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郑亲王南下(1 / 1)

加入書籤

“肃亲王,你乃皇上的亲兄,先皇的长子,对于摄政王所说的可有意见?”

孝庄皇太后立刻就把肃亲王豪格给推出来了,要知道肃亲王豪格在跟多尔衮争夺帝位失败之后,双方各退一步,其实他退的这一步有点大,要不是因为手里还有一旗的力量,恐怕连八王议政会议都进不来。

“郑亲王济尔哈朗早些年在辽东作战,身体受损严重,现在若是亲临前线,恐对身体不利,不如另遣其他人前往前线。”

肃亲王豪格本不想管这件事情,早些年还可以说是和顺治皇帝一家人,但是现在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只不过是他们母子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

现如今被孝庄皇太后推出来,也只是不冷不淡的说几句话,并没有推荐出其他人来,这也就代表着他对这个意见反对的不是那么激烈。

郑亲王济尔哈朗早就想联络两黄旗,共同牵制多尔衮。

但无奈因为多尔衮兄弟从中作梗,一直都没有成功。

现在听了肃亲王豪格这个话之后,基尔哈朗也是气得不轻,这根本就不像要结成同盟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看戏的。

“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

孝庄皇太后没等着多尔衮说话,率先把话题引到了这上面,但是周围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连肃亲王都不敢吭声,我们这些人如果要是推荐了人,那岂不是跟多尔衮站在对立面上。

从大的方面来说,您是皇太后,您的儿子是皇上,你们这边实力最强,可实际上论掌握的兵马,你们娘俩也只不过是一叶孤舟而已,哪天要是多尔衮来了兴致,联合他两个兄弟,到底这是谁的天下?还真不好说。

上回因为两黄旗的原因,多尔衮害怕整个满清分裂,所以才退了一步。

可现在以多尔衮的实力,即便是两黄旗都站到对立面,多尔衮会怕吗?

“太后关心国事,我等深感惶恐,是我等无能,才让太后亲至,关于旗主王爷带兵南下的事情,今夜十分我们定商量出一个章程,然后本王亲呈于太后,不知可好?”

多尔衮以前说话的时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至少还会微微弯腰,表达一下对皇太后和皇上的尊敬。但是此刻却是背着个手腰板儿挺得要多直有多直。

这一刻孝庄皇太后也感觉到了,有些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如果要是继续由着自己的性子往下说,恐怕今天要撕破脸,以她们娘俩在京城的能力,真要是撕破脸的话,这日子也不好过。

“既然你十四叔早就有了想法,那我们也真是多此一举跑这一趟。我们到底是一些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军国大事还要仰仗各位亲贵大臣,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孝庄皇太后略加犹豫,最终还是没有撕破脸的魄力,带着什么还不知道的顺治皇帝,比来的时候还快离开了八王议政厅。

“豪格,关于南下旗主的人选,你还真得费费心,本王想知道,在你的心里谁适合带兵南下?”

肃亲王豪格怎么也没有想到孝庄皇太后走了之后,多尔衮竟然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老家伙算盘打的啪啪响,南下的旗主肯定是郑亲王济尔哈朗,让自己推荐出这个南下的齐鲁,就算孝庄皇太后不满意,但是看推荐人也得闭嘴。

“十四叔心中既然已经有了答案,何必要通过侄儿说出去呢?侄儿这些年也是在京城当中养花遛鸟,没有其他的……”

“这怎么能行呢?刚才皇太后已经亲口说了,你是皇帝的亲兄,先皇的长子,不如这次就由你带兵南下?”

多尔衮眼看豪格不上套,马上就逼得更严谨了,要么你推荐郑亲王济尔哈朗,要么你就自己带兵南下。

豪格当然愿意自己带兵南下,年纪轻轻的被困在京城,这也是谁都不想的,可问题是多尔衮会让自己带兵南下吗?估计人还没出京城可能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英年早逝了。

京城当中类似的龌龊事情发生的还少吗?一件接一件的,几乎每年都会有。

“摄政王不必多说了,既然都认为本王合适,那本王回去稍微收拾一下,即刻率领两万镶蓝旗大军南下。”

吉尔哈朗也是有骨气的人,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继续躲在别人的身后,这也不是他的做事风格,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直接站出来。

当着豪格的面儿,多尔衮脸上的表情立刻就变了,刚才还是冷得让人可怕,现在就能把冰雪融化。

“郑亲王既然如此大义,那本王也不说其他的了,京城各府库衙门,郑亲王有急需物资,可持本王信物立刻去领。”

在场的人也都互相看一眼,多尔衮这个话都说出来了,看来以后的京城已经没有人能够跟他争了,孝庄皇太后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今天也发生了。

“范大人,劳烦你把今日八王议政的事情整理出来,本王今夜要亲自前往皇宫,递呈与皇太后。”

现在离黑天还早呢,而且皇宫里也有规矩,落日之后任何男子都不能够进攻,但有了这位皇父摄政王之后,这规矩就形同摆设了。

多尔衮故意这么说,也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别以为皇太后能够给你们撑腰,那不过是自己身下的一名女子而已,若不是为了早些年的情谊,现在那王位能在他儿子身上吗?

济尔哈朗咬着自己的牙根想在多尔衮这里说两句话,不过发现自己真不知道能说什么。

关乎到皇太后的密闻,如果要真的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那可是把皇太后给害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没有人敢于说出口,这可以说是本朝最大的丑闻,即便是有人追究,那也是以后年长的皇上,其他的人对此都不够资格……

“奴才遵旨,奴才这就写……”

范文程也是一脑门子的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