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快”+压倒性胜利【求订阅】(1 / 1)
至于黄小明。
顾大导演只能说黄小明的演技是个谜,
你根本无法揣测他的上限,
作为导演的顾九思能清晰的感觉到,伴随着柳亦菲和唐烟演技的提升,黄小明的演技也一直在提升……
就很离谱。
顾九思对天发誓,他可没给黄小明开小灶。
唐烟和柳亦菲是他开小灶的,
你黄小明是怎么做到的?
不解之谜。
好在还有胡戈和李家航这两个正常人。
胡戈不用多说,演技一直很稳定,
至于李佳航的话。
李家航的演技在年轻男明星里面不能算差,反而是中等偏上的。
架不住他遇到了黄小明这个变态。
黄小明——未来的大满贯影帝得主,虽然表现不太稳定,但是当他的对手足够份量的时候,他就是影帝级别的。
好在还有胡戈是正常发挥。
不然,他真会怀疑人生的。
当然。
最主要的还是柳亦菲和唐烟的演技来了个三级跳。
在四人的衬托下,李家航的表演很显然有点拖后腿了。
李家航又抑郁了。
“之前我还以为自己没红纯粹是运气不好,那些大红的明星很多人演技还不如我呢。真的和这些当红明星一起拍戏才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能红的人都是真的牛逼。”
李家航服了。
胡戈也服了:“老实说我接这部戏之前一直觉得咱们这部戏的演员论演技我应该是第一,小明哥第二,现在看来,我还是小瞧了天下人啊……”
总之,胡戈也有点不太自信了。
两人都被刷新了世界观。
顾大导演对此颇为愧疚。
其实你们之前预估的也不能算错。
只不过本大导演的使命感太强,太乐于助人,所以总是忍不住想出手帮一下这些漂亮小姐姐。
哎,善良大概是我最大的弱点了。
顾大导演当然也能帮一下胡戈和李佳航。
但属实没什么必要?
男人有时候就得被刺激一下,才能更加的努力。
不然根本没什么动力努力。
事实也是如此。
随着黄小明、柳亦菲和唐烟的爆发,两人也跟着认真努力了起来。
于是,《重返十八岁》的拍摄速度又提升了不少。
很快。
顾九思便杀青了黄小明和李佳航的戏份。
两人杀青。
其实也意味着《重返十八岁》来到了收尾阶段。
胡戈虽然是男主,
但他的戏份也没比黄小明和李佳航多多少。
所以,
要不了多久。
《重返十八岁》便会迎来杀青。
该说不说。
这应该是顾大导演出道以来,拍摄得最快的一部电影了。
不过,还是没王京快。
王京那边不光《无双2》已经杀青,
甚至就连《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也快拍得差不多了。
对此。
顾大导演也只能表示:你是真特么的快。
……
很快,又是一个周末。
顾九思再次关注起了《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的数据。
《爸爸去哪儿》收视率1.62,比《奔跑吧》的1.89稍微低一点。
这也并不奇怪,
《奔跑吧》阵容惊人,更加的吸引观众。
《爸爸去哪儿》声势不如前者,
但架不住平台好,固定观众极多,收视率起点高是应有之义。
顾九思最关注的还是它的口碑和影响力。
怎么说呢,
并不逊色《奔跑吧》多少,
外界还是小看了亲子类综艺的魅力,这帮萌娃成为了《爸爸去哪儿》的大杀器。
中国人是看重家庭和后代的,
与孩子互动可以尽可能的收纳大部分的观众。
如果说《奔跑吧》主要观众是青年及青少年,那么《爸爸去哪儿》的市场以成人为主,包括中老年观众在内。
这些岁数大的观众对什么撕名牌、指压板或许会感兴趣,但肯定更愿意看一群可爱小孩子的日常。
同时在东亚文化里,看孩子一般是以母亲为主,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
现在让爸爸们来看孩子,
看到“笨拙”的大老爷们照顾儿子,形成一种有趣的反差,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
并且节目里透露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从立意和格局上要大于《奔跑吧》,更赢得主流媒体的青睐。
当然,
《奔跑吧》也有自己的正能量主题,比如传播快乐,提倡奔跑健身,以及宣传当地景点巴拉巴拉。
只是,
这些《爸爸去哪儿》也能做,所以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这是题材劣势,
同时也是题材优势。
《爸爸去哪儿》亲子类题材可以做文章,但也容易被人家做文章。
最关键的就是,
小孩子是否合适出现在这种综艺节目,他们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有没有诱导的嫌疑,甚至更诛心的是,孩子们会不会沦为父母和节目组的赚钱工具,以此来盈利搏名。
《爸爸去哪儿》后来为啥销声匿迹,一些类似的综艺童星越来越少,甚至直播都不允许出现儿童身影,都和这些争议讨论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去哪儿》是存在重大弱点的。
有些人或许觉得不应该上纲上线,
但世界上永远不缺道德帝,
而且从一些角度上来说,这些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节目刚刚播出,
大家正处于新鲜感,还没有想到这些,等到后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乃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方面,就自然会被带起节奏。
相比之下,《奔跑吧》这种综艺,或许没有更着眼的正能量主题,但也没有什么能被带节奏的把柄。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这话并不夸张。
之前也比《爸爸去哪儿》强多了,
毫不客气的说。
《爸爸去哪儿》一旦被带节奏,《奔跑吧》就可以凸显出来。
原本按照顾九思的意思,
他是琢磨在背后推波助澜,踩一踩竞争对手的。
不过现在由于打算借鉴《爸爸去哪儿》,某种程度上大家利益一致,
顾大导演便不再打算下黑手,
省得玩大了,自己分不了羹。
《爸爸去哪儿》比顾九思想的成绩还要好,指望自己拉垮的可能性就不高了,己方又不能出什么黑招,所以就只能硬碰硬了。
两个综艺都在周末播出,
《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都是同一天播出,也就是周六播。
嗯,周五要播《快乐大本营》呢。
其实,
湘南卫视那边也不是没想过调一下。
但属实不好调。
《爸爸去哪儿》都干不过《奔跑吧》,《快乐大本营》就更不行了。
所以。
最好还是别调了。
《快乐大本营》可是湘南卫视的镇台综艺,要是被打得很惨,赞助商和冠名商可是会很不满的。
毕竟这综艺可是一签就是半年或者一年的。
达不到效果!
