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突发民变,借刀躲祸事(1 / 1)
听着吴王的话,一众官员再次议论起来。
“天呢,是真的吗??”
“我是不是听错?”
“迟到了只要有正当理由,就不会有处罚?”
“还可以去餐厅吃饭?”
“你没听错,吴王殿下刚才说的就是那些话。”
“真怀疑,殿下是在和我们开玩笑。”
“我觉得也是,画大饼的事情谁不会?”
“估摸着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要发生,要知道其他藩地有好几个亲王,都恨不得压榨手下官员和百姓。”
“哪里还会管我们这些手下人的死活!!”
“是啊,大家听听就算了,这几天就当做梦吧~”
“咱们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右长史王泰更是满脸不可置信:
“铁铉大人,这,这~”
“说句大不敬的话,吴王殿下是不是脑子发烧了?”
“这哪里是上工班,简直是享受啊!!”
铁铉还是不苟言笑的表情,淡淡说道:
“没事,习惯就好!”
角落里,副布政使杨文满脸不可思议:
“大人,你说吴王殿下,不会是受了什么刺激吧?”
“哪有当官的这么轻松,不加班就算好的,还居然??”
“就是啊大人,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是这样,谁不想来吴王府办差。”
布政使曾正脸色带着恨意,咬牙说道:
“哼,你们就听他鬼说吧,历朝从无到现在,哪个朝代的官员会有这么好的待遇。”
“按照吴王所说,一天下来工班时间才几个时辰?”
“4个时辰多点,简直是荒缪!!”
“衙门里的官员工班,哪个每天不是最少6个时辰,就算是这样,还是属于下班早的。”
“加班那都是常事!!”
“真要是有这么好的事,那谁还愿意种地!!”
“还不都来考取功名读书?”
“咱们就听他说,本官倒要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惊天话语!!”
“真把自己当成了皇爷??”
“再有,就算是真的,能管的住人心??”
“一旦官员养成偷懒习惯,衙门的运转迟早会崩溃。”
“尤其是在官场,只有不停的建设自我能力,才能仕途有所进步!!”
“不过是蛊惑人心,取乐罢了。”
闻言几人都是点头,他们都是官场的老人了,各种工班潜规则早经历过。
尤其是官场人心,那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还有……”
看到吴王还有话说,众官员都停止了议论。
“铁铉,咱们的规划图修整的怎么样了?”
“殿下,详细规划图已经全部弄出来,按照计划明日就可以全面实行。
刚说到这,突然有跑进来慌张来报。
“禀报吴王殿下,城外泺口码头发生大规模民变,双方互有损伤。”
“民变,你确定没搞错?”
“是的殿下,而且还是千人大规模的民变,阵势很大。”
“不过……”
朱允熥脸色一沉:
“说!”
“现场衙门那边的好多人,都似乎有意隐瞒此事。”
“按照您的吩咐,凡是周边有重大事务,尤其是关于民生问题,都必须及时禀报。”
“所以,我们看到的人才及时回来传递消息。”
闻言,朱允熥很是诧异。
要知道现在可是明洪武二十五年,整个大明朝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所谓的民变几乎是不可能发生,但凡老百姓有吃有喝有田种,怎么可能和国家发生械斗?
铁铉赶紧站出:
“殿下,此事我们必须重视,弄不好这里面有猫腻。”
“臣刚来的时候听闻,好像城外的码头要进行改造,当然是由布政使衙门那边的人主导。”
“走,除了值班官员,大厅所有人都跟本王去看看。”
“吴王府工班的时间,就这么定了!”
右长史王泰也站出来说道:
“大人,此事是否要通知布政使衙门那边?”
“毕竟我们是双管制度,朝廷的制度还是要注意。”
朱允熥脸色严肃:
“不用,如果民变事件与他们有关系,本王自会找他们算账。”
哗啦啦~
几十号吴王府的大小官员,都小跑跟在吴王后面。
这件事肯定闹大了,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就看新来的吴王殿下怎么立威。
哪怕亲王的属地,是朝廷和吴王府小朝廷,两个管理机构共同管理。
但实际原则是,除了地方财政和朝廷制度以外,几乎都是亲王说了算。
在藩地任职的官员,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不会轻易去惹亲王的。
见众人都离开,副布政使杨文赶紧说道:
“曾大人,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赶紧出去看看,瞧你做的好事。”
杨文满是无奈:
“大人,下官给您汇报过,也是无奈啊。”
“那些流民没有手续私自搭棚住在河岸边,现在明摆着耍赖要钱。”
“手续齐全的地宝商贾那些,更是狮子大开口,难办啊!!!”
“可上面下令,我们的码头还要改造推进,有的时候用些手段,也是正常的!!”
闻言,布政使曾正也是头大。
本来说是三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始改造码头,可现在小半年了还没有成果。
底下的官员确实也难,最关键的自然是没钱安置。
“先别说了,本官就不信,吴王如果插手难道就有办法?”
“他要是插手,事情倒是好办了!!”
杨文眼前一亮,也赶紧附和:
“对啊大人,此事刚好可以借吴王的手完成。”
“要是他不管,那名声在百姓里可就臭了,毕竟是亲王属地。”
“可他要是管,最起码也需要拿钱摆平。”
“我们布政使衙门自然可以顺水推舟,大不了把朝廷拨下来的钱给他。”
“办好了自然没问题!!
“如果办砸了,我们也可以及时脱身,就说吴王殿下非要管,我们惹不起~”
“民变嘛,可大可小,看怎么向朝廷解释了~”
闻言,布政使衙门的几人都是双眼一亮。
没想到最头疼的问题,居然歪打误撞给解决了。
很快,众人都到达了现场。
整个码头岸边,前面几百个老百姓穿着简陋,手持锄头,镐把子,棍子等,与官府的人对峙着。
后面站着的,则是神色恐惧的妇孺儿童。
同时几百个官府的衙役,个个都拿着刀刃,凶神恶煞看着眼前闹事的百姓。
整个状况非常糟糕!!
在旁边的空地上,几处都有红色的鲜血印记,双方已经出现了好多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