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你觉得这部电影还有机会起来吗?”

柳诗诗这话说的有些紧张,

如今《超时空同居》8亿已经是板上钉钉,大胆一点,甚至有望冲10亿。

怎么说呢,

说白了,若是《私人定制》起不来的话,10亿说不定也是板上钉钉,但若是能起来,8亿应该就是《超时空同居》的极限了。

若是《超时空同居》能突破10亿。

她也一跃成为一部十亿电影女主,累计票房在众多女演员里名列前茅。

再加上《超时空同居》可是爱情电影,甚至有不少小妞电影的影子,

她是正儿八经的核心,

在整个电影的成功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可以说有这部电影傍身,

以后再有人说柳诗诗是电视剧咖,那就是实打实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毫无疑问。

电影票房的火爆,

也让柳诗诗的野心不断膨胀。

眼下她已经不甘心《超时空同居》仅仅只是票房耀眼,

还想要制霸暑期档,

坐稳2013年华语电影票房前三的宝座。

目前已经上映的电影,

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西游降魔篇》稳稳占据第一。

某赵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亚军,票房为7.19亿。

如今,《超时空同居》以6亿的票房排在第三。

当然,这肯定不是最终的结果。

距离2013年结束还早呢。

好些电影都还没上呢,比如徐老怪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程龙大哥的《新警察故事2013》和曾子丹《特殊身份》等等。

想要稳稳进入前三,

难度还是挺大的。

不过,

如果《超时空同居》的数据能稳住的话的,进前三的希望还是很大,但前提是不会被《私人定制》所赶超。

“不太好说。”

顾九思没有乱打包票,毕竟在他的记忆里,《私人定制》这部电影的票房数据并不差。

哪怕现在有了变数,

他也做了不少安排,但谁也说不准能引发什么样的结局,

至少在相关数据出来之前,他不敢说自己有太大的把握。

“这么谨慎的吗?我觉得咱们的赢面很大,冯导的根本不是你的对手,而且这也不是冯导第一次败在你的手里了。”

柳诗诗对顾九思还挺很有信心的,

同时《超时空同居》的局面也确实一片大好。

另外一方面,

柳诗诗其实是很希望华壹和冯裤子可以吃个大瘪子。

其他的不说,光是赢了冯大导演这点,对他们的加成就不会小。

“赢肯定是能赢的,只不过赢多少罢了。”

关于这点,顾九思还是有把握的。

柳诗诗:“……那你想赢多少?”

“翻个倍吧?”

柳诗诗:“……”

这个逼装得属实让她有些触不及防,

不过,

反应过来的柳诗诗很快就变得惊喜异常,

顾九思笑了笑,

说真的,

顾九思对于这波冯大导演冲着他来还是有些意外的。

他和华谊没仇。

和冯大导演也没仇。

之前的《一九四二》也不是顾九思故意针对的,是他们主动送上门来的,包括现在的《私人定制》也是他们主动送上门来的。

对此,顾九思当然不会客气。

泥人也有三分火呢!

