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过年,天气依然很冷,江诺换好衣服正打算出门,人已经走了出去,又因为太冷重新躲回了屋里,在脖子上又挂了一条暖和的围巾后,才走出了家门。
家里的自行车还是原来那辆,虽然江诺这一年都不在家,但这自行车比她走之前看着却还要新一些。
在外人看来,这是因为家里的几人对自行车比较爱护的缘故。
但在江诺看来,用着反而新一些其实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这自行车的架子原本就不是原先快散架的架子,而是她在垃圾星找的,甚至上面露出的生锈的痕迹,也是她刻意弄上去的。
江诺手上的手套戴了一会儿已经暖和起来,这时候哪怕握在冰冷的车把手上,也不显得冷,比她想象中要暖和些。
这大概跟她在京市待久了有些关系。
虽然南方湿冷,北方干冷,但温度也切切实实摆在那里,北方再干冷,可这时候的北方并没有后世那么好的保暖条件,零下十几度那是常见的温度。
至于南方这里,就算温度到零下,常年最低温度也只有零下两三度罢了。
江诺一路骑着自行车往县城走,越走着,越能感觉到这会儿临近过年的氛围,哪怕是再穷困的人家,这时候门口都会吊着一两条肉和几条鱼。
鱼是他们这里常见的吃食,过年吃一道鱼,意味着年年有余,算是对未来的期盼。
一年没回来,县城的路倒没什么变化,到了县城之后,江诺很快就往供销社的方向过去,没过多久,就到了供销社的门口。
这些日子供销社的生意要比往常好上许多,江诺没有去打扰里头的人,停好自行车之后,就往刘主任所在的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半掩着门,屋子中间放了个碳炉子,刘主任正低头在写字。
敲门声响起的时候,刘主任还将正在写的字写完,这时候才抬起头,看清站在办公室门口的人之后,平静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哎呦,我们的高材生回来了啊。”
说完,他立即站了起来,往门口的方向走。
江诺进了门,两人在办公室中间遇到,同时伸出了手。
“我昨晚刚到家,听大队长说您找我?”江诺笑着说道。
“可不是,正找你有事呢,”刘主任拉着江诺,在屋子边上的沙发上坐下,“我给你倒杯热水,这两天温度低,你一路过来肯定冷了。”
供销社的办公室里与大队村民家可不一样,屋子里还配着这年头少见的热水瓶。
倒了水之后,刘主任把热水送到江诺手边,开口询问:“你这一年在京市怎么样?京市跟咱们这地方差别很大吧?”
江诺捧着很快就因为热水,导致杯壁变热的杯子,见刘主任不着急,她也不多问,简单说了她在京市的情况。
虽然说来说去跟她做完和家里人说的也差不多,但即便如此,刘主任也听的津津有味。
“不愧是京市,居然时时能见着小汽车在路上跑,这在我们这里,能不能碰上小汽车那是要看运气的,人人都多看看小汽车,可人家的小汽车也不能总跑路上给你看啊。”刘主任笑着说道。
“这倒是,开小汽车可比开拖拉机费钱多了。”江诺也笑了,哪怕她早已见惯汽车,但不妨碍她想象到刘主任此刻的心情。
“是呢,”刘主任点头,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你在京市见过外国人吗?就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
“见过,”江诺点头道,“这两年国家逐渐开始跟一些外国合作,确实有不少外国人来咱们这里的,也许过两年还会回来许多早年住在国外的华人。”
“那可好,”刘主任微微瞪大眼睛,“我可听说了,外国人都可有钱了。”
说完,没等江诺开口,他就继续往下说:“这时代还真的跟几年前不一样了,几年前的时候要碰到什么外国人、华人什么的,那可……啧……”
话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笑,都默契地没有往下说。
几年前要是遇着谁家有个住在国外的亲戚,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谁知道形势一转,如今有个国外的亲戚,都变成莫大的荣耀了。
也难怪有许多人转不过脑子来。
两人聊了一会儿闲事,最终还是刘主任先开了头,总算是说起了正事:“江诺,你还记得那个老李,李组长吗?”
江诺想了想,很容易就从记忆里挖出了对方说的人。
倒不是因为她记忆力有多好,只是她认识的人里,能被称之为“组长”的人可几乎没有,更何况还是刘主任认识的李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