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关中的最新布防情况后,张溪这趟到褒斜道口的最大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几天时间,张溪巡视了褒斜道口的诸多营寨,视察军务防备,巡视粮草和军械情况等。
虽然张溪也相信陈到的治军水准,但有些事儿,该做就得做,不能因为一句信任就放弃自己的职责。
全部巡视完毕后,张溪带着随从,顺着褒斜道重新返回汉中。
至于柳隐,他依然还是陈到麾下的参军,张溪并没有要带走他的意思。
不是张溪没看上柳隐,相反,张溪对柳隐的印象其实非常好。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张溪发现,柳隐这个人,性格内敛,沉稳多谋,而且不仅仅是军事眼光不错,他还有相当出色的治政能力。
现在褒斜道口守军的所有后勤管理事宜全部是柳隐在负责,理论上柳隐应该会很忙,但柳隐却依然能全程陪同张溪巡视,却不耽误军中运转。
可见此人处理军务和政务的效率。
再加上历史上柳隐留下的大名,张溪当然想要提拔重用柳隐但这不是张溪简单一句话的事儿。
因此,张溪想要征辟提拔柳隐,就必须先向礼部推荐,让柳隐去一趟成都,面见礼部的人。
这几件事,虽然给刘备集团统治雍凉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甚至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这些叛乱就已经平定了。
万幸,总抓这项工作的人,是诸葛亮。
陇西郡的王氏叛乱,虽然也曾经连结了一些陇西郡的世家但有一说一,王氏在陇西可不是啥龙头老大的地位。
这是刘备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对这个时代的二元君主制挖墙角的做法地方官员依然有察举和征辟人才的权利,但这些人才必须得到中央的认可才能正式任命,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结党坐大。
而等到柳隐通过人才考核,礼部侍郎会把考核结果呈交给中书令诸葛亮,诸葛亮看过同意后,就交由尚书省的法正,法正转呈吏部的秦宓,让秦宓酌情安排官职。
赵云真不想用兵,凉州这地方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很辛苦了,就应该是好好休养生息的时候为了休养生息,赵云连刘备急需的骑兵部队组建都往后推了一推,就为了不增加凉州百姓的负担。
徐邈真怕赵云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主。
而雍州和凉州方面,距离太远,只有文书传递,各种情报啥的,虽然会汇集到汉中,但能从中间具体分析出什么来,还得看主持这项工作的人的实际能力如何。
回到汉中后,张溪继续进行自己来到汉中后的其他事务,提前召集郡兵训练,去找诸葛亮和黄权协调军营搭建和粮草准备情况,巡视武库一忙就是一个多月。
陇西王氏造反,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这么被游楚联合魏延一起扑灭了。
雍州方面,面对这些叛乱,基本都是以威逼镇压为主的,而到了凉州,这个画风多少有点变了。
柳隐最终选择了后者陈到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柳隐这人重情,想要留下来继续帮陈到,毕竟褒斜道口的重要性,柳隐看的很明白。
褒斜道口那边,张溪亲自去过了,所以讲述的很详细,汉中这里,黄权这两年的汉中太守可不是白当的,各种情况也讲述的很详细。
小到细微情报,大到雍州,凉州的军力部署,民生恢复,异族动向,这些文书的最终汇聚点,都是诸葛亮掌控的中书省。
赵云本身是比较内敛的性格,不是那种听不进建议的莽夫,也不是那种没有实际治政经验的小白,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而这俩一到汉中后,立刻就找到了诸葛亮,张溪,黄权三人,开始了解汉中,褒斜道口,雍州,凉州的具体情况。
有一说一,这招不新鲜,但确实有用。
羌人作乱,马超只是带着几百卫士往羌人的地盘上一站,就问问你们谁还有意见羌人们纷纷表示,没意见,我们绝对没意见,我们也不过是为了捞点曹魏二傻子的好处,因此做做样子而已,万万不敢真的侵犯神威天将军的领地的。
陈到很高兴,张溪也尊重了柳隐的选择,因此才会一个人回汉中去。
大汉毕竟刚刚攻略下雍凉,相反曹魏却曾经统治过雍凉四五年的时间,一时间的人心向背,真不好说。
凉州这地方主打一个叛逆,说是一州,其实就是各郡割据势力组成的联盟而已谁想自己的头上多个管来管去的婆婆?!
麴演和黄华只想要荣华富贵,只想要权势利益,谁也不想听什么凉州刺史和凉州別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