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四路攻伐(1 / 1)
在北荒因为没有了风军兵进这外部压力,内部人心各异,心思浮动之际,风军各路兵马对于西河郡的攻取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秋雨绵绵,山路泥泞。李存孝却不顾道路难行,率轻骑兵日夜兼程,2500轻骑如旋风般席卷西南线。
雨水打湿了他的铠甲,却浇不灭他胸中战火。
第三日黎明便出现在第一座城池——武卫城外。
这里乃是一座由领主玩家所建立的城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也已有了小型城池的规模。
“李将军,城内守军不足千人,且毫无防备!”徐辉祖将伺候探查回的消息,禀报给作为主将的李存孝。
李存孝眼中精光暴涨:“天赐良机!传令,全军突击!”
铁骑如狂风般卷向城门。守军仓促应战,箭雨稀疏。李存孝亲率数十名亲卫,冒着箭矢直冲城门。
“开!”他怒吼一声,禹王槊猛击城门铁锁。
三击之下,锁链断裂。铁骑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报——守将率残部逃往西定城!”
李存孝抹去脸上血水:“追!不要给他们喘息之机!”
当日黄昏,李存孝的铁骑已追西定城下。守军刚关闭城门,惊魂未定。
“将军,是否休整一夜?”徐辉祖看着疲惫的士卒建议道。
李存孝瞪眼道:“兵贵神速!趁敌军惊魂未定,连夜攻城!”
他命士兵收集柴草,堆积城门下点燃。烈焰腾空,城门很快化为灰烬。李存孝一马当先冲入城中,禹王槊如龙,毕燕挝如虎,连挑五名敌将。
西定守军见主将战死,纷纷弃械投降。徐辉祖则趁机将这些降兵纷纷收编,壮大己方的队伍。
除去被留下镇守两座城池的500士卒,李存孝原本2500的兵马,在剔除了一些老弱病残,战斗力相对较弱的,人数也是来到了4500人。
五日后,当李存孝兵临第三城——圜阴城下时,却见城门大开,城头白旗飘扬。
“将军小心有诈!”徐辉祖紧握长枪,目光凝重,观察着前方城池的情况。
不同于先前两座由领主玩家所建立起的城池,圜阴城却是此方本土城池,聚集的人口更多,城池也要更为坚固。
像这样的城池,领主玩家们通常都是会有派重兵驻扎,作为主要发展的城池。
毕竟相较于后天所建立的城池,需要有诸多资源的砸入,才能达到本土城池一开始的级别。更多玩家还是倾向于,在经过前期发展后,攻占一座本土城池,以此为据点进行发展。
当然,本土城池之间也是有差距的,但总体而言,各方面都是要优于人家所建立的城池。
此间也不排除,有些领主玩家前期所建立的领地发展极好,有着直追本土城池级别的潜力,故而并未将重心转移。
那些在领主排行榜上,名列前十的,便有数位是这般情况。
李存孝不以为然:“连下两城,敌军胆寒矣!”
说罢,禹王槊一挥,驱马便率先杀戮城中。
突然城头鼓声大作,伏兵四起。箭如雨下,李存孝反应倒也迅速,禹王槊,毕燕挝左右开弓,防守的那叫一个密不透风。
然与他率先冲入城中的300骑兵,却并未有他这般武力,不少人因反应不及被接连射杀。
李存孝大怒,面对四面聚拢来的敌兵,却是浑然不惧,驱马杀入敌军之中,好一阵左冲右杀,兵器每一次挥舞都宛若死神镰刀的挥动,疯狂收割着敌军的性命,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不少武将凭借人多优势轮番上阵,却都未能在李存孝手中走上一个回合,便直接被其斩落马下。
此地的领主玩家见此一幕大为惊怒,不断抽调着兵马,试图凭借人海战术,将此凶神震杀于此。
落后一步的徐辉祖见此一幕,果断挥兵攻打城池,试图营救被困于其中的李存孝。
一番金鼓连天的厮杀,圜阴城门,终是被攻破,大军在徐辉祖的带领下蜂拥而入,本以为所迎接的又将是一番浴血厮杀。
不曾想,里边的一幕却让众人不禁看呆了,目光所及尸横遍野,士兵与战马的尸体掺杂一块,鲜血汇聚起的水流,将整片大地染得血红。
此刻的李存孝仍在与成群的敌军厮杀着,只是在其腰间却多出了一颗面带惊恐的头颅,那俨然是此地的领主,随着他每次向前逼近,周遭手持刀兵的敌军,脚步便忍不住向后倒退着。
“尔等贼首已死,还不快快放下兵器投降。”
吼声如虎啸,有敌兵再也承受不住,“哐当”一声,放下手中兵器,赶忙跪地乞降!
