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等一干儒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没想到曹本荣会突然要因此不再罢考。
曹本荣也没想到自己会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选择。
但这对于他而言,实在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毕竟朝廷这个恩德,他实在是太难拒绝了!
要知道,他的家族已经三代没中进士了。
无论是他祖父还是他父亲,亦或是他自己,乃至所有族人乡邻,都在眼巴巴地指望着他能一朝折桂,成为进士老爷呢。
曹本荣自己更是已经连续落第三次,而他依旧孜孜不倦地要参加科举,也足可见其多么希望在科举中考得进士。
而现在,朝廷把进士名额增加到了五百名,他岂能坐视自己失去这一次更大概率中第的机会?
所以,也因此,曹本荣也就突然觉得,什么礼制王道都不香了,只要能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梦想就行了。
礼制王道能比得上让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度吗?
曹本荣因而接下来就在众儒生震惊且鄙夷的眸光中,弃舟登岸,往京师而去。
“皇恩浩荡,天子求贤若渴,吾等岂能不分君忧,也去参考吧,至于维护名教之事,且徐徐图之。”
“是啊,还是去参考吧,不能使朝堂上尽是奸臣小人啊。读书人岂能任性?!”
儒生们大都无法拒绝这种更有机会做官的诱惑,一个个皆开始自找说辞,来解释自己为何突然又要放弃罢考,且接着就都跟着曹本荣一起,准备返回京师。
张溥见此怒不可遏起来,他没想到自己这些儒林同仁,会在朝廷的所谓“恩德”面前,这么不堪一击,简直就跟狗一样,一开始还汪汪的叫着,结果,别人一丢根骨头来,就摇起尾巴来。
这让张溥心里十分难受,一时不由得捏拳切齿言道:“我们不是狗!我们是为往圣继绝学的读书人!朝廷不能这样羞辱吾等,吾等也不能如此轻贱自己!”
“兄欲何为?”
这时,与张溥一起来的儒生问了一句。
张溥则也跟着弃舟登岸道:“敲登闻鼓,恳请朝廷恪守祖制,恢复科举旧例,收回为开恩于天下士人而增加进士名额到五百人之数的诏旨!”
接着,张溥又道:“但凡有血性之君子,就不应该如此轻贱自己,说罢考就应当罢考,而不是做前后不一、虚伪狡黠的势力小人!”
许多儒生听后大惊,然后纷纷大骂张溥。
“张乾度,你怎么能坏陛下恩典,众人前程!”
“张乾度,你这个沽名钓誉之徒,你这样做只会自取其辱!”
“张乾度,你这样做,会不得好死,没人会同情你的!”
……
但张溥对这些人皆不听,毅然往京师走去。
曹本荣这里已经快要抵达京师,正要进城,却有几个西林书院的儒生拦住了他的去路。
其中,儒生李渔问着曹本荣:“你就是曹欣木?”
曹本荣回道:“鄙人正是,不知这位朋友是?”
李渔道:“你不必问吾是谁,吾只是佩服你昔日为一外客敲登闻鼓的壮举,吾且问你,你真不赞成‘尊明贬夷’之说,而认为明国之人不该居于一切外夷之上?”
曹本荣不知道李渔的真实身份,只当他是一慕名而来见他的寻常儒生,也就挺胸道:“自然!百姓若家奴,岂能为家奴而失礼于友邦?”
李渔听后笑着问道:“既如此,若外夷杀汉人,当如何处置?”
曹本荣道:“若被杀者乃庶民,能恕则恕!若为缙绅贵要,亦当考虑不坏两国之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