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各方变化
在己方士卒战力不足,同时局势陷入被动防守的情况下,还组织士卒进行反攻这多少有点违背军事常识。
因此,当柳隐组织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反攻队伍,对魏军发动反扑的时候,王昶是真的没有想到,敌军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反攻。
在王昶看来,敌军能守住防线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不存在反攻的可能。
但柳隐确实反攻了,而且王昶确实没有任何防备一时间,王昶指挥的中军被柳隐派出的进攻士卒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短暂的收缩防线,转入防御。
确实,柳隐的出其不意,确实起到了打断魏军进攻节奏和士气的作用。
但柳隐也没讨到什么好。
等到王昶指挥士卒稳住阵线后,柳隐派出的进攻部队就再也没有什么进展,最后不得不选择后退,而派出去五百人进攻,回来的,却只有三百多人。
一次进攻,不到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就已经伤亡了将近两百人了。
这个伤亡,对只有三千士卒的柳隐所部,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伤亡数字了。
但柳隐终究是争取到了这个战略主动,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兵力部署,准备迎接魏军接下来的猛攻。
张溪分给高翔的部队是一直没有参与进攻的部队,士气和士卒战斗力都保持的不错,而张郃带兵一路急行军赶过来,中间还跟冯习所部打了一场,虽然击溃了冯习所部,但张郃也不可能一点战损和疲劳都没有。
哪怕魏军的个人战力比汉军高,哪怕张郃的指挥能力比高翔强在这种两三千人的小规模局部战斗中,双方有近一千人的兵力差距,也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
这些万一,都需要提前防备,张溪手里必须要有一支底牌,否则就无法斩获全功。
但因为之前的一千汉军士卒,在阻挡张郃进军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些战损,因此,当高翔领兵赶到,收拢部队后,大概总计是两千七百人左右的总兵力。
最后剩下的一千人,张溪捏在手里,作为总预备队这是不能轻易动用的部队。
在此之前,王昶继续加强进攻,而柳隐则继续隐忍坚守。
万一柳隐真的挡不住魏军中军的进攻,而自己还不能及时击破前军。
在跟冯习军对战的时候,虽然张郃轻松击破了冯习所部,但自身也有三百多人的伤亡,这时候张郃手里能指挥的士卒,也就是两千人出头而已。
张溪手头原本有一万士卒,进攻三千魏军,要想在短时间内获胜,张溪必须保证有六千士卒在正面发动进攻。
张溪其实也看到了柳隐的苦战,但这个时候,张溪并不能帮柳隐太多。
终究是有名将潜质的人,王昶虽然羞怒,但到底没有失去冷静安排士卒重新转换成进攻阵型,继续进攻。
所以,这个时候的张溪,除了指挥士卒加强进攻外,最关心的,就是高翔到底能阻挡张郃多久。
另一个原因呢,则是高翔终究还有一些兵力优势。
而时间,现在是王昶最缺少的,也是敌军最需要的。
但之后的战事发展,却让张郃实在沉不住气了王昶居然在察觉到自己抵达战场后,选择了突然变阵,要以锋矢阵进攻,向自己所在的方向突围?!
张郃很想把刚刚夸赞的话给吞回去就这么不禁夸的嘛?!
不是说王昶不应该选择变阵突围,但王昶的变阵,有些太早了。
张溪可不是张郃。
相反,其实张溪最担心的,还是高翔能不能挡住张郃的进军。
原因有很多。
而高翔嘛你还别说,这次高翔的拦截,打的还真的不是特别辛苦。
王昶不羞怒才怪咧。
王昶一变阵,侧翼立刻出现空档,被蜀军抓住机会切入如今王昶所部已经被切成两段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高翔属于以逸待劳。
这点时间,足够敌军主将重新调整兵力部署,重新设置防线,而敌军这次反攻得逞,也会提升敌军的士气之前自己一直压制敌军军功的战果,大部分都白费了。
张郃为了来接应王昶,他没有时间对冯习所部进行追杀可张溪完全有这个时间。
而在张溪的背后,张郃已经出现了,张溪分出了两千士卒给高翔,让高翔去接应身后原本用来预警的一千士卒,合计三千人一起暂时阻挡张郃进入主战场。
高翔带了两千人来到张溪的身后,汇合了在此警戒阻拦张郃的一千士卒,理论上有三千人。
早在张郃抵达战场边缘的时候,张郃一边在努力击退张溪负责警戒断后的一千士卒,另一边也派出斥候,充分了解现在战场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