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高煦甚至是朱高燧,都被朱瞻基几句话绕的有点懵。
毕竟朱瞻基这个一会儿人力成本,一会儿生产力的,对于本就对金融不太敏感的几人而言,都太过陌生。
不过好在也有朱瞻基之前的比喻,相对来说,有了例子,再代入进去就很好理解了。
就像是刚刚还在纠结朱瞻基修建和林城的成本问题的朱棣,懵了一会儿后,也渐渐在沉思中有些理解了过来。
“人力吗?”朱棣沉凝,对于他来说,这种东西,以前还真的从未关注过。
毕竟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人力这种东西,不过就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只要征调多少民夫,多少劳役的旨意下达,人力这种东西,对于他来说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
反而真正限制的却是国库的钱财,以及物资这些,他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些钱财,和物资也会被人力代替。
朱棣在沉凝,朱瞻基也没有打扰,而是任由朱棣思考。
其实这种事情有时候不是你解释的多,就能解释的清楚的,主要还是需要听的人自己把脑子转过弯来,否则脑子转不过弯来,你解释再多也是没用。
就像之前朱瞻基给商会之人出的那道题:“一个姓李的书生去张某店铺中购买一件成本一百文,售价一百二十文的商品,然后付钱的时候拿出了一两银子,张某找零给了李姓读书人八百八十文,但是事后,张某却发现李姓读书人的银子是假的,问,张某亏损了多少银子?”
这种问题如果在抛开商业的性质来说,只是简单的看做是一道数学题,那么用加减的算法来说,肯定是九百八十文没有问题。
因为张某是有二十文钱的利润的,但是用生意人的视角来说,张某却就是亏了一千文,因为这二十文的利润本来就是张某的。
脑袋转不过弯来的人看这道题,就会永远的把自己思想禁锢在数学题的范畴,而脑袋灵活的人,转过弯来后,就自然会明白缘由。
所以这也就是有些问题,一但钻进了牛角尖,就算是讲再多也根本无法说服对方的主要原因。
马车在前进,朱棣本来是打算观察一遍朱瞻基修建和林城的情况的,但是因为朱瞻基的原因,这会儿早就把和林城的事情放在了脑后。
朱瞻基没打扰,也就让马车在和林城随意前进,也没有目的地,大概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朱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按照你的说法,这个什么人力成本,以及生产力的关系,如果相互流通起来了的话,可以不花一文钱就能建立一座城池,那么朝廷每年派发徭役,以及征调民夫,修建驿道,疏通运河,水利之类的事情,之所以会被一些文官称之为耗费民力,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力成本以及生产力没有流通,所以才导致了耗费民力,如果流通起来了,民力就会被转化为价值,以生产力填补,故此就能不存在耗费民力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