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帝王无情
朱厚照从来都不是一个残暴的人,至少他自己认为不是。他有现代人对生命起码的尊重,所以他限制锦衣卫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
其实《皇明宝训》里有明言:元以宽仁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这里的宽,不是指对百姓宽,而是对官员宽。
但朱厚照限制锦衣卫,说起来也可以讲是违背祖训。这怎么就没人说道呢?
除了酷刑,像前些年和他作对的吴宽、程敏政这些人,他也没有说直接杀掉的。近些年刘大夏也是关在牢里、刘健还当着官……
什么意思?
后世人都说大明文官毁了天下。这话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说的。其实站在文官的角度看一下,大明皇帝也没几个正常的。
人们只喜欢那种一点私心都没有,全心全意只为了国家的忠臣,这样的人当然需要赞颂,但是作为皇帝如果以这种心态去要求臣子,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会异常痛苦。
因为一个人最大的私心,就是让其他人无私。
基本上,朱厚照还是一定程度上认同大臣的,而且明朝在弘治正德年间,还没有出现后期东林党的那些破事。
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今天他下旨杀人。
黄思过、李旻、李志这些人都从大牢里放了出来,
毛语文自个儿去放的。
但皇帝有时候为了国家连自己的亲人都杀,更何况一个潜力型官员?
因为王琼和刘瑾似乎有些关系。
当然到最后也是一声叹息,帝王之路也不是好走的。
先前还有些声响的南直隶地区沉默了下来,浙江更是一片死寂,
对于很多人来说,死其实没可怕到那个程度,但革掉功名则是诛心,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家里的长辈教导,要读书考科举,将来做官以后光宗耀祖。
这是一种提醒。
顾佐亲自督人收殓了杨归儒的遗体,这些动作他可以做。
这三位书生还是注重文人的体面,他们不哭不闹,在牢房里也是沉心读书。
王琼头疼,士绅的身份实际上还会有土地投献这回事。
既然如此,那就杀掉好了。
“陛下,户部侍郎顾佐求见。”
“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朱厚照捂了捂脑袋。
皇帝动刀杀人,几乎将这件事情定了性。
“微臣斗胆,恳求陛下能暂息怒火,降下恩旨,赦免杨归儒之死罪。”
“顾爱卿,朕愿意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
黄思过、李旻和李志闻言大惊失色,“你说什么?!”
结果还真有人跳出来。这属于和他杠上了。
“见朕何事?”皇帝的语气明显生硬。
“朝廷赦免了你们的死罪。”
从感性上来说,推动开海到这个程度,他作为皇帝不断的展示决心,但还是不断的有反抗,甚至于他已经当着重臣之面明言:再有阻挠者,朕必杀之。
因为投献给这帮人不再能够优免了,那自然是要收回来。但是这收,可不容易。
“脱下囚服,换上这套衣服,你们就可以离开了。”
韩文上前,倒没说什么话。就只见顾佐摇了摇头。
顾佐原本也这么以为,但他现在倒有些不太确定了,“陛下,是想得清楚的。大司徒,杨归儒的身后事,交予下官来办吧。”
今日的京师也一样肃杀,
但朝廷不可能给杨归儒任何的死后之名。不管他生前是非功过。如果要说错,就是他不该在这个时候去试探皇权的硬度。
他就是脾气再好,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情绪。
这是朱厚照的理性。
这三人都有些发愣,像是不敢相信这回事。
看他们还是不解的神色,毛语文就不再卖关子,“陛下圣旨,浙江所有聚众闹事的官员,一律革去功名,同族之中的子弟也不许再科考。以后,丝绸罗缎你们是穿不得了。”
“贼子安敢如此嚣张?就不怕将来遭报应吗?”黄思过起身怒斥。
“看来陛下真的是动了盛怒。”
没有谁能够真正反对皇帝,浙江的士子想集体这么做,所以他们集体失去了功名。
黄思过最先反应,“那么先前,被杀害的那四人呢?!”
顾佐说的话应当不是假的,杨归儒这个人在户部大概率是干得比较好的,不然顾佐也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过来求情。
“最终你会感谢我的。因为那么多人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几个人。”
李东阳、谢迁、韩文和杨廷和等一众大臣也没有走远。他们原本以为顾佐今天要是进去,都不一定能好好出来,没想到倒也安然无言。
朱厚照不喜欢杀人,但是他从不在关键的时候做一些妇人之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