“这也太凶猛了吧!一人震慑一城,无愧飞虎将军!”徐辉祖将他和心中最为勇武之人对比,只觉惊为天人,乃天下少有的猛将。
……
平符城外,陈庆之的军营井然有序。他每日派小股部队佯攻,却始终不下总攻命令,让守军捉摸不透。
不同于李存孝所攻方向,开始所面对玩家建立的小城。陈庆之这路兵马所面对的第一座城池,虽然也是玩家建立的,但却是被此领主玩家当做大本营经营许久,且此方势力于西河郡发展势头较猛,如今的规模已是仅次于本土城池。
“陈将军,吾义子那已连下三城,我们为何还不动手?再这么下去,咱们可就什么功劳都捞不到了呀!”李克用再也按耐不住,话语急切问道,眼中满是疑惑。
从西南线所不断传来的情报,让李克用倍感压力,生怕被义子坐到自己头上。
陈庆之却是不见有丝毫着急,站在沙盘前,手指平符地形:“此城三面环山,只有南门可攻。守将雷平也是有着几分能力,麾下三千精兵。强攻徒增伤亡。“
他转头看向亲兵:“前日俘虏的传令兵何在?”
片刻后,一名被俘的敌兵战战兢兢被带到帐前。陈庆之温言道:“我知你家中尚有老母。若肯送信入城,不仅免死,还有赏钱。”
那敌兵跪地叩首,额头触地:“愿听将军差遣!”
陈庆之取出一封信,递给他:“将此信交予雷平。就说……是你冒死带出的。“
信上写着:“汝主已弃离胡南逃,西河诸城尽失。念及同乡之谊,特劝早降。”
当夜,平阳城内火光通明,喊杀声不断。黎明时分,城门大开,雷平自缚出降,面色灰败。
“陈将军神机妙算”李克用惊叹不已:“不费一兵一卒便得此坚城!”
陈庆之上前扶起雷平,温声道:“雷将军明智。来人,备酒为雷将军压惊。”
原来那封信引发城内主战派与主和派内讧,雷平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
陈庆之兵不血刃拿下平符,全军欢腾,却无人看见他转身时眼中闪过的一丝怜悯。
……
南路线。
邓愈的大军稳扎稳打。他先派斥候绘制详细地图,标记每一处敌军城镇的位置和守军数量。
“将军,为何不直取主寨?”朱勇看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标记问道。
邓愈摇头,手指在沙盘上划动:“此方势力所占,城池虽小。但彼此建立却颇为巧妙,五座城镇互为犄角,攻其一则四城来援。必须分而破之。”
他下令士兵连夜赶制百余面敌方旗帜。
次日黎明,伪装成运粮队的邓愈军靠近第一城。守军刚放下吊桥,“运粮兵”突然发难。
朱勇长枪一挥,瞬间将开门的守军杀死,风军蜂拥而入。
“报——第二城援兵已到三里外!”刚将此城攻下,便有斥候匆匆来报。
邓愈早有准备,嘴角微扬:“伏兵出击!”
