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其他
  3.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4. 第384章 巡视地方
设置

第384章 巡视地方(1 / 2)


经过张溪和诸葛亮的一顿组合拳之后,南中和蜀中的世家们,总算是在蔗糖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利益一致。

蜀中世家有粮,但他们的人力资源大部分都投入到刚刚分配好的铜矿开采上去了,临时再分出人力来南中种甘蔗,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宁四大姓手里没粮,核心区域内也不是太适合种植甘蔗,但他们在夷人中有极高的声望,即使在永昌和云南两郡也是一样,他们可以想办法劝说山中的夷人们出山,来种植园种甘蔗。

而王氏和吕氏是地头蛇,不仅熟知地方,而且在地方的影响力也不小,想要绕开他们开垦种植园,根本不可能。

一方有粮无人,一方有人无地,一方有地无粮三方合作起来,这个南中甘蔗种植园项目,不就可以搞起来了么?!

而张溪和诸葛亮则表示,你们要开垦山林种植甘蔗我们是不反对的,而且我们还可以把熬制蔗糖的方法告诉你们,但是你们开垦出来的甘蔗种植园这个东西,按照大汉的律法,那也是要交税的。

倒也不是很高,但毕竟也不是粮食,折中一下,就取二十税一就可以了。

当然,你们熬制了蔗糖,要是自己用,那就不交税了,但如果是要运输和交易,那就得交商税。

嗯,考虑到蔗糖这种东西是妥妥的奢侈品,因此征税比较高,五税一,这个没问题吧?!

至于种植园中的种植户百姓嘛这个就给你们一点优惠条件吧,人丁税就免了,让百姓减轻一点负担,但你们种植园里的百姓,夷人暂时不管,但汉人哪怕是流民,你们也必须要到官府登记造册,成为自由民,服从官府徭役。

这个就是张溪和诸葛亮的条件。

世家们当然对此有意见但不是对农业和人丁徭役有意见,主要是这个商税,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是,糖这个东西这时候是奢侈品,但随着蔗糖的大量产出,以后糖也不是那么少见的五税一是不是太高了?!

十税一吧?!

而诸葛亮和张溪略微的商量了一下,也退了一步,允许十税一的商税,但对于南中种植园的夷人,官府也要介入管辖。

当然,只是登记,并不是给夷人汉民待遇,因此也不会征收夷人的人丁税,也不会发动夷人的徭役。

但是呢,这些夷人在种植园耕种满五年后,可以自愿到官府登记为汉民,到时候就要服徭役,但只要继续在种植园种植,也依然可以免除人丁税。

另外,既然登记了,那么夷人的生死,也必须要这些世家们来保证,可不能跟这时代的无地流民似的,死了随便一埋,连官府都不知道。

说白了,张溪和诸葛亮就是看上了这些世家手里的流民和夷人人口了。

而世家们稍微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样虽然限制了大家隐匿人口,不能把流民和夷人当牲口用了,但仅仅不用交人丁税这一点,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汉夷一起来种植园工作。

大汉人丁税其实挺高的,比起农业税来说,人丁税才是自耕农最大的负担。

至于徭役这种事情没办法的,南中到处都缺人,各种基础都需要人力来维持,诸葛亮和张溪不可能白白少收一半的商税的。

双方敲定了合作协议后,这个事情的框架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将来这个种植园会发展成什么样,种植园里的劳作的人,最终还会不会重新沦落为农奴,这个张溪也不好确定。

反正在法律上,张溪已经把帮他们确立了自由民的地位,如果这样这些流民和夷人都要宁可被种植园主剥削,也不愿意成为自由民,那就不是张溪能管辖的了。

张溪觉得自己已经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大框架定下来,那么剩下的就是管理和协调的事情了,这种事儿不需要张溪这个庲降都督亲自插手,交给了王士和龚禄这俩诸葛亮推荐的管理型人才来负责就可以了。

更何况这俩也是南中人,跟南中世家打交道,也会更好沟通。

张溪在忙完这些让他比较关注的事情后,终于可以暂时放下心来,开始履行属于自己庲降都督的职责了。

快九月份了,张溪这个庲降都督,得去南中各地转一圈。

毕竟是刚刚平定战乱的,去地方各地看看,安抚一下民心也是必要的。

至于诸葛亮,他暂时还不会立刻回成都去,会一直在南中呆到年底,协调各世家陆续开始开采矿区后,再回成都。

因此,张溪很不负责任的把味县的一些政务拜托给诸葛亮处理,自己则带着张翼以及五部都尉府中的一部,开始了南中巡视的工作。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