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未来是属于中生代的【求订阅】(1 / 1)
不过星光灿烂公司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上市事宜了。
自从顾九思加入星光灿烂公司以后,星光灿烂公司的成长曲线堪称奇迹,在业内的地位扶摇直上,资本和观众都对他们公司充满了信心。
这种情况下,尽管星光灿烂公司不缺钱,但也不会嫌钱多。
上市计划已经在实施当中,
尹潇然正在推进这件事情,距离真正上市也不会太远。
对于顾九思来说,
等星光灿烂公司上市后,他的身家又会迎来一次大幅度提升。
现在的顾九思,其实不是很在意国师,主要是他俩也没什么特别的交情。
“先拒了吧,我也是导演,有好剧本肯定是先紧着我自己来。
再说,他又不是王胖子,和他合作没那么舒服的。”顾九思摇了摇头。
王京那种只要给钱让干嘛就干嘛的导演,如果那么好找,他也不会一直和王京合作了。
一般来说,越是大导演,自主权就越高,也越在乎自己的权威。
当然,这个说法仅限于国内。
面对国外那帮人,大导演照样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事实话,
要是换成顾九思去弄《长城》,不给最终剪辑权,想都别想。
结果国师呢,就这么水淋淋的放弃了。
甚至连几句重话都没说,更别说打一架了。
所以,就这点而言,顾九思属实对国师没什么好感。
所以,
合作什么的就算了吧。
这么说吧。
顾九思要是和他合作,肯定拿不到最终剪辑权的。
这点根本不用怀疑。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老外,你轻易的就放弃了最终剪辑权。
结果面对顾九思他们,坚决不让。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要得罪人的。
总结来说就是。
指望国师像王京那样听话,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顾九思本身就不太喜欢和这帮太有自我意志的大导演打交道。
因为他从心里觉得这些大导演坚持的东西和市场流行的东西已经有些背道而驰了。
如果他们还能打,国师也不会来找他合作。
“这么说来,国师应该也不看好《长城》咯?”顾九思的思绪稍微发散了一下。
尹潇然:“……”
没毛病,国师要是看好《长城》,应该没必要来找他们合作才对。
而且就算要找,也得等到《长城》结束才对,
结果,
现在《长城》还在拍摄中呢,国师就已经开始找下一个合作对象了。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不看好,为什么还愿意给《长城》背锅呢?”
说白了,国师这个导演就是用来给《长城》背锅的。
“这……”尹潇然一时之间也有点想不明白。
国师并不是没有筹码。
国师不光有筹码,而且筹码还很大。
就《长城》这部电影而言,除了他之外,国内没人搞得定。
在其他人的印象中的的确是这样。
哪怕顾九思,很多人也持怀疑的态度。
原因之前说过。
国师的地位这么超然的原因就是,就目前而言,只有他的大片成功了。
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国人的印象当中,国内这帮导演中就只有他能搞大片。
这种情况下,
他要是撂挑子不干,贾老板绝对会抓嘛的。
结果国师居然没用这个筹码。
很多人可能会说,
没了国师,贾老板可以请国外的大导演来导。
这个假设完全是在扯淡。
导演是国师和是外国导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换成外国导演,要是《长城》扑了,贾老板绝对死得更惨。
很简单的道理。
自己人抹黑和请歪果仁来抹黑!
谁更可恶不用多说了吧。
贾老板真要这么干了,别说后面出去再回来了,能不能出去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真以为上面不知道他要跑呢?
也就是他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上面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不然……结果真不好说。
总的来说就是,《长城》的导演必须是国人。
演员、编剧可以不是,但导演必须是,要是连导演都不是国人,
还叫什么合拍片?
“算了,管他的呢!”想不明白的顾九思也懒得想。
有这个功夫,
还不如去想自己的《新世界》呢。
“我有个建议。”尹潇然突然开口。
“什么建议?”
“把国师给挖过来,让其变成我们公司的签约导演。”
尹潇然这句话,顾九思先是一愣,随后便反应了过来。
“然哥,你的意思是借助国师来提高我们公司的股价?”