有机会的话,顾九思肯定会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的。

两人聊着天,

电影也开始播放。

顾九思也没在意,

这部电影他看过好几遍,

对不少细节剧情都有一定了解。

至于柳诗诗的话,看得还挺认真。

有一说一,

《私人定制》这部电影并不差,乃至可以说是一部相当讨喜的商业片。

尤其是范韦那个单元,堪称经典,极具讽刺性的黑色幽默,台词犀利,金句不断。

“就拿这个考验干部,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

哪怕顾九思看过不止一遍,看到这段仍然抑制不住的露出笑容。

至于其他环节,

那个一心追求高雅的大导和宋丹丹装富婆买楼剧情,也都处理的不错,让人忍俊不禁。

但话又说回来,

除了这几个情节,其他剧情真的比较一般,而且连接的很碎,有点像段子集锦。

就顾九思而言,

他是觉得冯裤子根本没怎么认真拍这部电影,能明显感觉到一些敷衍。

嗯,

冯大导演似乎好像没把自己当回事,根本不值得他用心对待似的。

这让顾九思有些失望,

坊间传闻,

这部电影是《一九四二》赔了钱,冯裤子特意拍出来赚钱的,

所以用心程度不高。

就以同样类型的《甲方乙方》来说,整部电影是大环套小环,节奏明快,气氛温馨,有头有尾,很明确的描绘出了一群有梦想有生活的年轻人的故事。

而《私人定制》就是抛出一个“圆梦”公司的设定,然后就是堆积单元剧情。

没有主线剧情,

几个主角喊着口号折腾来折腾去,为了圆梦而圆梦,活像一群工具人,给予观众一种挥之不去的割裂感。

再加上大量的广告和场景宣传,让电影失去了《甲方乙方》那种生活化,增添了几分虚假和廉价感。

毫不客气的说,

这部电影全靠编剧和葛大爷以及范韦、宋丹丹几个配角精彩发挥撑下来的。

它绝不是一部烂片,但也很难称之为一部质量上佳的好电影。

最关键的是,

这是冯裤子吃老本的作品,完完全全炒《甲方乙方》的冷饭。

不是不允许炒冷饭,娱乐圈炒吃老本的人太多了。

但别人可以吃,

像冯裤子这个级别的导演,业内和外界对他是有相当高的要求的,

绝不希望他一直待在舒适圈,而是要勇往直前,为华语影坛锐意进取。

在这种情况下,冯吃老本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不务正业,自甘堕落。

更可怕的是,

他连炒冷饭都没有炒好!

冯裤子要真弄出一个《甲方乙方2》,哪怕是吃老本,估计也不少人认可支持,好电影可以压倒一切。

但你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私人定制》,乃至有点自己砸自己招牌的意思,那就等着挨喷吧。

这也是顾九思不太看好《私人定制》站起来的原因。

或者说没有丝毫出乎的预料,

网上,

各大影评人和资深影迷都炸了。

不少人对电影和冯裤子一顿狂批,甚至还有他的铁杆粉丝和影迷因爱生恨,恨铁不成钢,直接粉转黑,疯狂输出。

拍电影挨骂,

对于导演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绝大部分的导演都早就对此风淡云轻了。

但号称【冯大炮】的冯裤子绝对不在其内,他直接在微博和骂他的人对喷了起来。

在中国影视圈的生态里,导演往往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名导,

尤其是能赚钱的名导,

很多背后的金主和老板都要捧着,在圈子里更是呼风唤雨,不可一世。

冯裤子作为业内的顶尖名导,自然也在其中。

不说冯裤子本身就是一个脾气急躁,气量不大的性格。

其早些年起家时伏低做小的经历,也让他在成功之后,报复性的膨胀,多少有一些找补当年丢失的尊严的意思,

对于自己华语顶尖导演的光环,

冯裤子非常看重,而随着成绩事业的不断提高,

他对自己的作品也越来越自负,不允许别人对他的质疑和贬低。

《私人定制》冯裤子或许拍摄没有那么上心,但不代表他觉得自己这部电影差。

所以在影评人围攻后,

冯裤子直接暴怒,在微博和前来的影评人及观众对喷。

当然,

以顾九思的眼光来看,这里面也未尝没有借题发挥,炒作电影的心思。

冯大炮确实口无遮拦,

很多话很多事都像脑子进了水,

但谁要是真把这个混迹江湖几十年的老油子当傻子,那就成了傻子。

有人曾经戏言,

每次电影上映,冯裤子就化身冯大炮,可见这些骂战另有隐情。

顾九思也必须承认,冯裤子下场之后,《私人定制》的曝光火速提高,

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票房却是稳步提高。

三天破1.5亿!

