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这个简单,举手之劳。”

香城和台城明星在内地娱乐圈混,其实真的很简单。

就三个字——管住嘴。

真的。

香城和台城明星在内地混,真就只需要管住嘴就好了,

别干那些两面三刀的事情,

别在外网一套言论,在国内网站又是一套言论,

阴阳人以后都会遭到报应的,

因为网络会越来越发达,外网的言论早晚都会被扒出来。

想要在内地吃饭,就别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不过,

顾九思话是这样说的,但英皇这帮艺人听没听进去。

顾九思就不清楚了,

……

下午!

顾九思坐上了返程的飞机。

回到京城之后,

顾九思没在搞其他的幺蛾子。

开始认真的琢磨起《太平轮》和《十三将士归玉门》以及《长城》。

《太平轮》不用多说。

至于《十三将士归玉门》,则是顾九思准备和程龙合作的新电影。

《天将雄师》属实太扯了,顾九思直接给扔了!

不过,

扔了《天将雄师》,并不代表不和程龙合作了。

于是,

便有了《十三将士归玉门》。

之前顾九思就说过。

要拍大汉的事情,

何必去杜撰一个平庸的故事?汉家自有无数功绩可以歌颂。

然后顾九思便把《天将雄狮》的剧本全部推翻了,

从时间背景线到主角,统统全部换掉。

顾九思的剧本时间线是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5年。

背景是汉章帝撤出西域的汉朝大军,只留下耿恭和关宠各率数百人驻扎金浦城和柳中城。

汉军主力撤退后,不甘失败的匈奴单于纠结数万大军,来夺西域。

面对数万的敌军,耿恭决定以有死无生的精神,捍卫金浦城,以及大汉勇士的尊严。

他利用毒箭、夜袭,一次次打败匈奴,杀伤敌军,终于迫使匈奴解围而去。

耿恭也乘机撤退到更适合坚守的疏勒城。

公元75年7月,

匈奴再次围住疏勒城,久攻不下,于是匈奴人切断了疏勒城的水源。

没有水,人根本活不了几天。

城中的水很快消耗完毕,

耿恭带领汉军挖井,井挖到十五丈,仍然不见一滴水。

耿恭整衣下拜,祈祷上苍,保佑大汉将士,

也许是感动了上天,

也许是地下水要慢慢聚集才能出水,

拜过后,井水喷涌而出,汉军高呼万岁,如有神助。

匈奴军队大惊,以为汉军有神助,撤围先去攻打臣服大汉的车师后国,车师后国不敌,再次倒向匈奴。

9月,匈奴与车师后国联军再次围住疏勒城。

车师后国的王后是汉人,她多次偷偷支援疏勒城粮食,并且透漏匈奴与车师后国联军的军事计划给耿恭,耿恭才得以坚守下来。

但偷偷支援的粮食时有时无,没有粮食时,耿恭带领将士挖老鼠、捉昆虫来充饥、活物吃完后,大家又开始煮食皮甲、弓弦。

这一坚持就是几个月。

耿恭派出部将范羌返回大汉去搬救兵。

为此,东汉朝廷展开一场辩论。

有赞同救的,也有不赞同救的。

此时汉章帝刚刚即位,立足未稳,朝野上下并不安定,贸然开战,容易引发动荡不安。

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司徒鲍昱站出来一语定音:“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

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说人话就是大汉不会扔下为帝国血战的将士,试问将士在外被敌人围困而国家不去救援,日后谁还会再为帝国血战?于是汉庭发兵七千,从武威出发,救援耿恭。

而此时的耿恭,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手下不足百人,冬天到了,下雪了,将士们却没有御寒的棉衣。

而此时的耿恭,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手下不足百人,冬天到了,下雪了,将士们却没有御寒的棉衣。

匈奴单于被汉军的英勇震撼,

惜才的他决定招降,派出使者进入疏勒城,告诉耿恭,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匈奴封耿恭为王,并且将公主嫁给耿恭。

面对这么优厚的条件,

耿恭毫不为动,他在城头上,当着匈奴单于的面,杀掉匈奴使者,并吃其肉、喝其血,表示自己大汉勇士绝不会投降,这就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耿恭的坚守,终于等来了援兵。

张掖、敦煌、酒泉三处合兵7000,驰援疏勒城,与2万大军作战。战况惨烈,战至最后,只剩26人。

等杀退匈奴大军,退防回玉门关时,只剩下13人。

这便是“十三将士归玉门”。

这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

这是汉家英雄,用鲜血与荣耀写就的传奇。

何必羡慕好莱坞有《拯救大兵瑞恩》,十三将士归玉门,本就是更大的传奇。

只是没有人拍罢了。

现在,顾九思来了。

精忠长曜史册上,万丈光芒!

