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张飞,甘宁亦是一脸笑容的迎上,并不是因为他对此人就有多少的好感,而是此番两军联合作战关系尚要相处融洽,在大哥口中对刘备麾下的关张二将一向是极为推崇的,不过论起渊源他们之间可说是敌非友,早在诸侯讨董之时甘宁便先与关羽争功在前,此后刘毅更在摩云岭独战关张二将,再往后支援徐州之时赵云与张飞在席间亦曾有过一战,在甘宁的心中刘备三兄弟只是现在的合作对象而已。
“张将军客气了,甘某此次奉大哥之命前来,便是相助刘扬州建功,此时军情紧急,尚请张将军将近来详细军情尽数告知,待得此战可胜之后你我二人再共谋一醉不迟。”甘宁出言显得极为务实。
“二将军一行围攻,张某佩服,这便请入营中商议,大哥二哥坐镇九江与孙策对峙不得轻离,可二将军前来相助亦是我军头等大事,故特遣陈?元龙在此,请!”张飞闻言笑容隐去正色言道,他心中也知道此战对于刘备的分量,当下为甘宁介绍身边文士之后便请起往营中议事,陈登闻言对甘宁微笑一礼算是相见,一行随即步入营帐。
飞虎军战船在此只是一个跳板,甘宁此来最大的目的就是力助刘备渡过长江,且要不失时机的对孙策麾下水军进行试探与打击,但首要的前提还是自身的安全,因此船坞的建造都有天耳中人的参与,他在此地也不会停留太久,与张飞一会了解眼下军情协调两军战事之后他便要挥军直指江口,由此处进入大江,此时刘备军已经控制了大将下游的几处开阔所在,只是碍于江东水军的存在无法渡江罢了。
此番合作对二者而言皆为有利,尤其在刘备而言更为仰仗甘宁的水军,此番徐州全境兵马尽数出动,共计马步水军十三万,此战徐州许胜不许败,刘备亦是赌上了身家性命,倘若此战有失他三兄弟就再难于此乱世立足了。其中尤以关羽亲领的四万丹阳军最为强悍,孙策人马在这只精锐面前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水军方面多是刘繇的旧部,眼下他们也仅仅只能护住江口的两个水寨罢了,想要在江上与周瑜率领的水军争锋却是力有不及,无论士卒战船都远逊之。
刘备下定决心要毕其功于一役,孙策自然也毫不示弱,尽起江东人马十一万前来应战,其中水军便有四万之多,大小战船数百艘,起先刘备能够占据优势多是因为扬州人心不稳,刘繇虽不是什么雄主之才但久镇于此还是颇有根基,加上丹阳精兵与黑甲骑军的发挥才能让他在江北数战得手,说到底战阵之上最为重要的还是实力,江东之地缺少骑军,纵使周公瑾极能用兵也难改这个事实,且关羽张飞二人皆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因此据江二战对他们而言乃是最佳的战略。
此时江东水军大半汇聚与九江之处,亦有不少巡游江上,随时留心刘备水寨的动向,甘宁此番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就要正面击溃这支巡游江上的水师,虽然军力方面飞虎军不及江东,但此来却是极为隐蔽,操作得当便可收出其不意之效,只要能将张飞手下士卒送到对岸开辟江南战场他就算大功告成了,毕竟在吴郡及会稽之地还是有着很多反对孙策的遗留力量的,前一个时空之中小霸王也就是大致在今年被人刺杀而亡!不过既要达到战略目标又要保证自身不受太大的折损,此战就要考验甘宁的水军指挥与庞统的临阵谋划了,要知他的对手可是周瑜,此人的厉害之处临行之前刘毅交代了无数次。
“二将军,此乃我大哥手书,凭此扬州水军便可听从二将军调遣,张某的五千丹阳士卒及一万黑甲骑军亦会在将军的安排之下虽是到达六合!”介绍军情之后,张飞取出一份绢帛郑重的交给甘宁,在双方合作之上刘备表现出了极大的魄力,对甘宁亦显得信任有加,除了刘毅的传书之中一再强调此事之外眼下的他也是别无选择。
“刘扬州如此信任,甘某定当全力以赴,今夜休整之后明晨我便起军开往江口之处,以行程来算当要三日之久,庞先生要从陆路先行赶往水寨,至于张将军还要行军谨慎,省得被敌军细作打探我军详细!”甘宁将绢帛接过便交给了一旁的庞统,如今他已经亲身到达此间,之后的军情就绝不可依仗刘备了,此番双方选择的渡江之处便是建康,这里长江水道宽阔,水流平稳,此时汛期未至,极为适合水军作战,当年甘宁纵横长江水道,对此处的地形亦知之甚详。
“二将军放心,待你起兵之后张某便会率军昼伏夜行开往瓜州,大哥二哥亦会策动对孙策的攻势以分其心,只是此战事关重大,二将军准备如何行事还要先行告知张某才是。”张飞闻言略作思索又再言道,这庞统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年纪又无名声在外不过甘宁既然敢以此重责相交也必定颇为不凡,刘毅的用人与他的武勇一般令人难疑,他不通水军战略想要渡江就要依靠甘宁,此时正当听他调遣!
“张将军,陈军师,今番我飞虎军前来利在隐蔽,便要借助于此一举将张将军人马运送过江,江东水军静若,人数又远在我军之上,因此纵然可以突袭得手这渡江的时机也只在顷刻之间,因此两军之配合便极为紧要,明日二将军出兵之后张将军可随在庞某身后而行,倘有余力,尽量可让徐州人马在瓜州西侧做出集结之状以为惑敌之计,而将军之主力渡江之处当在六合!此事事关军情要害,你我两军联系之人必须精挑细选,且每日都要互传详情,一旦大江之上二将军击溃江东巡游舰船,张将军的人马要确保在两个时辰之内到达六合水寨!”甘宁闻言不再言语,却将解释之事交给了庞统,此番二人前来睢县海上历时一月之久,对这渡江之法研究了不下数十次,早已烂熟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