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殿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1 / 1)
王泰之所以这样积极,是早些时候就听闻了吴王的故事,人家都敢在皇爷面前替自己正位。
更何况现在已经出藩,天高皇帝远!!
要是惹怒了这位爷,人头落地都没人替自个说话。
下午时分,山东布政使曾正,副布政使李宣,都指挥使等,带着重要官员前来拜见吴王。
双方聊了会就分开。
布政使是明朝初期一个省内,最大的行政官员,官职正二品,不属于藩王管辖。
他是行政和财政主导,需要通过朝廷中枢任命。
最大的作用就是监督各省的藩王。
对于这些朱允熥根本就不在乎,惹恼了他爱谁谁!!
很快,吴王到来的消息,就开始在济南城里面传开。
百姓都好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王者会来。
要是做派正义还好点,可要是遇到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他们的生活可就惨了。
稍作休息,第二天上午,铁铉已经正式上任。
虽然他的官职由朝廷中枢五品,成为了现在的吴王长史五品。
但他不后悔,其实真要说起来,要比朝廷官员舒服很多。
最起码不用三更起,五更早朝,每天累死累活的。
十点,国字脸的铁铉风尘仆仆来到了王府,让人通传要见吴王。
本来还在睡觉的朱允熥,知道铁铉找自己,也没有生气,简单洗漱后就起来了。
这个人虽然执拗,但工作真的很认真,此刻的藩地刚起步,还是需要锦鲤尽力的。
会客厅,刚见到穿着睡衣的朱允熥,铁铉赶紧跪地行礼。
“臣,铁铉,参见吴王殿下。”
“起来吧,以后没人的时候不用给本王下跪,鞠躬就行。”
“别拒绝,其他人也是如此!”
“工作办好就行!”
“谢过殿下。”
“殿下,咱们已经来到藩地,您看王府是不是可以开始修建。”
“这是臣在南京城弄好的王府规划图,按照上面的建设规模,快点的话需要一年就可以修好。”
“哦,建造王府需要多少钱?”
“臣算了算,最少也需要50万两,这还只是初具规模。”
“要是弄好一点的话,大概100万两白银。”
“呵,那么贵?”
“你先等本王,咱们出去看看。”
一柱香后,几人换成了便衣来到了济南城内。
城内的条件虽然算不上太好,但勉强还是可以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比较稳定。
朱允熥惬意的走在街道上,看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整个人放松无比。
再也不用感受那紫禁城的约束!!
不过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最起码要开始快速准备,万一历史的车轮还是那样。
那么就算他不想反抗也不行。
一个时辰后,几人来到了茶楼二楼包厢。
朱允熥站在窗户边,说道:
“铁铉,知道本王为什么要你来吗?”
铁铉愣住有些茫然,他的确找不出自己有什么好的地方。
在中枢朝廷的时候,他为人执拗,不懂得人情世故,很多同僚官员都是躲着他。
深怕因为自身的行为,会给对方带来祸端。
可偏偏吴王殿下,却将他从皇爷那要了过来。
要说能力,他铁铉的确是有,但也达不到很重视的地步。
“殿下,臣不知!”
朱允熥笑了笑:“嗯,本王就喜欢你直率的性格。”
“这一路走来,你肯定已经有了不少心得。”
“说说你对本王的看法。”
闻言,铁铉再次发愣,他只是执拗可人又不傻。
吴王殿下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让他给挑刺吗?
此时的铁铉在考虑着要不要说,怎么说,敢不敢说。
说了,怕是前途担忧!!
不说的话,自己过不了自己的关,也有违自己当官的初心!
“怎么,不敢说?”
“记得老爷子可是封你为鼎石,难道你这块顶梁柱不行了?”
这话,让铁铉心头一震,内心的顾虑直接全部消散。
“不知殿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此刻的铁铉正色无比,就那么看着吴王。
“废话,本王当然是听真话,不然要你何用?”
“好,那臣就说真话。”
“臣对殿下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日奉先殿前两位皇孙争夺正位祭奠之权。”
“您刚正,坚毅,逻辑清楚分明,视死如归。”
“哪怕是面对皇爷都能够坦然。”
“当然,让臣最为佩服的就是您敢冒天下大不为,大比兜伺候太子妃吕氏和淮王,更是拳打礼部官员齐泰。”
“这样的行为,哪怕是整个大明朝所有人加起来,都没有一个人敢这么做。”
“臣万分佩服!!!”
朱允熥笑了笑:
“那你觉得本王做的可对?”
“当然对,您现在是太子爷的嫡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难道本王就没有不对的地方?”
“有!”
“说说看!”
“在臣看来,您不该出藩,应该呆在朝廷,那个机会也有您的一份。”
“出藩后您的机会就等同于放弃,虽然您的背后有人支持,但天高皇帝远,很多机会稍纵即逝。”
“意思就是本王很傻喽~”
铁铉摇摇头:
“也不是,如果您在藩地发展好的话,也有可能挽回,但这种几率太低了。”
“就目前臣掌握的信息,想要济南城发展的很好,我们会需要大量的时间。”
“还有巨量的钱财才可以,不然的话,很难!!”
“最重要的是,朝廷那边不会给您很多的时间。”
“铁铉啊,这些话,难道你就不怕别人听了去?”
“弄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臣不怕,怕的是违背自己的初心!!”
“嗯,不错,但本王要告诉你,这都不是我现在所想的。”
“如果本王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们治下的百姓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房子住。”
“每个百姓的孩子都能读书,都能有基础医疗保障。”
“周围窥探不安好心的那些国家,会因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俯首称臣,再也不敢有反心。”
“人民有信仰,祖国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大明朝无论是高官,还是商家,还是百姓,都高呼万岁!!”
“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