……

至于《长城》。

顾九思也不是开玩笑的,说掀桌子就掀桌子。

不光要掀《太平轮》的桌子。

也要掀《长城》的桌子。

虽然国师和他没仇,

但贾老板和他有仇啊!

就如尹潇然说的那样:他顾大导演去参加酒会是去给贾老板送钱的,结果贾老板不光没站在顾九思这边,反而选择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这已经不是瞧不瞧得上他们的问题了,而是在羞辱他们。

所以,《长城》必须死。

若是《太平轮》和《长城》必须选一个死,顾九思也会毫不犹豫的选《长城》。

不过,

话是这么说。

关于怎么改《长城》,顾九思还真没想好。

原版的《长城》剧情太烂了,

属实没什么借鉴的意义,

肯定要全部推翻重写。

在原版剧情中,大甜甜饰演的女主角林梅是一位非常勇敢、坚强很有责任心的女将军,带领一支女军作战。

学习和战斗是她最大的能量,邵将军将一生所学传授给她,她们的关系如师如父。

在她的世界里生命全部的意义就是忠诚国家,保卫人民共同去抵抗饕餮。

很典型的工具人设定。

而且不合逻辑。

宋朝哪来的女兵?

况且宋朝是出了名的军队孱弱的朝代。

让宋朝的军队去打怪兽……金国、辽国、蒙古纷纷点赞,这玩意从初始设定上,观众就很难相信。

所以,背景也得改。

最开始顾九思的想法是仿照《十三将士归玉门》写一部大秦勇士的故事,借大秦勇士来突出长城作用。

但想想还是算了!

已经有《十三将士归玉门》了。

没必要在弄一部类似的。

至于现在的话!顾九思转变了想法,

为什么非得盯着历史来拍!

加点玄幻、仙侠不行吗?

越想顾九思越觉得有戏,拍什么历史!直接拍仙秦。

不过,到底要怎么弄。

顾九思暂时也还没想好,

暂时就定了个主线:祖龙伐天!

没错,就是伐天!

天庭的那个天、天帝的那个天。

具体的顾九思还没完善,主要是他最近的重点都是在《十三将士归玉门》和《太平轮》上!

毕竟饭也得一口一口的吃,

暂时不急。

顾九思现阶段的重点主要是在《太平轮》上。

剧本他已经交给编剧部补充修改了。

虽然《太平轮》主线剧情顾九思已经写得十分的完整,不用大改,但一些细枝末节还是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的。

这是实话。

一部好的剧本肯定得花时间来打磨,而且这个时间还不能太短。

但顾九思肯定没这个时间的。

所以,只能用人力来换时间。

一个人搞不成,那就十个人,二十个人。

还真别说。

短短三天的时间,

编剧部那边就完成了一遍的打磨。

补充了一些小设定。

比如雷一方给于真的那颗所谓的‘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

编剧部这边将它设置成一个赝品。

他们给的理由也很简单。

说什么既然是全员恶人,就不要让观众同情任何一个角色,也不要降低任何一个角色的智商。

互相欺骗,互相利用,旗鼓相当的交锋才最让人拍案叫绝。

还真别说,

就凭这点,顾九思真心觉得自己的那些钱没白花。

除此之外,

他们还把雷一方公司破产设定成资助果方抵抗王师,这样他公司经营出问题以及急着跑路去美国还有对于真贵族身份的觊觎就全都顺理成章了,剧本也更加的政治正确。

没得说的。

这都是细节。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这种类似的细节功夫,编剧部那边补充了不少。

顾九思看完了编剧部打磨后的剧本,直接大手一挥:“奖金翻倍。”

这钱真没白花。

在他们的改动之下。

一个80分的剧本给改成90分了。

这加的10分,真心值得“奖金翻倍”。

剧本修改得很快。

顾九思这边也没闲着,已经开始和尹潇然讨论具体执行的细节了。

“你准备什么时候启动这个项目?”

“越快越好,我还准备蹭一波《太平轮》的热度呢。吴白鸽的《太平轮》拍的有多烂,我们这部《太平轮》就能带给观众多大的惊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