愣愣的看着杨素。

本以为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对其已经够了解了,不曾想,对方竟是这般疯狂。

虽然他们刚刚取得大胜,但不代表他们就能飘了呀。南山是敌方的主城,城墙高大,守军仍有几万余。反观他们如今的兵力,在一场场不断的厮杀中也已减员过半,只剩5000左右。以他们现有的兵力几乎不可能攻下。

面对众将的质疑,杨素却胸有成竹:“传令下去,将敌军身上的铠甲衣裳通通给我扒下,旗帜刀兵那些也都给我收集起来。打出陈答的旗号!”

“南山城能不能一举攻下?关键也便在于此!”杨树的目光在周围一众将领面上一一扫过:“相较于此前的小打小闹,诸位要是能绕过我方主力,将敌方主城攻陷。

那才将会是真正的名扬天下,彻彻底底的向世人证明我们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此事若是一成。诸位背后的势力,想必也能因此在此番战役之中获得不少的好处。大伙儿在各自势力当中的地位将也水涨船高,将更受各自主公的器重!”

“咕噜~”悄然吞咽唾沫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杨素所讲述的实在是过于诱惑,使许多武将都不禁心生异动。毕竟他们一开始便是秉着搏一搏的想法才聚到一块的。

当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杨素也不再催促,只是静静等待着他人的表态。

“都已经打到这来了,怎么能够少我一个呢?”仍然是武二率先表态,豪爽大笑:“能与杨再兴、秦琼、甘宁将军一同并肩作战,着实畅快,要是草草结束,未免着实可惜了。”

随着他率先表态,一些本就有意向的,更是紧随其后。

到了最后,一众将领尽是纷纷表示愿意带领各自兵马参与到此事中。

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般表现,除了杨素所描绘的好处外,更是因为他这段时间以来展现出的能力,让诸将着实信服。让他们看到了成势的希望。

……

南鄂城。

随着南逸城被水淹攻破,李心清领着溃败的兵马仓皇而逃,终是退守到了此地。

相较于早些时候,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此刻,整座城市的上空都仿佛被阴云笼罩,城内的氛围无比沉闷,不时还能听见其中隐约传出的哭嚎。

贾诩此番提出的水淹之际,可谓是让李心清一方损失惨重,原本驻扎有数万的兵马,逃到南鄂城时,竟只剩一万不到。

联军中的各方势力都有不小的损失,兵马伤亡过多,不说倚重的将领都还折损其中。

然相对而言,他们却又不禁感到一阵庆幸。有些势力来不及撤离,当场便是被那无情的洪水给吞噬。

莫说现实中辛苦打拼下的基业,因此毁于一旦。就是性命也都没了。

哪怕已经过了几天时间,但每回想到当时漫天洪水淹城,数以万计活生生的生命,在他们眼前流逝,他们便忍不住心生恐惧,或是心有余悸。

李心清这会儿,也顾不得怒骂出此丧尽天良计策的人了。为了稳定军心,这几天的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召集一众诸侯领主议事,商议如今的形势,讨论接下去的部署,以及后续的对敌之策。

为此,上置诸侯领主,下至文臣武将,那可谓的是绞尽脑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