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溪宣布要建设岳麓书院的半个月后,司马徽宣布,接受南郡太守张溪的邀请,出任岳麓书院的首任山长。
对于司马徽能不能担任这个岳麓书院的山长,荆州的世家们倒是没人怀疑,但对张溪这个人邀请司马徽当山长的目的,各自都有所怀疑。
荆州世家们担心的是,张溪是不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说不讲课授课,私下却说动了司马徽在岳麓书院开课讲授经典。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世家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哪怕讲课的人是司马徽也不行。
如果司马徽真的开课讲学,必定会吸引不少的寒门子弟去听课,讲课的内容,肯定也是司马徽,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刘备集团指定的典籍。
这对世家垄断知识和享有知识解释权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嘛,免不了的有人去找司马徽套话,想试探一下这件事有没有类似的内幕。
但司马徽表示,他就是帮着看看屋子,想看一下益州方面大儒们的著作,跟自己平生所学印证一下,绝对没有要授课教徒的意思。
司马徽这个人,是天下名士,他既然当众这么说,那肯定是真的,不可能出尔反尔。
世家大族相信了司马徽说的话,但同时,世家大族们也很纳闷——益州那破地方,能出个杨雄这样的大才,已经是奇迹了,甚至可以说,是消耗了益州几千年的文气积累。
就这样,杨雄这个人还是学问出众,但人品不行。
就那破地方,现在还能有什么大儒,有什么著作?!
退一步说,就算人家有这样的著作,留着传家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放到荆州一个新建的书院里来?!
世家们不懂,司马徽也不细说,看看关子卖的差不多了,就赶紧的送客。
然后吧,就通知张溪,赶紧的给益州那边写信,催促一下孔明,至少先运一批经典著作过来,不然这个书院的第一砲,可就打不响了。
顺带的,催一下张溪,选好地方没,选好了赶紧造房子,可不能等书籍到了还没造好,如果这样,司马徽不会放过张溪的。
张溪那个忙叨的啊。
司马徽这个年纪,这个身份,这个名望他说的话,张溪可不敢不当回事。
一面赶紧写信给诸葛亮,催促诸葛亮赶紧的把官方印刷好的典籍送来。另一面则赶紧到处寻摸,找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开工建书院。
别的建筑可以慢慢来,先把藏书阁给建好了先。
因此,张溪开始选址,地方就选在了江陵西北的某座山上。
这地方好啊,山明水秀,距离郡治不远不近,交通方便。
张溪选好地方后,询问当地乡老山名。
乡老拱手答曰“此山名犬首,因形似猎犬而得名。”
张溪一听这像什么话犬首?狗头山嘛。
这名字肯定不能配这个文化圣地啊,得改。
就叫岳麓山吧!
因此,张溪大手一挥,给这座山取名叫岳麓山,在山腰上建的书院,就叫岳麓书院了。
是,张溪知道,后世的岳麓书院是在长沙那边,不是在江陵。
但这年头,洞庭湖都没有出现呢,那地方一片沼泽,人迹罕至的,谁没事儿跑那地方给原本的岳麓山取名啊。
再说了,张溪说这个狗头山才是真正的岳麓山,有哪个吃饱了闲的世家非要跟张溪争辩这个问题?!
你爱叫啥就叫啥,反正只是个图书馆,你叫文圣阁都没人在意。
其实张溪对这个岳麓书院也不是特别的在意,如果不是为了从世家手里抠几个人才出来,张溪真不会搞这么多的事儿。
普及教化虽然是这个时代地方官的职责,但在战乱年代,张溪更关心,老百姓能不能吃的饱饭。
因此,地方选好了,司马徽过来了视察后满意了,张溪就让工匠动工修造藏书阁,但自己,却把这一摊扔给了伊籍负责,自己转头就跟马良一起商量秋收的事儿了。
张溪前后从世家和司马徽那边抠出来十来个人才,充实到各个实务部门,让马良总算能稍微放心一点,正式开始安排秋收工作了。
以前是可能会累死的状态,现在是大概会累瘫的状态马良已经很满意了。
再说了,张溪也不是真的不管事,秋收这么重要的事情,张溪还是很负责任的,把小邓艾也拿出来使唤了。
说起来,过了秋收,到十月份,小邓艾的二十岁生日也就到了,该给这小子冠礼了。
这是大事儿,得好好的准备准备。
而冠礼之后,就可以成亲了听说马良有个女儿,好像今年已经十四岁了。
嗯,禽兽是禽兽了点,但这不是张溪自己的婚礼,可以就那么将就一下,自家徒弟的婚礼,张溪表示得按照古礼,好好的筹备一下。
从定亲到成婚,起码三年,三年后,不正好到结婚的年龄了么。
张溪惦记着这个事儿呢,所以特意把小邓艾交给马良使唤,让小邓艾能在马良面前露个脸,博取一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