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制度是一个新鲜事物,哪怕四大职权部门都觉得这事儿有必要推行下去,但毕竟牵扯的范围太广了,一旦要推行就是全国推行,上下需要协调的地方太多了,必须慎重。
而慎重的结果,就是要不停的讨论。
不仅要完善这个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任何制度都不能生搬硬套的,必须符合当前的情况才行,这点不仅仅是张溪,诸葛亮等人也非常的清楚。
还要设置出一些过渡手段,慢慢的让中央各部乃至地方习惯这样的制度,不能猝然实行,否则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而要执行这个预算制度,目前大汉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就像简雍诉苦说的那样,最需要实行预算制度的工部,却连真正能写出合格预算报告的人都没有几个,而全国工程又这么多,各种工程门类繁多,把工部所有识字的人派出去制定预算报告,这个人手也不够用。
而地方上就更别说了,他们连什么是预算报告都不知道,更别说写这个预算报告了。
所以,这事儿,必须要推行,但不能着急推行,还是得一步一步的来。
而怎么一步一步的推广,这些事儿,还是得需要好好讨论一下的。
别的人也就算了,张溪和刘巴这俩始作俑者,肯定是要一直伴随着整个讨论到最后的。
因此章武二年元旦,张溪大年夜才正式放假,回家跟老婆孩子一起祭祖过年,过了年初五就又被诸葛亮给抓到府里去,继续讨论这个预算制度推行的问题了。
这真的是闲着闲着,闲出事儿来了早知道就不该这么多嘴跟刘巴扯那么多。
最后扯皮了半天,还是张溪提议——如果实在觉得现在全面推行有些冒险的话,那咱们就在成都的北边画个圈吧,弄个特区出来吧。
嗯,汉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呢。
汉中那地方已经收回来好几年了,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慢慢在恢复,但耕地却慢慢的在荒废这里正是需要大力发展和改造的地方。
汉中这地方,一旦要大力开发的话,需要修建和修缮的工程数量会非常的多,不仅要修建各种水利设施,还有军事设施和各城城墙等等,一大堆的事儿要等着去做,正好用来试运行这个预算制度。
再加上现任汉中太守是黄权,这是一个文武双全,品性端正的人,由他来统筹推广这个预算制度,应该能让人放心。
至于这个人才不够的问题张溪突然想起来,南中那边不是马谡在试运行科举呢嘛?!
这也已经快三年了,第一批科举制的人才,应该选出来了吧?!
把这些人调一批去汉中当佐吏,辅佐主官推行预算制度,这人手不就有了么?!
而且这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不管在南中还是在汉中,只是去当佐吏而已,不像察举制出身的官员,一做官就是有品级的,大部分都是一司主官,这样应该也不至于引起世家大族的警觉,觉得这是在抢他们的话语权和饭碗。
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佐吏也有足够的上升通道,不至于一直只能当佐吏,这样科举制的实行,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让朝廷上有寒门子弟的一席之地,到最后用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就会变得顺理成章了。
诸葛亮也没想到,张溪提出了预算制度还嫌不够,还把这个预算制度跟科举制进行了关联特么这事儿啊,又麻烦了。
但诸葛亮思来想去,觉得张溪说的也许没错马谡在越巂郡干了三年多,不仅大力开发越巂郡铁矿区和金矿区,给大汉提供了大量的铁器和金器,同时他主持的科举,也选出了三十几个能力不错的年轻官员。
这些官员马谡暂时都安排在越巂郡内,要么是府衙内担任佐吏,要么就是在炼铁工坊担任主簿,都是低级别官职。
但这么多的人,马谡一个越巂郡太守也安排不下的,而且这些人有时候干的事儿都非常的重叠,有种人浮于事的感觉,不仅马谡不满,这些科举出身的士子们也很不满。
为此,马谡已经几次三番的给诸葛亮写信,请求诸葛亮帮忙安置这些科举出身的低级官员再不安置,可就没有人愿意来考这个科举了。
毕竟考上了也没有出路,那还不如在家继续读书游学好了,甚至投靠世家门下,说不定都比去考科举要有出路的多。
科举人才出路的问题,也到了诸葛亮必须要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诸葛亮思来想去,只能选择认可张溪的建议。
让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去当佐吏,一不会引起世家们的注意,二也是给了这些科举出身的人一线希望,能继续把这个科举制给维持下去。
再说了,科举制出身的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他科举的成绩,就能知道他擅长的是哪一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