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明的撕裂,朱元璋惊闻叫门天子!(1 / 1)
明史…
不太好讲…
也极不容易去评…
许易学的不是历史专业,也不是站在皇帝角度。
故而!
大明的历史,还是由明朝的皇帝自己去看吧。
他这样的俗人,还是把目光聚焦在赚钱上。
哪怕朱元璋从“明史”中无法悟到什么,朱标总是行的,毕竟两家挨得近。
至于许易…
他看明史,通篇只悟到了两个字——撕裂。
其一,皇权与文官的利益争斗,与底层人民的水深火热。
从土木堡之变兵权交兵部,到朱厚照自封为“威武大将军”,以“朱寿”名义发布征讨命令,重掌兵权。
再后来,兵权又彻底被文官集团垄断。
文臣统兵结果就是,军队战力越来越拉胯。
如萨尔浒之战,文臣杨镐时任辽东经略,“分进合击”对抗后金,导致明军大败。
政治上,皇帝扶持宦官与文臣党派内耗连连。
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土地利益这块也是如此。
两个皇帝落水死去,还有诸如红丸案、梃击案、宫女谋杀案等。
要说中间半点没有文臣的阴谋算计,是绝对无法令人信服的。
比如:
为阻拦明宪宗开海,刘大夏声称烧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结果后来他的家族却成了沿海最大海商,疯狂走私贸易。
这些利益争夺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上层奢靡贪婪与底层煎熬的扭曲社会态势。
其二,商品、白银经济繁荣,农业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明穆宗朱载坖,嘉靖皇帝之子,解除海禁。
史称“隆庆开关”。
“禁之太严,奸民势穷,必至为盗。”
“自纳饷过洋之利开,狡之徒咸趋利畏法。”
“故海澄之开禁,凡以除中国之害也。”
自此,民间海外贸易合法化,白银流入量激增。
统计称,隆庆元年自崇祯十七年,七十年间,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银总数达三亿三千万两,占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是一半。
可白银流入,商业上的发达,却没有让百姓受益。
富商大贾将盈利赚来的钱购置田地,又挂在士绅名下躲避纳税,土地兼并越演越烈。
占有少量土地的平民承担更多赋税,无力担付,形成病态的循环。
其三,利益新风潮和儒家传统为官之道的对立。
利益驱动之下,官员和商贾互相勾结。
官场之上,“追名逐利”、“营私肥家”之风日盛。
官员嘴里高喊“仁义道德”、“祖制”,却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朝堂上,有识之士想要“改革”,却遭遇利益集团的莫大的“反对阻力”。
要么同流合污,如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徐阶,扳倒严嵩,自己也陷入腐败泥潭。
要么坚守理想,在浊水中摸爬滚打,如张居正之流。
综合看下来,繁荣下的大明王朝…
——皇帝与文臣割裂,与商贾割裂,与百姓割裂。
——文臣之间互相割裂,党派林立,诸如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等。
甚至连明朝灭亡,南明各个政权之间也在内讧。
一个无比强盛,可以称霸世界的强国,却在撕裂和内讧中丧失一切机遇,如何不叫人唏嘘?
许易原本想着将利益统一起来,家国一体。
士农工商,合众生之力为大明打下坚实的基石。
如今看来,是他太过追求圆满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去势英雄不自由!”
“命运,还是不能太执迷强求。”
许易洒然一笑,似看开不少,踩着平衡车离开了皇宫,回到自己的许府。
马皇后不会早死。
朱标不会英年早逝。
洪武一朝初显底蕴,开始走向另一番光景。
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好,强求太多反而徒增苦恼。
……
……
许府。
“刺刺刺——”,刀片切割的声音在一处房间里整日未绝。
知道有翡翠、和田玉这些玉石,许易早准备了电锯。
锦衣卫带回来的翡翠原料,有的已经切开,有的只钻开了一点。
这些原料品质高低不齐,最好的一块也没有达到上次的玻璃种,只是高冰。
不过胜在颜色好,都是“色料”,也能值不少钱。
为此,许易还特意给了翡翠各品质和对应价值的图纸。
各矿区翡翠埋葬地下较深,开采深度在几十米至几百米。
原生矿稳定性更高,产优质翡翠的概率更大,可埋葬深度也大。
古代靠人工挖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马皇后的意思,往后锦衣卫会源源不断从缅甸运输翡翠回来,填补剩下的窟窿。
细水长流?
对此,许易只能默许。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钱进他的口袋就成。
他不是刚穿越那会儿,一穷二白,拼命想多赚点。
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有钱更当惜命,别到时候钱没花完,他人就没了。
……
……
奉天殿。
春雨刚歇,洒落的月华给人以清寂、薄凉之感。
烛火式微。
朱元璋和朱标坐在殿内的台阶上,二人手拿《明史》品读着,一旁放着食盒,看起来纹丝未动。
从白天到黑夜,他们两人一直待在这里谁也不见,连饭菜都是马皇后送来的。
史书里清晰记载…
从洪武朝的“开国功绩”,到国策失误。
从永乐朝的“下西洋”“北伐”,到仁宣之治的收缩修养。
看似一派“盛世”景像,可朱元璋看到的是军备废驰,边军被“渗透”。
文臣势大,宦官崛起。
大明内忧外患,已有累卵之危。
“混账!”
“我朱家儿郎,怎出了这般鸟屎货色!”
忽然看到了什么,朱元璋气煞不已,将手里的史书恶狠狠砸在地上。
葬送大明精锐就罢了!
被俘虏也就罢了!
他为何不能有点骨气?
《明史·英宗前纪》记载:“也先拥帝至宣府,传旨谕杨洪、纪广等开门,城上人对曰:所守者皆皇上城池,天暮不敢开门。”
被俘虏竟还让守将打开城门,放敌人入侵?
还美其名曰“北狩”?
“呼呼呼——”朱元璋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嗓子眼都冒烟,恨不得拿朱祁镇当猎物一箭射死。
关键是。
就这样的货色,他竟然还能再次成为皇帝?
咱大明朝中文武大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