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1 / 1)
庆祝结束。
刘备立马派人迅速清点金银,将各大富户的金银归还了。
这些豪强世家以及富户见刘备归还了金银,心中松了一口气,也非常配合刘备的行动。
派出了家族中颇有些实学才干之人到刘备的麾下,充当吏员。
比如刘秉之子刘冲。
管氏管平。
甚至就连陶丘氏那边也派出了不少的家族弟子。
高唐县那边华家也主动派人找到了关羽。
有了这批吏员的补充。
刘备带着他们恢复民生,帮助那些被黄巾波及的百姓,同时掩埋尸体,防止瘟疫的发生。
六月,春耕是肯定不可能了。
但也不能就此摆烂,因为现在平整土地的话,等再过一段时间播种冬小麦是来得及的。
冬小麦,一般是秋天播种,然后来年的夏天收获。
这一次黄巾复起,一路抢劫的粮食就是去年种植的冬小麦。
不过对于第一次担任平原相的刘备来说,要做的事情可不单单只是这一件。
除开准备播种冬小麦之外。
还有两件大事!
其一:因为这一次的黄巾灾祸,平原国受灾百姓有三十余万。
春耕的粮田被破坏,去年成熟的冬小麦被抢劫,虽说刘平带兵抢回来了一些,但不可能全部抢回来!
首先粮食本身就是有损耗的。
其次,这次的黄巾大部分都是从济南国杀到平原国的,也就是济南国的人来抢平原国的人饭吃!
其二:就是刘平又带回来了一大批黄巾俘虏。
清点一番之后,足有七万余人!
这七万张口要吃饭。
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他们属于外来人口,在平原国是没有土地的,也就是没有办法自给自足!
只能全靠刘备养着。
七万多张口,就按七万算,一个人哪怕只吃半斤粮食,一天就是三万五千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一万七千五百石粮食,一年就是二十一石粮食!
刘备准备召开文武会议,商议如何解决这件事。
但在这之前,刘备先找到了刘平商议这件事。
“大哥,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
“扩军!”刘平平淡的吐出两个字!
刘备想要给这些没有土地的人,找一个可以吃饭,以及养家糊口的地方,扩军自然是不二选择。
而且扩军对于刘备来说,也是必要的。
刘备现在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弱了。
前不久刘备还只是一个高唐县令,手底下根本没有多少人口,所以根本不敢扩军。
但现在经过这一次的黄巾之祸,刘备也算是彻底在平原国站稳脚跟了,每年都有固定的赋税上来。
如今整个平原国尚且还有七十余万口,十余万户。
属于超级大郡国了。
每年都有固定的赋税交上来。
“扩军?”刘备思考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子安,你准备扩军多少?”
刘平心中估算了一下,“大哥,我觉得扩军两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两万!”刘备显得有些吃惊,“子安,会不会太多了?”
“这对于平原国百姓来说,负担有些太重了。”
一般来说,一百个人养一个兵,是比较轻松的。
而五十个人养一个兵,就开始有压力了,但咬咬牙还可以过。
再往下的话,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制度。
就比如历史上的蜀魏吴三国,他们的士卒数量,明显就远远要低于这个比例。
除开基本的赋税收入之外,三国各有特色。
曹魏养兵的制度是屯田。
因为自己人口多,土地多,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大量的无主之地。
然后压榨屯田民。
曹操手里有土地,但是不分,拿在自己手上,让百姓成为屯田客帮助自己种田给自己输血。
自己有耕牛的,官民对半,没有牛的,则是官六民四。
但屯田客基本全是流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有牛。
所以基本都是官六民四。
后期直接“官八民二”。
而一朝成为屯田客,世代皆为屯田客!
根本无法摆脱自己的身份。
东吴的兵制大量都是部曲制,也就是说,很多都是部曲私兵!
既然是部曲私兵,那和朝廷就没有关系了。
你自己的人,自己养。
东吴大都督陆逊离世的时候,说自己家无余财,但实际上手上还有五千部曲...
最后就是打山越。
最后就要说一下,蜀汉的养兵了。
要知道益州总共就一百多万人口,但蜀汉军队的整体数量是肯定超过十万的。
也就是说十几个人就要养一个兵!
凭什么?
这就不得不说,诸葛丞相的厉害之处。
结合了经济制度和屯田制度!
首先就是在汉中屯田,积蓄粮草。
其次,兴修水利,保证蜀地的粮食产出。
维护修缮都江堰,并设置专门的官员部门进行监督。
再之后。
大力发展蜀锦!
建立锦官署,提升工匠收入,给予工匠地位,提升蜀锦的质量和产量。
蜀锦为蜀汉带来了巨量的财富!
正所谓:“一寸锦,一寸金!”
曹丕那个老小子,明明知道购买蜀锦是资敌,自己还一车车的买。
当时有曹魏边军将士报告说,抓获了一批蜀汉的上商人,对方押送的蜀锦,然后那批蜀锦就进入了曹丕的皇宫。
曹丕穿着蜀锦的衣服,告诫曹魏臣子,蜀锦质量下降,让大家不要购买,结果曹魏官员压根不鸟他。
足以可见诸葛亮大力发展蜀锦的带来的影响!
最后就是南中的产出。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候,并没有如同东吴那般暴力剿灭山越,而是听从了马谡的建议选择“攻心为上。”
虽然南中也偶有叛乱,但整体还算稳定,每年都可以产出耕牛、黄金、铜铁。
另外蜀汉精锐的无当飞军,就是南中人组成的。
同曹魏和东吴相比,绝对遥遥领先!
有诸葛丞相珠玉在前,也是刘平建议刘备建立“被服厂”的原因。
“大哥,我认为我们是完全养得起这两万士卒的。”
“并且平原国的百姓压力也不会很大。”
“粮草和兵饷,有此前的数万金和数十万石粮草在,两年之内,就算平原国百姓拿不出一粒粮食一钱,我们也毫无压力。”
刘平对刘备道。
如今刘备麾下的精锐原本都是公孙瓒的士卒,为了笼络他们再加上又是募兵,所以自然是要出兵饷的。
“可是,两年之后呢?”
“那怎么办?”
刘备有些忧虑道。
但对此,刘平则是毫不担心,一脸轻松道:“大哥,两年的时间,足够我们的被服厂发展起来了。”
“届时养兵自然也不是问题!”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等被服厂发展起来,到时候给大哥整一身龙袍,给我弄个大将军!”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