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封朱允熥吴王,藩地济南(1 / 1)

加入書籤

被踹的礼部官员齐泰也豁出去了,当即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大义凛然道:

“皇上,皇孙三世子多次僭越规矩,不顾人伦常理,不顾皇家礼仪。”

“在这么庄严的场合多次破坏,如不纠正过往,日后有人学习榜样,朱家宗室如何自处,朝廷如何自处?”

“还请皇上加以处罚以正视听。”

黄子澄也大喊:

“是啊皇上,皇孙三世子的行为真的是令人发指,此例绝不能开。”

“还请皇上下令处罚。”

“作为皇孙更应该有理有德。”

方孝孺严肃道:

“皇上,太子妃和皇孙二世子的所作所为,众位大臣都看到了,真的已经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老臣我无法想象,三世子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性,可以做到这么顽固不化。”

“此风不可长啊!!”

“没错,皇上,恳请皇上对三世子做出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

三个人带头说完,底下又有很多文官附和说出心里的话。

一时间,居然出现了几十个文官说话,可见此事的影响力有多大。

就在此时,蓝玉挺直腰板顶着压力叫唤道:

“什么狗屁逻辑,咱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

“三世子哪里有说错??”

“按照皇家礼法,娘娘常氏才是原先的太子妃,是经过明媒正娶,三卿六部共同认定的。”

“太子妃常氏所生下的孩子,才是正宗嫡子。”

“大世子已故,三世子自然顺位继承名分。”

“而现在的太子妃吕氏,哪怕名义上已经成了太子妃,二世子朱允炆也成不了嫡子。”

“这种情况哪怕是到了民间,也是如此!!”

“怎么到了你们这些读书人手里,就变了?”

“咱蓝玉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最基本的,可笑你们还自称是读书人。”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好话是你们,烂理也是你们,真是好的很!!”

“你们真当三世子好欺负,真当我娘家没人了??”

此时的蓝玉已经顾不得其他,经过傅国公的点拨,他现在就是要搞事。

如果这一次他们还输掉的话,那么淮西勋贵就真的没有一点胜算。

其实国公傅友德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刚开始他也不想掺和,但发现三世子朱允熥像是变了一个人。

且说话各方面都条理清晰,虽然是对着和皇爷朱元璋硬抗,但每次都是击打在对方软肋上。

哪怕是揍了太子妃吕氏和朱允炆,相信皇爷也不会过度追究。

现在居然还请出了大世子朱雄英的排位,这主意真是绝了~

最高明的就是马皇后的伏笔,一般人能考虑这么周全?

别说马皇后活着的时候,哪怕现在没了,她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但凡点出对方,肯定有不少淮西兄贵要念着旧情,站出来替三世子说话。

能说出这些话,说明三世子脑子并不笨,并且还聪明的很,以前都是在等待时机。

至于说高人指点,或许有,但肯定不全是。

纵观朱允熥的表现那胆识绝对过人,能力是有的,换成其他人那么诋毁皇爷,早就吓死了!!

哪怕大闹奉先殿最后没有完美的结果,皇爷朱元璋也不会过度追究,法不责众的道理他不会不懂,而且还要考虑大的影响。

所以才有了这么出。

“说的对,我常森就不服,以往我们忍让就算了,没想到你们蹬鼻子上脸。”

“让天下人评评理,有这么做的?”

“如果真是这样,我常森无话可说,我常家自愿辞掉任何爵位。”

“以告慰我姐姐在天之灵!!”

常升也说道:

“皇上,本来我们是不想多言,熥儿的确是做了很多错事,但皆有原因。”

“今天事关我姐姐声誉,作为常家人末将必须说话。”

“哪怕是削爵丢命!!”

“末将傅友德附议~”

“末将冯胜附议~”

“末将曹振附议~”

……

听着群臣的声音,朱元璋眼神凌厉,意味深长的看着皇孙朱允熥。

这还是以前那个弱懦无比,毫无礼节的孙儿吗??

还是以前那个没有任何才华的孙儿吗?

从刚开始的从容上场,到多次脚踹,扇耳光羞辱太子妃吕氏母子。

礼部官员齐泰被打,又请出了嫡孙朱雄英的排位,最要命的就是用自家妹子马皇后来威胁。

然后激起淮西勋贵的共同抵御,这一招不得不说高明的很。

如果他要强制让皇孙朱允炆,宣读太子祭奠告慰文,谁知道皇孙朱允熥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没办法时辰就要到了,要是影响到祭奠的话可就麻烦了……

“太子妃,这件事咱自会给你交代。”

“熥儿,就算你有天大的委屈,有错必罚是必须的。”

“祭奠标儿过后出藩去吧,传旨,皇孙朱允熥封号吴王,藩地山东济南。”

“你不是说治理天下容易吗?”

“去你的封地吧,好好体会咱得不易,咱只给你30万两银钱,配备随行护卫3000,粮草若干。”

“王府你自己造,一年内你属地的百姓钱粮杂税等,朝廷暂时不收取。”

“咱到要看看,你能不能将治下百姓生活富足。”

“不经历不成事,希望你能够真正长大。”

“还有,任何人不得出手支援吴王,若被咱发现严惩~”

“轰~”

又是一道惊雷。

谁能想到,做了这么多错事的皇孙朱允熥,居然被封为了吴王。

按道理说皇爷给亲孙子封王不算什么,但这个吴王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王号就是这个。

其意义绝对是不同的!!

吴,是大明建国之前的国号,朱允熥又是嫡孙,这里面的意味深长啊!!

好多淮西勋贵们更是精神一震,尤其是朱允熥的舅舅们,这下他们有希望了。

至于皇爷说不让暗自出手帮助,那算个什么,真要帮助了谁又能知道?

外甥暂避锋芒也不算坏事,最起码有了喘息的机会。

跪在地上的吕氏,脸色更加变得苍白无比,嘴唇都快咬破了,她是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么做。

难道自己的儿子是后娘养的,她可是太子妃啊!!

同样是太子朱标的儿子,嫡庶差距就这么大???

真是不甘心啊!

凭什么?

也幸好朱允熥的藩地不是什么富饶之地,不然得话形势更加糟糕。

此时的她只能哑巴吃黄连!!

跪在地上的朱允炆,就差将脑袋垂在地上。

他同样很是恼怒,泪水不自觉的滑落,他这么努力换来的却是如此结果。

好委屈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