人家冠名商和赞助商也是会发飙的,
甚至还会影响后续的冠名和赞助。
所以。
湘南卫视最好的选择还是让《爸爸去哪儿》来打《奔跑吧》。
结果也还行。
至少没被打得太惨。
当然,这里指的是电视台,
至于视频网站那边。
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优酷花了上亿买独家版权,
不是说这个节目就直接值这么多钱,有很多其他因素。
真正有含金量的还要看广告费,
而相比于疯狂捞金的《奔跑吧》,《爸爸去哪儿》相对要艰难一些。
据说曾经还因为冠名商选择中途退出,最后还是被感冒灵拿下,出价才4000万不到。
对比其他综艺不算低,
但要比《奔跑吧》和《中国好声音》这种王牌还是要差上不少。
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把其当成《奔跑吧》的直接竞争对手,
拿来相提并论,也只不过是因为两档综艺撞上,且在电视台的收视率差不多。
毕竟大家都喜欢这种收视大战,
节目对撞,显得有话题度,
所以只要差不多,就会有媒体带节奏。
可是看好《爸爸去哪儿》并不多,主要阵容题材差的太远。
而除了收视率之外,
讨论度、热度、《爸爸去哪儿》是远远比不上《奔跑吧》的。
至于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
很简单,
观看群体不同导致的。
《奔跑吧》的观看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而《爸爸去哪儿》的观看群体主要是中年人和老年人。
年轻人嘛!
讨论和评价肯定要更积极一点。
所以,
在视频网站上。
《爸爸去哪儿》干不过《奔跑吧》属实也正常,毕竟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和平板看,而不是老老实实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开播。
很快,《奔跑吧》第四期就播出。
相比于之前三期浅尝即止,
第四期《奔跑吧》直接放大招,搞了一个“有情人特辑”。
请来了多位女星助阵,
包括一些小花甚至是当红花旦。
名气最大的就是孙娘娘了,邓朝的官配,这也是少见的夫妻合体,而更骚气的是,节目组并没有把两口子分为一个队。
夫妻反目,光这一个看点,就够节目疯狂搞事的了。
另一个看点就是陈赤赤的“官配”楼艺潇也来了,只是也被节目组拆开,让胡一菲和曾小贤相爱相杀。
男女搭伴做游戏,互相撕名牌,还增添了一些“禁忌背叛”的桥段,噱头话题拉满,效果也相当不错。
仅节目播出当晚,
就上了十几个热搜,愣是直接占领了整个微博阵地,把《爸爸去哪儿》给挤到了一个小角落里面。
更让人注目的是《奔跑吧》的收视率——2.3。
市场收视份额逼近9%。
不但再次力压《爸爸去哪儿》拿下同期第一,还压下了其他综艺,成为了当周综艺第一。
压倒性的胜利。
真正意义的压倒性胜利。
如果说之前还勉强能说成是综艺大战,这次实打实的碰撞之后,
所有人都意识到,
《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奔跑吧》直接出圈了!
就当周综艺收视率而言,
综艺位列前一。
并在当周所有卫视电视节目+影视收视率统计中双杀进了前三,
更可怕的是《奔跑吧》的重播收视率也进入到了前十。
除此之外,
《奔跑吧》播放量也是一骑绝尘。
《奔跑吧》播出四期,发酵近四周,播放量突破20亿,而《爸爸去哪儿》播出六期,时间比《奔跑吧》多了半个月,
播放量仅仅只有15亿左右。
即便视频网站有自己的计算方式,再加上很难不夹杂一些水分,但想来真正的播放量仍然十分可观。
也足以证明其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