“对。”尹潇然点头:“我们公司在谋画上市,实力越强越好。
张一谋虽然已经不在巅峰了,但名气和地位在那儿摆着呢,对于股价的提升肯定有正向提升。
而且我算过,他的价格应该不会太高,很划算的。”
“你让我想想。”
尹潇然这个想法有些疯,顾九思一时间没有心理准备。
还是那句话,星光灿烂公司是不想涉足艺人经纪的。
导演不算纯艺人,但对于星光灿烂公司来说,其实也没有太大绑定的必要。
因为顾九思本人就是导演。
在绑一个,属实没什么必要。
好处当然也有,
比如会让公司的容错率更高。
公司只绑定一个导演,很容易就会出事的。
如果这个唯一的导演新电影扑街,公司的股价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华壹就是最好的例子,
深度绑定了冯小钢,
也借助冯小钢赚的盆体钵满,
《1942》票房血亏王家两兄弟也不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1942》票房血亏华壹兄弟的股价跌幅。
不仅如此,
顾大导演还知道冯小钢为了帮拉回华壹的股价,拍了《私人订制》,
虽然票房很成功,
但因为铺天盖地的差评,结果华壹兄弟的股价又被带崩了。
这就很秀。
如果换成十年前,顾九思都不带犹豫的,传媒公司能够绑定一个大导演代表着巨大的机遇。
但是现在,
这种行为在顾九思看来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了,至少对于星光灿烂公司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
导演有他就行了。
在加一个属实没什么必要。
“然哥,你看好国师重回巅峰吗?”
“当然不看好,他巅峰高度太高了,现在年纪这么大了,走下坡路才正常。”尹潇然说的很直接。
顾九思点头:“我也这么认为,所以现在绑定国师性价比不算太高。而且我并不觉得乐士那边会放人,至少在《长城》上映之前,他们是不会放国师离开的。”
是的,国师现在是乐士的人,
之前国师和自己的好基友张为平撕X分家之后,就被雄心勃勃的贾老板招致麾下,成为了乐士影业的头牌。
《归来》这部电影就是国师加入乐士之后的第一部作品。
通过这部作品,国师也证明了自己和吴白鸽不一样,给了贾老板信心。
直接重金下注了《长城》。
也因为国师,
贾老板之前才敢在顾九思和吴白鸽闹起来的时候,站在顾九思的对立面。
一手国师一手吴白鸽。
当时贾老板的底气简直不要太足。
而现在,贾老板就只剩下一臂,肯定不会放手的。
这时候要是把国师给放走了。
那乐视可真就完了。
“国师要是想走,贾老板应该拦不住吧?”尹潇然道。
“是拦不住,但要是因为他的离开,导致乐视崩了,国师大半辈子积攒的口碑可就没了。”
国师这时候离开,妥妥就是压倒乐视的那一根稻草。
到时候他的口碑绝对好不了。
“但要是等张一谋成为自由身,很多公司都会花重金签他的。”尹潇然提醒道。
“肯定的,毕竟人的名树的影,国师这个名字一个亿还是值得。”顾九思不否认这点,不过他笑着说:“但国师现在也就值一个亿了,星光灿烂公司想走的更远,国师是指望不上的,他的上限固定了,而且观众对他的期待也不如以往了。”
“你不看好大导演的未来。”
“十分不看好。”
顾九思看过答案。
未来是属于中生代的,吴京、徐争、陈思成、郭凡、闻牧野、黄博……
老一代,真的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我的我的祖国》那么好的题材,
找了七个导演共同执导,抛开所有的滤镜来说,
资历最老的陈凯戈拍的那一部分真的是最差的了。
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注定会被时代淘汰。
对于顾九思的判断,尹潇然是一直相信的,所以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既然你不看好,那就算了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公司现在出品的项目还没有败绩。
如果张一谋拍了一部电影票房没有达到预期,很可能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公司的股价。”
“不是很可能,而是一定会。除非国师愿意和王京一样配合,但是那样的国师也就不是国师了。”
顾九思不做那个期待。
“未来真有什么适合国师的项目,我们再找他合作就是了,又不是出不起请他的钱。
如果真把他给签过来,我们反而要特意为他开发合适的项目,我没那么大精力,也不是国师真爱粉,还是算了吧。”
顾九思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尹潇然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再提出异议。
星光灿烂公司上市就是稳赚,他只是想赚的更多而已。
但星光灿烂公司这艘大船到底要怎样前行,是顾九思说了算。
他最多是个大副,顾九思才是真正的船长。
至于大甜甜,她在船舱里躺着数钱,然后等着时不时的被顾九思带飞一下就行。
最多就是遇到风浪的时候再派她出去喊几个救兵。
甚至都用不着。
因为随着顾九思的成长,需要她喊救兵的机会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