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赵高:等不及了,我得出来了(1 / 1)

加入書籤

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一位大臣终于站了出来:“大王,相国大人,我认为,应该换!”

众人一看,是昌平君熊启。

他向赢政和吕不韦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赵国的三十座城池,千里土地,我国士兵要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占领。”

“现在只需牺牲司马陈鸣一人,就能轻易得到这些土地,自然要换。”

……

“不,此言荒谬!”

武将蒙武站出来:“大王,相国,绝不能因小失大。”

“首先,陈鸣是秦国重臣,若秦国为土地舍弃忠良,必让世人失望。”

“损害秦国子民和七国名士的信任,将来无人敢入秦为官。”

“其次,陈鸣是经世奇才,年纪虽小但文治武功皆精通,天下少有其匹,堪比管仲、乐毅。”

“有陈鸣在,秦国必将强盛。”

昌平君立刻反驳:“人们把秦国看作虎狼,既然是虎狼,吞食亲子有何不妥?”

“蒙武将军提到的,有陈鸣司马在,秦国必定强盛,这是严重的错误和无礼。”

“秦国的强盛,依赖于大王、相国和大臣们,而非一个司马。”

昌平君深深一礼:“大王,相国大人请明察。”

“我全心全意为秦国谋利,绝无他心,陈鸣必须换!”

蒙武也急忙行礼:“大王请明察,我也没有二心,大王和相国大人绝不能因小失大,失去人心!”

由于蒙武和昌平君的发言,群臣开始议论纷纷,朝堂变得喧嚣。

支持昌平君的人主张更换陈鸣,而支持蒙武的人则反对更换。

但吕不韦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t\t当吕不韦犹豫不决时,赢政问他:“仲父,这件事让我来决定如何?”

\t\t吕不韦认为这样也好,于是决定不再插手,他对赢政说:“既然这样,大王就自己决定吧。”

\t\t赢政点点头,皱起眉头,对着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大声喝止。

“安静!作为秦国的大臣,在朝堂上喧哗成何体统!”

\t\t大臣们一惊,立刻安静,向赢政行礼道歉:“大王请息怒。”

\t“昌平君,蒙武将军,退下,本王自行定夺此事。”

“遵命。”

整顿朝堂秩序后,赢政扫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赵国使者上。

“你们赵王痴傻吗?”

赵国使者表情复杂,却无法发作,只能说:“大王,赵王英明,绝非痴傻。”

“赵王如果不痴傻,就应该明白,拿千里之地交换一个臣子多么愚蠢。”

“他愿意用千里之地换陈鸣,说明陈鸣的价值远超千里之地。”

“本王既然知道陈鸣的价值高于千里之地,怎么会同意交换?”

“你回去告诉赵王,就算他用整个国家来换,本王也不会同意!”

“让他把我秦国的陈鸣,完整无缺地送回秦国,否则秦国将与赵国开战!”

赵国使者被嬴政的强硬态度吓到,赶忙叩首说:“微臣明白了,一定把大王的话告诉我王!”

朝堂上的群臣,包括吕不韦,都被嬴政的霸气和威严震慑。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严肃认真的嬴政。

吕不韦复杂地看着嬴政,心中不知在想什么。

“仲父,你看法如何,我的决定正确吗?”

赢政的声音把吕不韦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他清了清喉咙,开口:“秦国幅员辽阔,三十座城池、千里土地对我们大秦来说不算什么,这事情不用再讨论。”

吕不韦的发言为这件事画上了句号。

众臣欢呼雀跃,纷纷行礼庆祝。

唯独昌平君表情阴沉,甚至有些怒气。

他内心极其不愿看到陈鸣回来,宁愿他永远留在赵国。

赢政身边的赵高留意到了昌平君的神色,冷笑一声,迅速想出了一个对策。

朝会结束后,群臣陆续散去,只有昌平君独自一人慢慢走在最后,显得心事重重。

这时,一个古怪的声音在昌平君耳边响起:“昌平君,停下。”

昌平君转过头,赵高正朝他走来。

“赵高,找我有什么事?”

赵高干笑几声:“昌平君,能否聊聊?”

昌平君对他素无好感,直接拒绝:“我忙,与你无话可说。”

“昌平君,是关于陈鸣的,你感兴趣吗?”

昌平君不以为然:“陈鸣的事与我无关。”

赵高不等回应,径自说:“这里不适合谈话,换个地方。”

说完,他自行离开。

昌平君面色复杂,握紧拳头,稍作犹豫,还是跟随赵高。

他们走到王宫的隐蔽角落,昌平君明显焦虑。

“赵高,你我都清楚,王宫不是我能长时间逗留的地方,为何不出去谈?”

赵高冷笑:“自从陈鸣掌管罗网,其情报势力日益壮大。”

“咸阳城如今尽在罗网掌握之中,唯独咸阳宫还在罗网之外。”

“我们没时间绕弯子,必须直接谈。”

昌平君皱眉,语气严厉:“赵高,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昌平君,直说吧,我知道你为何不愿陈鸣回来。”

昌平君震惊,不由自主后退一步,赵高怎么知道的?

赵高冷笑,显然已看穿一切:“昌平君,别慌。”

“我们同病相怜,自从陈鸣进宫,大王不再信任我,总是征询陈鸣的看法。”

“罗网这个凶器也被他掌控,真让人不甘心,若非他,罗网本应属于我。”

“至于你,昌平君,更不必说。”

“你为两朝老臣,深受大王和相国重视。”

“陈鸣的出现对你地位构成严重威胁,你定是想尽办法将他留在赵国,阻止他返秦。”

\t“哈……”

昌平君松了口气,庆幸只是虚惊一场,他还以为赵高发现了什么。

\t昌平君露出一丝笑容,向赵高拱手说:“赵高,你的分析是对的。”

“但作为朝中大臣,评论同僚不合适。”

“陈鸣大人有才,大王和相国重视他是应当的。”

“今日之事,不要再提起,昌平君告辞。”

昌平君转身欲走,出乎赵高的意料。

赵高急忙抛出最后一张牌,大声道。

“我听说昌平君和农家侠魁田光关系密切,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