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担心乐视抗不到《长城》上映【求订阅】(1 / 1)
说真的。
早期吴白鸽还是很牛逼的。
当年勇闯好莱坞的华裔导演有很多,但真正闯出名堂的,
可能只有吴白鸽和李桉。
凭借《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开创吴氏暴力美学,跻身顶级大导的吴白鸽,初到好莱坞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好在几经沉浮,
他执导的《变脸》勇夺当月北美票房冠军,并被选为“年度十大佳片”。
2000年的《谍中谍2》则在全球狂轰5.46亿美元,拿下当年全球票房榜冠军。
嗯,成功了,也成名了。
既然已经成功、成名了。
那大师的架子也该端起来了。
吴白鸽并没有让人失望,成功之后的他毫不犹豫的把架子给端了起来。
在《谍中谍2》上映的第二年,
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之一的米高梅公司找到了他。
米高梅公司大手一挥,投资1.2亿美元(当时相当于10亿人民币),给吴白鸽开拍战争大片《风语者》。
为了让效果更加真实,
片方准备了上千套美军和日军军装,动用了二战时的美日两军坦克,
甚至光消耗的子弹就超过了150万发。
结果大师的风格太高端。
观众直接看不懂。
结果毫无意外,米高梅的投资基本是血本无归。
《风语者》的惨败,直接导致高层被迫辞职,米高梅进入拍卖行列。
3年后,米高梅公司被索尼买下,成为索尼旗下的一员。
至此,
曾经的“好莱坞八大”中最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就此消失。
其实,
吴白鸽这样的并不是个例。
在圈内,
这样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
包括星爷也有这样的战绩。
而帮星爷完成这样的战绩的作品就是豆瓣那部评价人数超过百万,评分超过9分的神作——《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大圣娶亲》。
1994年,星爷初试投资拍片,与人合伙成立了彩星电影公司,
开始筹备电影。
既是第一次投资开影视公司,又是新公司的创业作品,星爷决心打好这第一枪。
于是,
从头到脚都是全明星阵容的两部《大话西游》,诞生了。
且不说刘镇韦执导,星爷、达叔、朱音、蔡少汾、蓝婕瑛、莫文微主演。
就连动作指导都是程小东,配乐都是赵季平这样的业内大师。
更是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
远赴《红高粱》的拍摄地宁夏镇北堡影视城。
最终这部投资了6000万港币的大作,只拿下5420万港币票房。
在内地上映时虽然正值假期档,最后却只收得区区40万。
许多场次观众只有个位数,提前退场、退票的情况也是屡有发生。
多亏《大话西游》后来凭借一些高校学生的口口相传,逐渐口碑回升,又经过网络和家用VCD市场的爆火,它才成了难以忽视的千禧年流行文化标志。
但在当时,
低迷的票房表现,以及观众甚至发行商的负面评价,
还是给《大话西游》打上烂片标签,直接导致彩星电影公司破产。
除了星爷之外,还有刘天王。
而且他干垮的,不止是一家公司。
90年代,刘得华在当时“演而优则商”的风潮下,创办了天幕制作有限公司。
但没过多久,
这家公司就陷入了经营危机。
为此,刘得华邀请当时的“香港电讯大亨”麦绍棠入股公司,并开始筹拍新片《全职杀手》。
这部《全职杀手》,由天幕公司与银河映像合作拍摄。
演员方面除了一众香城影星,还拉上了小日子那边的大帅哥反町隆史。
杜齐峰和韦家挥联合执导,给本片设计了多人物、多角度切换的叙事模式。
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本片采用实景拍摄,搞得刘得华险些被卷入地铁。
甚至因为剧组准备工作不周全,枪械在现场走火,险些打穿华仔臀部。
为了让电影在海外市场也能有好的表现,《全职杀手》在亚太欧美等地也下了很大功夫进行宣发。
但很可惜,这部寄托天幕东山再起希望的影片,最终也遭遇滑铁卢。
《全职杀手》的成本在4000万港币左右,然而票房仅有2568万。
北美票房2万美金,欧洲票房15万,与当时的宣传力度实在匹配不上。
票房的亏损让当初入股的麦绍棠大呼上当,质疑刘天王能力,最终二人闹到对簿公堂。
差点闹得正在拍摄《无间道》险些也被叫停。
经过圈外好友从中斡旋,两人最终和解。
可麦绍棠还是决定撤资,天幕电影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危机,不得不倒闭。
虽然当时的港片市场已经急速没落,2002年的《无间道》却又让人看到些许希望。
于是短暂休整之后,刘得华再次创业,创办映艺娱乐有限公司,拉来曾志伟,拍出了一部经典黑帮片——《江湖》。
