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决战(下)(1 / 1)

加入書籤

后方王鑫见前锋溃败,怒挥弯刀,喝令中军铁骑压上。胡骑弓手列阵齐射,箭雨遮天,岳云挥锤格挡,背嵬军举盾如墙,仍冲锋不止。

王鑫又调东拼西凑而来的重甲步卒,持长矛结阵,试图阻截背嵬军冲势。

然风军这边,随着岳飞令旗一挥,李文忠率精骑如利刃切入敌阵左肋,长槊所向,无人能挡。

许褚挥舞大刀,狂笑如雷,所率悍卒如墙推进,异族兵卒胆裂,纷纷溃逃。

右翼张宪战袍染血,突入敌阵深处,长枪连挑十数敌兵,大有直逼敌军帅旗所在的势头。

铁蹄震地声中,赵云白袍银枪如蛟龙出海,所率白马义从长戟平推,北荒阵线顿时凹进缺口。

王鑫金冠歪斜,正嘶吼着,组织人马试图反击,忽见中军大纛移动。

特性,洪武大帝!

风烨激发洪武先祖主动借取的特性,亲率玄甲亲卫压上,典韦如铁塔左右护卫,尉迟恭、程咬金领着玄甲军于前方开路,夏侯婴更是驾驶帝车顶着箭雨一路直冲。

“竖子欺我太甚!”王鑫战刀尚未举起,程咬金大斧已劈开亲卫阵型。

“王鑫!今日就是你的死期!”风烨大喝一声,声如雷霆,丈八平蛮枪舞动如龙,连挑数人。

王鑫见大势已去,在亲兵护卫下仓皇北逃。风烨下令追击,同时分派李文忠、赵云等将领追击其他溃散的北荒部族。

残阳如血时,风烨持枪立于尸山之上。玄甲军、背嵬军铁甲凝着血冰,张宪银枪折成弯钩,李文忠正从死人堆里拖出受伤的岳云。姚广孝捧上统计竹简:“斩首三万级,获马匹辎重……”

见其脸上没有胜利的喜悦,姚广孝不禁靠近了些:“主公为何不乐?此战大捷,北荒蛮夷今此将不再为虑!”

风烨摇头:“姚大师,北荒虽败,但未根除。我要的不是一时胜利,而是永绝后患。

未来是何情况,我不清楚!只要对我们有威胁的,哪怕微乎其微,有着一成的可能性,都要将他们灭了以除后患!”

只因在刚刚,他突然想到了前世明宪宗的成化犁庭就是因为没有犁干净,这才为后世留下了隐患。

姚广孝沉思片刻:“主公之意是……”

“筑京观。”风烨扯下沾血的猩红大氅扔在雪地上,远处许褚正把匈奴金冠踩进泥里。

北风卷着雪花掠过战场,中军大纛上的“风”字依旧猎猎作响,仿佛要永远插在这片化为焦土的草原上。

“乘胜追击,彻底剿灭北荒各部!“风烨眼中燃起熊熊斗志:“传令诸将,负责扫荡残余部落。不必前来与我们汇合,务必斩草除根!”

帝车在麒麟的拉动下缓缓驶来,其上一众皇帝也是听到了他的安排,除了康熙这位躲于牌位中不曾现身之外,其余人对此却也并未有过多言语。

刘邦、朱元璋反倒都还是拍手叫好,后者的余光更是往车厢撇了撇,仿佛能透过厢壁,看到那被放于供桌角落,几乎要与赵构齐平的鞑子牌位:“干得好,北辰咱记住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此前与我等所讲后世发生的种种,便是最好的例子!”

见他一副虚心倾听的模样,李世民一时忍不住开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此乃前世我与魏征说过的,今便我将其赠予你!”

风烨拱手作揖,执晚辈礼,朝着几位皇帝深深一拜。

此间气氛正浓,朱棣的目光却并未放在作为主角风烨的身上,而是看向了其一旁的姚广孝。

虽然并未有任何言语交流,但仅凭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朱棣便能明白自己这老伙计的心意:“广孝啊,你可是有话要说!”

随着他的开口,一双双视线当即投来,朱元璋等几个皇帝不禁眉头微皱。对于姚广孝此人,虽知晓了其之后的才能,但朱元璋对他却还是颇有成见的。

迎着一个个帝王的目光,姚广孝也是毫不胆怯,略施一礼道:“主公只需杀鸡儆猴即可,不必这般赶尽杀绝。如今我们百废待兴,多处都需要劳动力,何不将这些蛮夷抓起来充当苦力!

甚至北荒同属游牧民族,凡是成年便可上马为战,我们也可将其招募充当仆从军!

再者,主公若是顾虑他们生有异心,可将他们向关内转移,或是将中原百姓向西河郡转移,进行通婚汉化!西河郡地广人稀,若是按照关内政策,其于土地使用权,想来将会有大量百姓自愿来此!这般也能加固我们对于西河郡的掌控!”

风烨下意识将目光投向身旁的一众大佬,却见他们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知晓这需自己决策,略做沉吟便也点头应下,认同了他的谋划。

眼瞅着如今北荒战事一切皆已尘埃落定,残留的北荒势力难以再阻挡人杰的兵锋。

风烨领着兵马于上郡治所肤施休整了七日时间,在处理完相关琐事,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后,便打算带领兵马径直南下去往长安。

“伯安命你为西河郡太守,西河郡这边的政务便都全权交由你了!宋均、宋璟将会从旁协助于你!”风烨看着前几日新征召出世的三位人杰文臣,做着最后离去前的任命。

“主公放心,守仁定不负您的信任!”为首一副文士打扮的青年儒雅一笑,朝着风烨拱了拱手,一言一行之间尽显别样独特的精神气度。

宋均(刘庄时期的大臣)和宋璟(李隆基时期的大臣),虽为汉唐时期的名臣,但面对着后世青年,却并未有丝毫倚老卖老,因辈分而瞧不起对方。

反而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对方所显露出的本事,却是让二人心悦诚服,甘愿以他马首是瞻。

在看向青年的眸中,两人是止不住的惊叹。他们虽然在所处时代中也能算是佼佼者了,但在此人面前却都有种黯然失色的感觉。

这究竟是何等人物,举手投足间既有从容不迫的儒将风范,光明磊落的君子气节,圆融通透的智者胸怀,又有豪迈洒脱的名士风流,更有所谓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风烨在面对此人时,却是难得露出,往往面对诸葛亮、荀彧、范仲淹等顶尖大拿时的净重,执弟子礼,生怕有什么僭越或失礼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