预先埋伏的弓弩手从两侧山林中现身,箭如飞蝗。援军大乱之际,朱勇趁机率精锐突袭第二寨,一日连下两城,军威大振。
第三日,剩余三城联合来攻。邓愈在险要峡谷设下火攻之计。当敌军全部进入峡谷,两侧火箭齐发,枯草瞬间燃起滔天烈焰。三城联军死伤过半,余者皆降,跪地求饶声不绝于耳。
“清理战场,救治伤者。”邓愈看着被俘的敌军,声音沉稳:“愿意归降者,既往不咎。”
七日后,当邓愈军兵临最后一寨时,领主已闻风丧胆,开城请降。
南方数城尽归风军,粮道畅通无阻。邓愈站在城头,望着井然有序的军营,满意地点了点头。
……
美稷城。此城位于北胡山脉北侧,那也是西河郡北方中枢治所所在。
因有山脉阻隔的原因,曹纯、岳飞虽先后对西河郡用兵,但也因此迟迟未有将这一块归为攻占的目标。
此番韩擒虎奉命攻取西河郡以北,自然而然,便将目光投向了此地。
北胡山脉深处,韩擒虎率领三千精兵在猎户引导下艰难前行。山崖陡峭,不少地段需要攀爬而过,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将军,前面就是鹰愁涧,最险要处!”猎户指着前方云雾缭绕的深涧,声音发颤。
韩擒虎亲自探查,就见两崖之间只有一根腐朽的独木桥,桥下是百丈深渊,寒风呼啸而过,吹得人站立不稳。
“取绳索来。”韩擒虎沉着下令,声音在寒风中依然清晰:“先派死士攀过对岸,固定绳索。”
十名勇士冒死攀越,三人坠涧身亡,惨叫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终于,一条索道搭建完成。全军花了一整日才全部通过,每个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第七日深夜,韩擒虎军悄然出现在美稷城后方——囤积着此方势力大半粮草的孟门仓外。守军毫无防备,大多在熟睡。
“杀!”韩擒虎一声令下,风军如神兵天降。守军仓促应战,很快溃败。
韩擒虎命人点燃烽火,美稷城头顿时一片慌乱,守军奔走呼号。
“传信主公,美稷城已下!西河郡以北将唾手可得!”韩擒虎看着冲天火光,冷峻的面容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
……
在四路兵马并进,皆取得有不俗战果之时,平定城这边却也没有闲着。
为了补充此前多番大战的损失伤亡,哪怕从后方不断有招募来的新兵被送来,本地的募兵却未曾停歇。
岳飞在此期间,带领着已然恢复伤势的人杰,训练着新招募的士卒,同时也在重新组建选拔背嵬军。
作为其麾下最强战力,经过此前的多番大战,原本1000人的背嵬军几乎折损殆尽,如今则是借此机会进行补充。
对此窘境,风烨也很是慷慨大方,将半月积攒的新火功德尽数砸入,征召出了五百背嵬军于岳飞麾下听用,维持此路大军的战斗力。
这一日,风烨于府衙中处理着公务,看着桌案上最后一本批注完的公文,伸着懒腰欣慰一笑。
刚欲起身,倒碗水解解渴。就见云倾袅袅而来,捧着碗茶水递到其跟前。
风烨顺势接过,一饮而尽,犹未过瘾。
“今日的公务处理完了吗?”云倾整理着桌案上略显散乱堆叠的公文,一切显得是那般自然,不见有丝毫突兀。
风烨则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这段时间以来,都是云倾在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此外,不时也会帮他处理一下公务,协助王朴管一下后勤。
这种种看似有些越界,无论是风烨还是众人皆倒也并未多说什么。
实在是如今平定城这边,古多文少。都是武将方面的人杰,处理政务的完成占比反而偏少。
尤其是随着四方战报不断传回,很多事情又都需要处理,偏偏此番跟随风烨的内政人才,却又直又王朴,李白、贾诩被抓来勉强凑数。
风烨一度想从众皇帝先祖那要些内政人才,来协助他处理事务。奈何此前一上头,将全部的功德都砸入于征召背嵬军。
然今时不同以往,一众皇帝们也没有主动出手帮他处理政务的意思,这般情况下云倾也是当仁不让。
到了这会儿,风烨才是后知后觉,自己这是有些重武轻文了呀!
也不怪他会有这般后继乏力之感,一战是此前被他征召出世的文臣,那无一不是宰相之才,一个顶好几个能将一郡之地的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相比之下,武将这边无时无刻不在攻伐进行扩张,从一开始的缺少武将,再到如今缺乏兵力,令风烨无时无刻不在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