该片由张天王、刘天王、陈老师担任主角,配角也是全明星阵容。
结构采用双线叙事,演员表现堪称精彩,镜头设计十分浪漫唯美。
神作称不上,但质量过关,小有惊喜。
当时的港片出于市场原因,需要着重考虑进入内地市场的问题。
可惜完全香城制造的《江湖》几经努力,也没获得“合拍片”的送审资格。
要知道,“合拍片”与“协拍片”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片方在内地票房中的分账比例几乎是天壤之别。
为了让《江湖》以合拍身份进入内地市场,曾志韦还找来几位内地电影人补拍镜头。
还对原版进行大幅删减、修改,重新送审。
谁成想,经过三轮删改,三次送审,不但没评上合拍电影,还因为和备案时的剧本差距过大,连协拍片的资格也没能保住。
《江湖》本来的成本并不算大,
但经过这几次修改反复折腾,成本还是达到了4000万港币。
为了弥补这一损失,
刘得华和曾志韦决定联合内地院线,发行《江湖》的光盘版。
谁成想又赶上内地的“盗版潮”,大量盗版光盘赶在正版发行之前就早早占领了内地市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等到《江湖》在香城上映时,和它同台打擂的是星爷的《功夫》,成龙的《新警察故事》。
最终,《江湖》投资4000万港币,票房仅为惨淡的1291万。
这次投资失败,
不只让公司陷入困境,
甚至传言刘得华本人也濒临破产。
当然,
后面映艺娱乐凭借投资宁昊的《疯狂的石头》等一系列影片,实现了业绩和口碑的逆转。
不过《全职杀手》和《江湖》两部片子,确实曾把天幕电影公司干倒,让映艺娱乐陷入尴尬境地。
说回吴白鸽。
上辈子吴白鸽的《太平轮》由于主控是小马奔腾,所以重伤的是并不是乐视,而是小马奔腾。
小马奔腾也由此一蹶不振。
加上创始人去世、内外各种矛盾加剧等各种原因,曾拒绝了华壹54亿收购的小马奔腾,最终被一家金融投资公司以3.88亿的价格收购。
而如今主控变成了乐视,
顾九思真的怀疑乐视能不能扛到《长城》的上映。
真的没开玩笑。
别看现在乐视如日中天,家大业大的,但也经不起太大风浪的。
简单来说就是。
普通电影最多也就陪个几百万上千万甚至大几千万,这些都不叫事。
而大片赔起来,可是以亿为单位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股价,股价跌起来,那才是真的要命。
至于顾九思会不会如贾老板他们所说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不会。
因为圈内没秘密,《太平轮》拍成什么样顾九思虽然知道得不太详细,但是大概还是知道的!
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直接踩。
一点压力也没有。
面对网友的不信任,吴白鸽也没太好的办法。
真没有。
混了这么多年,
居然干不过一个小年轻,这个现实让吴白鸽感觉十分耻辱。
从前不是这样的。
当初他从好莱坞被请回中国的时候,虽然在好莱坞十分灰头土脸,但那个时候他在国内还是备受尊重的。
很多事情都可以一言而决,谁都不敢得罪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切只因为《赤壁》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和口碑。
同样的错误,他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等《太平轮》上映后,顾九思也好,网友也罢,我会让他们统统哑口无言。”吴白鸽恨声道。
贾夫人给吴白鸽的志气鼓了鼓掌:“吴导还有这个心气就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顾九思的《逐梦太平轮》到现在都没开始正面宣传,足以说明这部电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
吴导,干掉顾九思,你还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导演。”
吴白鸽不是年轻人了,不过贾夫人的这番鸡汤他还是一口就干了。
因为他现在也急需这种鸡汤。
“甘总说的对,动用手上能动用的所有资源,让剧组的演员去泡综艺做宣传吧。”吴白鸽拍板做出了决定:“《太平轮》这个项目,公司输不起,我输不起,这群演员也输不起。”
这群主演自从上了《太平轮》后,就注定上不了顾九思的船了。
如果《太平轮》翻船,他们的下场会比吴白鸽好,但也好的有限。
所以,尽情的压榨他们即可。
贾老板当然也不会客气。
“小微,你看着安排,吴导有句话说的对,《太平轮》这个项目我们谁都输不起。”
尤其是他和吴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