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关羽觉得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手下这么多的将校谋士都不同意的话,关羽也不好一意孤行。
有些事儿,在军帐议事的时候,不太好挑明了说,但私下里,关羽觉得,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些人的支持的。
比如说徐庶。
好吧,其实关羽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徐庶支持自己。
只要说服了徐庶支持,或者说不反对自己的战术,那么剩下的人,关羽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威望压下反对意见,执行自己的策略。
毕竟,关羽的这一路荆州北伐大军里,将校谋士多少都跟关羽沾亲带故的。
关平,关兴是儿子,邓艾是女婿,这三个人还能反对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决定么?!
至于廖化,王甫这两人可以说是关羽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人对关羽基本是唯命是从,关羽说的话基本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只有徐庶和赵累,可能会不买关羽的账。
赵累还不要紧,他最多也就是苦谏一番,关羽的威望足够,完全可能压制下去。
因此,关羽在散帐后,留下了徐庶,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私聊。
这里面的道道,关羽不用说的太详细,徐庶也能理解。
徐庶也猜到了关羽留下他的意思,或者说,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能猜到为什么,所以徐庶也没有跟关羽绕圈子,没喝酒就直接开问。
但徐庶现在多少也有点懂关羽的用意了。
“元直先生勿忧。老夫虽年迈,文远要胜老夫,恐也不易老夫此计,纵不能成,然文远亦不可能再战万事,还得拜托先生了。”
“君侯之身乃万金之躯,岂可轻言上阵?!”徐庶还是劝说道。
而关羽则再次阻断了徐庶的话出口,放开徐庶,背身而立。
打仗啊,因为急切进军而败师失地的案例还少么?!
徐庶不得不认真的跟关羽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道理,让关羽警醒一下。
远的不说,最近几十年就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袁绍在官渡,一个是曹操在赤壁。
徐庶这下真的愣住了这个关君侯,什么时候学会狡辩了?!
这俩成功了,才给人造成了险计可用的错觉,很多人可都是用命去证明了,险计一旦失败是什么后果的好吧。
关羽就算不是名将,那也是征战四十年的宿将了,领军经验丰富,征战经验十足,深知为将之道但今天他说的话,却是完全违背常识的。
这个徐庶就不能不劝劝了。
徐庶一听这话,立刻明白关羽的意思——这个火漆封起来的文书中,有关羽对后面之事的安排。
关羽当然知道,但只能无奈的叹气,说道,“文远胆略出众,却又谨慎小心,若非老夫出马,安能诱的他出战?!”
具体的理由,邓艾在军帐中已经说过了,徐庶不打算重复一遍,而且徐庶也不相信,关羽会不知道这里面的轻重。
再加上徐庶也算是刘备集团的老人了,刘备早年收获的第一个有战略眼光的谋士,能力和本事也都受到了当时刘关张的一致认可。
“大将军今日之言,究竟何意?!”
徐庶是真的想不通。
关羽一听徐庶这么问,立刻转身,来到自己的帅案上,拿出了一卷文书卷轴,递给徐庶。
徐庶微微一愣,思索了一下关羽的话语,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压制不下去的人,其实就一个徐庶而已。
只好起身,对关羽行礼表示尊敬,然后再开口说道,“将军若执意行此险计,庶无话可言然军中之事,当思虑齐备,故庶冒犯直言:若将军之计不成,我等大军又该何去何从?!”
徐庶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理由的,所以他必须搞清楚,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说服关羽不要冒险,否则还真的不好劝这个自傲的关君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庶感觉自己就算再劝,好像也说不出什么词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