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其他
  3. 万历驾到
  4. 第一百九十九章 紧迫
设置

第一百九十九章 紧迫(1 / 2)


潘晟的辞职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在经历过最初的震惊之后,朝臣也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内阁象征性的慰留了一下,然后朱翊钧就批了潘晟的辞呈了。

当然了,潘晟现在想走也不可能,要等到朝廷任命新的礼部尚书,内阁那边也需要将工作交给其他几位阁老。事实上对于礼部尚书的位置,朱翊钧不慎在意。

朱翊钧更在意的是朝廷的实权部门,而不是礼部,不过以后礼部还是有大用的。

关于礼部尚书的人选,内阁那边很快就给出了几个选择,不过都不是原地擢升,而是转了一个圈。升工部尚书方逢时为礼部尚书,至于谁做工部尚书,没说。

不过朱翊钧也看得出来,这里面的确也看出来这么做的好处,以及申时行这么做的用意。

六部的几位大臣这些年一直没换,说起来最短的也有五六个年头了,像王光国那都十几年了。朝廷要安抚地方的大臣,那就要给地方大臣升迁的机会。

在六部之中,最容易和对方发生提拔的就是工部尚书了,谁让它六部之中排最末。

以地方总督入主工部尚书,这都是有先例的,现在申时行和内阁就是这个意思。至于方逢时做礼部尚书,这对他也是擢升了,毕竟礼部尚书的排名还要在工部尚书之上。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方逢时年纪大了。

六十五岁,还能有几年好活?加上他的身子一直不好,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北边疆任职,可以说吃了不少苦头。身子不好,年纪大了,调任礼部尚书也是应有之意。

朱翊钧对于这个提议倒是不想反对,不过自己要是只给方逢时调去礼部,估计他就该多想了。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一旦多想他就辞官,这对自己安抚老臣是不好的。如果被老臣误会自己看不上他们了,那就麻烦了。甚至可能别的臣子也会说自己刻薄寡恩,那就更麻烦了。

“去礼部也不是不可以,不如就入阁吧!”朱翊钧想了想,觉得这么干可以。

方逢时任礼部尚书,然后入内阁,也省的自己在找新的内阁大学士了。按照方逢时的年纪,内阁大学士也做不了几年了,等到他辞官,曾省吾就该从宣大回来了。

这个安排很不错,只不过方逢时不是翰林出身,想要方逢时入阁,那就得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

当然了,朱翊钧自然不在乎什么惯例,比起内阁的词臣,朱翊钧更喜欢在地方干过的务实官。加上方逢时和王国光相合,与申时行倒是不怎么对付,这也有利于自己掌控内阁。

单一的内阁大学士或许显得势单力孤,但是有了吏部尚书的支持就不一样了。

内阁这边很快就接到了条子,方逢时进礼部尚书,入内阁。

这件事情办得出奇的顺利,也没人拿非翰林不得入阁的例子去和皇上说,大家心里面都明白,自己家的这位天子很多规矩都不看在眼里面,怎么会看重官场所谓的“非翰林不得入阁”,真的说了,除了被打压呵斥一番,一点用都没有。

加上方逢时本人的实力,以及王国光的看顾,又有皇帝支持,一个非翰林不得入阁根本拦不住方逢时。再说了,这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正德年间的杨一清就不是翰林出身。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将现在这位天子和正德天子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干的很多事情都很像。

不过也有不同,自己家的这位天子不喜玩闹,也不奢靡,养的太监管理的也很好,不似刘瑾一般。只是这话没人敢说,毕竟武宗皇帝可是死的挺早啊!

方逢时的府邸。

从张鲸的手里面接过圣旨,方逢时笑着说道:“张公公,里面用茶!”

张鲸则是笑着摆了摆手:“用茶就不必了,咱家还急着回宫,皇爷那里不能没人伺候。不过在走之前,咱家有几句话要和大人说,这是皇帝的交代。”

听了这话,方逢时连忙躬身道:“公公请讲!”

“皇爷说了,大人乃是非翰林入阁之人,那就好好做,别人看短了,到时候说朕识人不明。”

方逢时连忙躬身道:“臣明白,请公公转奏陛下,臣一定尽心竭力!”

张鲸走了,方逢时则是转身进了屋子,看了一眼自己写好的拜辞折子,苦笑着摇了摇头,随手扔到了一边的火盆里面,这东西没用了,而且短时间内都没用了。

自己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初任宜兴知县、户部主事、宁国知府、工部郎中、兵备副使等。隆庆初年,做了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四年正月移大同,做了大同巡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