每天接近5000万的票房。

其整体势头隐隐有追上《超时空同居》趋势,包括排片方面。

可惜!只是“隐隐”。

光是这点可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真正能改变最终结局的只有电影的质量,其他的手段都是在扯淡。

看到这个情况。

顾九思也懒得出手。

也没必要出手,因为在冯大导演手段齐出的情况下,

他还赢了,更能证明他的牛逼。

不过,

让顾九思以及冯大导演意外的是。

事情好像有些没按照两人的预料再走。

《私人定制》在冯大导演手段齐出的情况下,开始变得强劲起来,

连续多天单日票房追上甚至《超时空同居》,问鼎暑期档第一。

看到这一幕的冯裤子和华壹那是一个心情欢畅,

至于顾九思的话。

则没怎么在意。

这是正常的,

毕竟对方上了手段,

但顾九思也相信,这个情况坚持不了几天。

所以,他就没怎么关注。

也没注意到冯裤子回击影评人事件,在某些人的推动下影响力越来越大。

顾九思发誓。

这里说的某些人并不是他们。

至于冯大导演他们,可能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但没在意,

或者说他们注意到了热度变化,

但没意识到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反而乐见其成,

本来就是炒作嘛,

肯定希望越炒越火,给《私人定制》的票房添砖加瓦。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局势开始出现变化,舆论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

魔都。

完成路演的众人回到酒店休息。

办完事的两人也聊起了《私人定制》的这个情况。

相比于顾九思,柳诗诗对于《私人定制》的情况还是很关注的。

所以,当情况不太对的时候她就瞬间给捕捉到了。

不过她也没在意。

但随着舆论越来越烈,她就有些懵逼了,有些想不明白。

只能让顾九思为其解惑。

“之前冯导不也没少骂人,为什么这次引起这么大反应。”

“因为时机和情况不合适。”

也关注到这个情况的顾九思笑了笑,给柳诗诗解释起了原因,

其实情况也谈不上太复杂。

冯裤子之前爱打嘴仗,这种操作确实给电影宣传争取到了很多曝光。

但大家也不是白痴,

套路越用越老,已经不是秘密,

大家都有些腻了,甚至对这种刻意的炒作感到厌烦。

没有人真正喜欢一个到处骂骂咧咧的人。

一次两次觉得很新奇过瘾,大家全当吃瓜看热闹,

但次数多了,就会觉得他过于咄咄逼人,其形象也变得刁钻刻薄起来。

这也是顾九思看到结局已经注定,便不再准备上手段的原因。

没什么必要!

有些手段能不用就不用,用多了也是会引起不良后果的。

冯大导演这边明显就是这样。

骂人骂多了,

观众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当观众不吃这一套的时候,观众就会开始厌恶这个人,这个人的形象也会跟着变差。

说白了。

很多人认可他的作品和能力,

但对其人品和行事风格已经不予置评,乃至是抵触和厌烦了。

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大众印象如此不佳,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因为一旦发生变故,

有了借题发挥的空间,

他就会被墙倒众人推,痛打落水狗,成为真正的众矢之的。

毫无疑问,

冯导演这次好像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把自己给埋了。

而且必须要说明的是,以前冯裤子打嘴仗,赢多输少,讨厌他的人很多,支持者也不少。

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一,他手上的作品硬实。

不管是《集结号》《甲方乙方》《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电影,或许各有各的槽点,但综合质量都不算差,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商业片。

即便是颇被诟病的《夜宴》,当时也有《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分担火力。

手上的作品够硬,冯裤子骂架的底气就足,拥护者也多,所以多数时候所向披靡。

另一个原因就是,同冯裤子打嘴仗的人,多数也不讨喜。

比如冯裤子很有名的一次,是骂狗仔曝光他的家庭住址,本身占理不说,外界对这些狗仔也是人嫌狗臭,极少人为其说话,绝大部分都跟着骂。

另外和冯裤子争执颇多的,是一些专家名宿和权威奖项评委。

很多人倚老卖老,或者名不副实,做的事情也很不公道,冯裤子和他们对骂,很容易获得大众的支持,甚至成为一定程度上反权威的“屠龙勇士”。

厌恶高高在上的专家和古板严肃的电影奖项的大众,对冯裤子的大胆发言极为追捧。

冯大炮这个外号有一定贬义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是褒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